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3)
2023(10224)
2022(7961)
2021(6900)
2020(5680)
2019(12656)
2018(12312)
2017(24090)
2016(12475)
2015(14335)
2014(14284)
2013(13879)
2012(12622)
2011(11444)
2010(11894)
2009(11341)
2008(10466)
2007(9379)
2006(8674)
2005(8273)
作者
(34861)
(28795)
(28658)
(27293)
(18400)
(13751)
(13324)
(11065)
(11059)
(10257)
(9821)
(9772)
(9286)
(9261)
(9116)
(8748)
(8512)
(8437)
(8319)
(8239)
(7542)
(6982)
(6947)
(6633)
(6551)
(6475)
(6340)
(6272)
(5786)
(5710)
学科
(55643)
经济(55596)
(33844)
管理(32103)
(27071)
金融(27069)
中国(24768)
(24130)
企业(24130)
(23784)
银行(23777)
(23157)
(20691)
贸易(20673)
(20078)
地方(18357)
方法(17687)
(15295)
数学(14506)
数学方法(14404)
业经(14322)
(14162)
(13365)
中国金融(11095)
农业(10476)
(9843)
理论(9630)
产业(8785)
(8759)
地方经济(8648)
机构
学院(179220)
大学(178970)
(79887)
经济(78168)
研究(62761)
管理(61810)
中国(54519)
理学(51355)
理学院(50768)
管理学(50041)
管理学院(49705)
(37549)
(37390)
科学(34703)
(31166)
中心(30217)
财经(29458)
(27993)
研究所(27823)
(26502)
经济学(26430)
(25391)
师范(25213)
(24430)
经济学院(23958)
(23784)
北京(23776)
(22786)
财经大学(21609)
业大(20706)
基金
项目(112665)
科学(88555)
研究(88377)
基金(80460)
(68559)
国家(67973)
社会(58067)
科学基金(57705)
社会科(55279)
社会科学(55264)
(43928)
基金项目(41555)
教育(38482)
编号(37153)
(36252)
自然(32300)
成果(31810)
资助(31640)
自然科(31543)
自然科学(31539)
自然科学基金(30953)
(27150)
重点(25954)
课题(25520)
国家社会(24795)
(24459)
(23561)
(23062)
发展(23036)
项目编号(23007)
期刊
(91448)
经济(91448)
研究(59512)
中国(36445)
(34163)
金融(34163)
(27862)
学报(25052)
(23530)
管理(22263)
科学(22028)
教育(19694)
大学(19617)
学学(18016)
(17011)
国际(16936)
财经(15664)
经济研究(15619)
农业(15257)
业经(14497)
技术(13846)
问题(13736)
(13606)
图书(13093)
世界(9903)
书馆(9785)
图书馆(9785)
理论(9311)
商业(9232)
(8960)
共检索到292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春  
经济的全球化带来国际金融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要求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多边化和自由化,而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法律的多边化正是国际金融贸易多边化和自由化的必然要求。本文论述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法律的区域化、多边化及两者的关系。指出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法律的区域化与多边化将会长期并存,互相影响,并最终朝着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法律的全球化迈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文云  
中国金融业的全球化与区域化进程对中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新挑战,作为金融监管的制度基础,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同样面临如何适应中国金融业全球化与区域化的问题。本文认为全球化区域化进程中中国金融监管法律的制度建设,应以法律协调的方式进行。本文从分析中国金融全球化区域的特征入手,明确了全球化区域化对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协调的需求,然后在具体分析国际社会金融监管法律协调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金融全球化区域化进程中金融监管法律协调的目标、原则及其协调方式的选择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铁水  
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启动以来,中国加强与次区域各国的合作,卓有成效地实施了100多个合作项目,建成了一批标志性工程,促进了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中方既是次区域合作的受益者,也为次区域的发展作出贡献。但是,在次区域的法律框架内,没有具体的执行机制,影响到经济合作的进程。为此,需要将次区域各国的优惠性贸易安排提升为法律,将各项贸易安排及具体执行措施法律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区域性法律体系,作为次区域合作的规范和保障,以营造一个鼓励和便利贸易与投资的法制环境,推动次区域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世元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它促进了多边贸易体制目标的实现,改变了多边体制的成员结构,推动了多边贸易规则的完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多边体制的积极效应,造成多边体制内新的不平衡,排斥多边贸易规则在一体化组织内的适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及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之间所形成的关系进行了调整,但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扩大调整范围,增加调整内容,强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运行过程的动态监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杰  
