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0)
2023(5603)
2022(4890)
2021(4648)
2020(4057)
2019(9924)
2018(10181)
2017(18052)
2016(10631)
2015(12211)
2014(12481)
2013(11336)
2012(10413)
2011(9764)
2010(10335)
2009(9355)
2008(9313)
2007(8014)
2006(7470)
2005(6884)
作者
(27543)
(23121)
(22916)
(22044)
(14899)
(11012)
(10661)
(9022)
(8897)
(8420)
(7853)
(7810)
(7788)
(7700)
(7316)
(7097)
(6816)
(6758)
(6715)
(6708)
(6189)
(5753)
(5705)
(5424)
(5315)
(5203)
(5199)
(5128)
(4805)
(4665)
学科
(39436)
经济(39394)
管理(22830)
(19419)
方法(19378)
(17947)
贸易(17938)
(17413)
(17011)
企业(17011)
数学(16614)
数学方法(16228)
中国(13857)
理论(12083)
(9630)
教育(9613)
(8592)
教学(8390)
(8165)
(8080)
金融(8079)
业经(7579)
(7292)
(7268)
(7265)
关系(6988)
(6773)
银行(6765)
地方(6727)
(6586)
机构
学院(143526)
大学(142239)
(58827)
经济(57605)
研究(51950)
管理(46828)
理学(39195)
理学院(38705)
管理学(37632)
管理学院(37342)
中国(36351)
(30427)
科学(28758)
(28264)
(26805)
研究所(23947)
(23578)
师范(23435)
(23312)
中心(21522)
财经(21326)
教育(20086)
技术(20071)
北京(19983)
(19657)
(19220)
职业(19182)
(18608)
师范大学(18534)
经济学(18431)
基金
项目(85405)
研究(69334)
科学(66496)
基金(57583)
(49107)
国家(48648)
科学基金(40309)
社会(40295)
教育(38390)
社会科(38138)
社会科学(38128)
(34979)
编号(30907)
(30242)
基金项目(28589)
成果(26440)
资助(25319)
课题(24458)
自然(23983)
自然科(23451)
自然科学(23448)
自然科学基金(22967)
重点(20705)
(20544)
(20291)
(18946)
规划(18278)
(18167)
教育部(18163)
项目编号(17968)
期刊
(66817)
经济(66817)
研究(50259)
教育(37255)
中国(36111)
(21103)
学报(20247)
技术(19426)
管理(18893)
(17333)
科学(16871)
大学(16151)
职业(15133)
(14713)
国际(14565)
学学(14479)
(13596)
金融(13596)
经济研究(11830)
农业(11713)
财经(11552)
技术教育(10631)
职业技术(10631)
职业技术教育(10631)
问题(10271)
(10058)
业经(9501)
(9271)
论坛(9271)
世界(8122)
共检索到237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佰英  
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际贸易新趋势的形成,从整体上看,我们培养的国际贸易人才的质量还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国际竞争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满足企业和社会对国际贸易职业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我们高校必须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改革取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潘百翔  
高职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企业转型需要,形成新的人才优势。以浙江外贸转型发展的路径为依据,提出如何进行围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国贸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及实施过程。旨在为同类院校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全新的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和平  
地方高校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是地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地方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举措。基于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驱动,以及外贸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针对目前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滞缓,教学方法改革力度不大,课程考核办法形式单一等,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应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等方面着手进行,充分体现地方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方向,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百翔  张琦  
本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外贸企业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了国际贸易行业的职业岗位群及相关的岗位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探讨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温国兴  
随着物流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高素质的物流营销人才成为物流业人才需求的重要方向。根据国际贸易视野下物流营销人才的素质分析,结合当前物流营销人才培养的问题,对物流营销人才培养进行了多方位思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安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当前,国际贸易学科理论与实践都有了新发展,对外贸人才也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高等教育充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越   陈陶然  
国际贸易形势愈加复杂,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大学作为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正加速转型以符合数字时代国内外人才市场的最新需求。文章从毕业生就业后的调查、理论课程设置改革、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等方面展开分析,从需求端找出国际经贸专业现有的问题与原因,促进国际经贸专业的人才培养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霞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向必须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为促进这种结构形成而采取的培养过程及运行机制。为此,应把"产学结合,双证融通"作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仲伟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各国经济逐渐连接成一个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整体。经济是发展教育的基础,经济全球化已对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高等教育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多边交流、合作与援助逐渐增多,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章安平  方华  
高职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如何践行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积极创新发展路径,破解改革难题。笔者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探索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阐述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条件,剖析了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效,并从政府、学校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高职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实施"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姝玮  
跨境电子商务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贸易方式。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但是,当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在使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很难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的需要。文章基于跨境电子商务背景下,对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意义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有效地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能更好地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红燕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十几年建设的经验为基础,探索性提出了构建实践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到课程内容的选取,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及应用情况四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介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明洲  
通过比较海峡两岸高等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做法发现: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贸易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相同;专业基础课程基本相同,但台湾课程体系构建流程更加规范;学习领域课程大陆开发较多,学术性课程和选修课程则台湾开设较多;在教学方式与方法方面,台湾与大陆都注重灵活多样;在强调务实致用、特色发展的前提下,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开始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生涯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鲁丽丽  
在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中,国际贸易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行业、产业发展。在产学结合办学模式下,国际贸易的人才培养需依据专业特点和实践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行"学工交替"、项目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同时推进"双师"制度,结合绩效工资改革,创新高校薪资分配机制,以激励办学过程中的各主体和客体合作共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亮军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地方院校,本科生规模较小,在短期内本专科教育并存。在学校建设过程中,由于本科教育观念和本科意识不足,办学条件滞后,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科研工作基础薄弱等原因,造成学校人才培养缺乏技术应用型特色,难以达到"本科"层次要求。为此,必须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思想",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科研工作,真正实现"内涵"升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