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2)
- 2023(8157)
- 2022(6736)
- 2021(6358)
- 2020(5257)
- 2019(12043)
- 2018(11811)
- 2017(22274)
- 2016(11945)
- 2015(13831)
- 2014(13666)
- 2013(13280)
- 2012(12817)
- 2011(11378)
- 2010(11991)
- 2009(11497)
- 2008(10877)
- 2007(10142)
- 2006(9242)
- 2005(8402)
- 学科
- 济(45377)
- 经济(45322)
- 管理(31781)
- 业(29855)
- 融(26666)
- 金融(26663)
- 企(24793)
- 企业(24793)
- 银(23649)
- 银行(23643)
- 行(22986)
- 中国(22251)
- 地方(15159)
- 方法(14776)
- 财(13868)
- 农(13815)
- 制(13305)
- 业经(11939)
- 数学(11534)
- 数学方法(11306)
- 中国金融(11032)
- 理论(10722)
- 贸(9846)
- 贸易(9832)
- 学(9689)
- 农业(9535)
- 易(9523)
- 务(8847)
- 财务(8805)
- 财务管理(8785)
- 机构
- 大学(164572)
- 学院(163344)
- 济(63132)
- 经济(61299)
- 研究(56405)
- 管理(55178)
- 中国(51021)
- 理学(44827)
- 理学院(44217)
- 管理学(43370)
- 管理学院(43044)
- 京(36223)
- 财(33773)
- 科学(32653)
- 中心(29062)
- 所(27938)
- 江(27015)
- 财经(25399)
- 范(25285)
- 师范(25084)
- 研究所(24650)
- 农(24031)
- 北京(23297)
- 州(23159)
- 经(22742)
- 银(20578)
- 师范大学(20324)
- 业大(20263)
- 院(20231)
- 银行(19825)
- 基金
- 项目(97151)
- 研究(77306)
- 科学(74688)
- 基金(66911)
- 家(56358)
- 国家(55750)
- 科学基金(47246)
- 社会(46681)
- 社会科(44046)
- 社会科学(44032)
- 省(38677)
- 教育(35718)
- 基金项目(35059)
- 编号(33510)
- 划(32219)
- 成果(29878)
- 自然(27967)
- 资助(27324)
- 自然科(27269)
- 自然科学(27265)
- 自然科学基金(26741)
- 课题(24349)
- 重点(22058)
- 发(22052)
- 部(20884)
- 年(20861)
- 性(20450)
- 项目编号(20372)
- 创(20150)
- 大学(19019)
共检索到280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洵 戴新竹
法律环境在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的诸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司法通过自身功能的能动匹配,促进金融法律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的优化,进而完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法制环境。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性,是尽快建立公平、高效的金融司法体系,形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司法优势的关键。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司法 能动司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泽慧
构建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战略需要,然而政府主导型模式决定了地方保护主义在金融中心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内出现所谓的多中心论就是其典型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重新认识所谓金融中心的标志性作用,通过完善金融中心外部环境促使各金融中心通过功能划分和优势互补,采取在国内金融服务的增量中寻求最大的份额办法,由市场力量而非行政手段去调整和构建我国多层次的金融中心体系。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环境 国际金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欣欣 储伟
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上海金融市场的资源聚集和辐射效应持续增强,各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市场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多种金融市场风险也开始逐步集聚和暴露。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构建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在金融市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随着风险来源的增多和叠加、风险破坏力的集中释放以及转化为金融危机概率的提升,目前可控、潜在的市场风险就有可能发生趋势性转变。本文以研究上海金融市场风险为出发点,在深入分析当前潜在市场风险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机制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上海市 金融市场 金融风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方简
突破以往PERT模型中工期必须符合正态分布的传统思路,提出工期符合概率分布P的假设。在此基础上,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项目进度控制为例,分解调整项目工序的逻辑关系,将三时法运用到PERT方法中,计算得出对定目标的实现概率,并调整优化得到可实现性强的项目工期排布,为应用较多新工艺的复杂项目进度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工期 PERT技术 进度计划 工程项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课题组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通过对上海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具有相对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适合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与世界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又具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金融体系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文化缺失、金融及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总量、健全的法律信用制度、发达的配套专业服务等基础环境,以便利金融机构的生存,促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集聚。 改善金融生态.一方面要完善金融业自身的经营和运作机制,强化市场约束,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调动各方力量,努力...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市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杰英 谢太峰
信用是市场经济存在的信任环境,市场经济下经济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靠遵守承诺来实现,而承诺以法律契约形式体现,最终表现在国家信用、银行信用等各种信用关系上。本文通过对伦敦金融市场发展的信用内核进行分析,并与阿姆斯特丹金融市场、纽约金融市场进行比较,对中国金融中心发展建设提供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
信用 信用环境 契约关系 金融中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冬根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上海市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同时也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战略应贯彻整体规划、适度超前、与国际金融规范相协调的立法原则,其法律系统构建需要关注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在静态层面应确保发挥基础作用的框架性法律,引导作用的放权性法律,推动作用的优惠性法律以及保障作用的监管性法律之间的统一与和谐;在动态层面应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分步推进的发展战略,对各个阶段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修订节奏和出台时间做出系统安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金融法律意识、严格金融行政执法和规范金融司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福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洪波 罗芳
国际金融中心与大城市群的协同性表现十分明显。文章通过对拥有国际金融中心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比较,发现它们都各拥有大城市群,同时伦敦、纽约和东京又分别是这三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由此提出了国际金融中心与大城市群协同共进的观点,并在理论和实证上进行佐证。在现阶段,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离不开长三角城市群的支撑和促进,而后者也将最先受益于前者带来的金融资本等优势,大力促进长三角区域的金融一体化来加快长三角城市群的完善和成熟,对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意义重大。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长三角城市群 金融一体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梁德明
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由来已久;公民喜欢国家强盛,但却普遍厌恶政府软弱或行政权力无从节制;发展中国家同时面临经济发展双重失衡压力,在起飞阶段往往表现出强政府弱市场格局,很容易发生权力滥用和失衡;市场和政府边界是动态微调中的一个带状区域;"两个中心"建设亟须向政府-法治化社会-市场三极平衡的治理模式过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卫锋 黄海林
文章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与内涵入手,分析了期货市场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期货市场的发展能够强化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特征,而且在现代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内涵由资金中心转变为定价中心的历史背景下,具有价格发现这一基本功能的期货市场的发展有助于上海获取定价权,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
期货市场 国际金融中心 定价权 上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亚钧
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首先有一个目标模式的选择问题.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一些资源贫瘠的小岛上实行完全自由化的金融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银行金融机构,使这些小岛一举成为举世闻名的新兴国际金融中心.但是,这类金融中心缺乏内在的经济实力,而仅仅具有一个表面繁荣的金融外壳,实质上是外国银行避税和逃避管制的“避税港”,这种类型的国际金融中心不应该成为上海的目标模式.在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不是为中心而中心,而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现代化、规范化的国际金融网点,能够随时准确把握国际经济动向和调动国际经济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外的市场、技术和资金,以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上海应该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阙波 周红波 李欣兰
业主方项目管理过程中,组织的决策机制及效果对项目目标的控制与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多投资主体一体化建设项目的管理特点及特殊性入手,梳理其组织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并形成其组织决策机制与协同机制。
关键词:
多投资主体 一体化建设 组织 决策 协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