本文以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法律规制为主题,阐述金融服务贸易法律规制的一般理论,以论述金融服务贸易多边法律规范和区域性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为基础,分析多边法律规范与区域性法律规范的相互作用,论证全球性及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倡导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必然趋势。指出全球金融服务贸易正由国内法排他管辖向国际法和国内法共同调整的转变,标志着贸易和金融在多边法律框架内的首次融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维加  
我国服务贸易法与服务贸易一样甚为滞后。为此 ,本文从服务贸易法律框架这一带有基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题目作为切入点 ,在分析我国服务贸易法律现状和与必须 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 ,下同 )规范接轨的趋势后 ,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服务贸易法律框架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芳  
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的规制。我国目前的立法远不适应服务贸易发展的需要。在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我国应该选择既适应国情又符合《服务贸易总协定》要求的立法之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超  
贸易发展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决定性推动力量。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特别是与周边国家一般贸易中的普遍使用,是人民币区域化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在介绍国际贸易媒介货币选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从产品差异程度、对外贸易竞争力、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和对外贸易全球份额等方面检验了我国现阶段的贸易基础是否支持人民币区域化这一命题。研究发现,当前推行人民币区域化具有一定的贸易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需要统筹规划,合理确定人民币区域化的方向、重点和节奏。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韩民春  袁秀林  
本文综述了人民币区域化的相关研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区域化的区域经济环境。并采用最优货币区标准内生性的模型,选取1989—2003年的数据,验证了中国同亚洲其他经济体双边贸易关联度与经济相关程度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文从贸易的角度对人民币“区域化”的收益以及相应的效应做了实证分析,通过对中国与亚洲其他经济体的贸易情况,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对亚洲经济体贸易流量和贸易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来判断在亚洲贸易发展的趋势下人民币“区域化”的可行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建国  
本文在一个多国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多边贸易自由化与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关系,模型结果显示,近年来区域性贸易协定的涌现是多边贸易合作深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多边贸易合作的深化一方面使成员国利益得以维持,另一方面使一些非区域贸易组织成员国利益受到区域贸易组织的损害,从而从外部推动非成员国寻求加入某个区域贸易组织以使本国福利水平最大化。本文为当前国际贸易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给出了一个解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詹映  
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体制日益由多边转向区域化的背景之下,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立法格局和保护水平也在发生变化。首先,知识产权国际立法机制发生重大转变。发达国家正绕过现有TRIPS、WIPO等多边体系,另起炉灶。其努力方向有二:一是借助近年兴起的以TPP、TTIP为代表的区域贸易协定,二是制定以《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为代表的知识产权诸边协定;其次,各方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上的博弈更加激烈,一方面由发展中国家发起的"TRIPS递减"运动不可忽视,同时发达国家内部出现的反知识产权强保护思潮也成为新的看点,另一方面,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断上升的长期趋势并未改变,"TRIPS递增"仍是主流。未来知识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蓝茵茵  罗新星  
从21世纪开始,新型深度区域贸易协定(RTA)的迅速发展削弱了以WTO为核心的传统多边贸易治理体系。本文通过逻辑分析、基本经济学分析和文献述评研究认为新型深度RTA具有性质和影响的两面性:一方面作为"深于"且"广于"WTO的深层协调机制,巩固了跨国生产网络并提升参与国竞争力,另一方面作为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新型规则制定,"权力导向"明显。为此,本文提出在多边框架内规范新型RTA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进一步讨论在跨区域巨型RTA的冲击下,中国贸易治理多边化与区域化实践的具体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立平  
在我国区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存在着区域与金融发展不协调、不均衡问题,金融结构的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如何提高金融调控政策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以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此,了解国际促进区域发展的法律法规,可以从发达国家较为成功的经验中探寻答案。一、国际经验(一)颁布专项法律法规,明确政策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