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93)
2023(3625)
2022(3205)
2021(2966)
2019(5865)
2018(5799)
2017(11087)
2016(5944)
2015(7123)
2014(7191)
2013(6969)
2012(7017)
2011(6503)
2010(6982)
2009(6765)
2008(7084)
2007(6713)
2006(6172)
2005(5773)
2004(5270)
作者
(18482)
(15515)
(15357)
(14598)
(10023)
(7651)
(7183)
(5981)
(5849)
(5675)
(5245)
(5219)
(5177)
(5097)
(4850)
(4625)
(4603)
(4549)
(4505)
(4487)
(4103)
(3791)
(3733)
(3640)
(3456)
(3434)
(3432)
(3373)
(3136)
(3094)
学科
(26660)
经济(26621)
(17724)
贸易(17713)
(17186)
管理(15353)
(14147)
(12265)
企业(12265)
方法(10511)
中国(7853)
数学(7613)
数学方法(7440)
(7437)
金融(7436)
关系(7321)
(6810)
(6638)
理论(6534)
(6160)
国际(6145)
(6074)
(6062)
银行(6056)
(5935)
(5883)
业经(5850)
(5624)
出口(5623)
出口贸易(5623)
机构
大学(99861)
学院(96700)
(42637)
经济(41780)
研究(35541)
管理(29996)
中国(27917)
理学(24245)
理学院(23935)
管理学(23418)
管理学院(23243)
(21750)
(20752)
科学(19780)
(18807)
研究所(16577)
财经(15853)
(15607)
中心(15085)
(14650)
师范(14550)
北京(14202)
(14157)
(13848)
经济学(13800)
(13681)
(12852)
经济学院(12440)
(12359)
师范大学(11774)
基金
项目(51458)
研究(39930)
科学(38824)
基金(36257)
(31074)
国家(30812)
科学基金(24740)
社会(24489)
社会科(23254)
社会科学(23245)
教育(18665)
(18429)
基金项目(17731)
编号(16748)
资助(16047)
成果(15989)
(15968)
自然(14114)
自然科(13801)
自然科学(13798)
自然科学基金(13527)
(12076)
课题(11925)
重点(11772)
(11211)
(11015)
中国(10800)
教育部(10552)
大学(10422)
项目编号(10329)
期刊
(52605)
经济(52605)
研究(36054)
中国(20402)
学报(16507)
(16367)
国际(15025)
(14717)
教育(14216)
(13054)
科学(12946)
大学(12884)
管理(12462)
学学(11746)
(11280)
金融(11280)
财经(9130)
经济研究(9083)
农业(8873)
问题(8656)
(8008)
世界(7844)
技术(7571)
(7252)
贸易(7252)
业经(7066)
图书(6198)
国际贸易(6195)
经贸(5591)
(5191)
共检索到168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维田  
一、定义与历史最惠国原则虽起源并主要适用在国际贸易领域,但历史演变使之早已越出这个范围,围绕贸易这个轴心辐射到国际运输(海陆空运)、外国侨民从事经商、设立机构的权利,历史上还包括领事的职能与特权,进而扩展到国际私法方面种种民事权利、国民待遇、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乃至1952年《难民地位公约》。要在这么广泛的背景上为最惠国原则下个具有严格法律意义的定义,概括其性质、基本要素与特征,当然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再者,就表述最惠国规则的法律术语来说,从立论的不同需要与角度有各种说法。最常见和有法律准确性的是“最惠国待遇”和“最惠国条款”,其他诸如“最惠国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维田  
三、关贸总协定的规则有了前述理论分析作背景,我们对关贸总协定最惠国待遇的规则就比较容易作出解说了。有些问题在上篇已顺便讨论过的,就不再重复。(一)第1条第1款释义总协定集中规定最惠国待遇的条款是第1条第1款。该款全文如下:“在对进出口或有关进出口而征收的、或者为进出口产品的国际支付转移而征收的关税及任何种税费方面,在征收这些税费的方法方面,在与进出口有关的所有规则与手续方面,以及在第3条第2款与第4款规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廖涵  
自由贸易理论无法正确地揭示国际贸易的性质、发生原因及运行规律,源于“国家利益”在其理论体系中缺位。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国家是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影子主体”,国家利益原则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国家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思路、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认同程度等。各国的贸易政策选择无不遵循国家利益原则。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对如何通过贸易政策实现国家利益有着不同的看法,进而对贸易政策选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宏乐  黄鹏  
最惠国待遇条款是WTO赖以存在的基石,GATT第24条作为最惠国待遇的最大一项例外为自由贸易区(FTA)的建立提供了正当性的基础。由于该条款谈判历史上的原因,GATT第24条的条款并不非常明确。自由贸易区的兴起和发展使其正成为平行于WTO体制之外的国际经贸法制。中国应根据本国经贸状况构建符合本国利益的自由贸易区体系和规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国学  
国际贸易政策是一种公共产品,其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公共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一个目的性价值出现的,而何谓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和价值却难以达成共识,人们就公共利益的程序问题而非目的达成共识是理解和把握公共利益的较好的一种方法,本文以关税(补贴)为例按照公平补偿原则来分析国际贸易政策所维护的公共利益及其实现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杰  
风险,是国际贸易活动中一个至为敏感的问题。众所周知,国际贸易就是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国际经济大气候,包括天候、地理因素,人口增长,资源的开采利用,产业界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等多种因素的发展变化,也由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艺术乃至风俗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从事国际贸易活动的当事人可能由于上述意外原因而达不到预期的利益目标,甚至发生严重亏损。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贸易风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曲如晓  
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环境关税来保护本国环境,且征收环境关税符合WTO相关规则。与征收环境税相比,环境关税是一种次优的选择;用环境关税解决跨边界污染问题关键是实施环境关税的国家是否为贸易大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剑波  张强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环境问题从不同视角的研究深入,有关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污染责任认定原则研究也经历了从"生产负责"到"消费负责"再到"共同负责"的嬗变。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发现相关学者就贸易碳排放污染先后提出了生产者负责原则、消费者负责原则和共同负责原则三种划分方式。而在这一系列有关国际贸易碳排放问题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生产者负责,还是消费者负责抑或共同负责,有一点是不变的,即碳排放污染产生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最终的消费或财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廖凡  
互惠原则是以WTO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成员国在关税减让及履行其他WTO义务方面的对等性和相互性。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实力方面的巨大差距,以及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对多边贸易谈判议程的操控,广大发展中国家难以从形式上的“互惠”中真正获益。现有的作为互惠原则例外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存在标准模糊、范围狭窄、缺乏约束力等缺陷,无法有效发挥确保实质公平的作用。为此,有必要对互惠原则进行重新诠释,以“同级互惠”代替“一体互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为公平、更有利于发展的多边贸易规则。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金旭  
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让我们相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再见老领导、老朋友,结识新朋友,我格外高兴。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年会暨论坛连续举办30多年,已成为外经贸学术领域的品牌盛会。紧紧围绕商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外经贸实际,传承创新并举,成为多年来年会学术交流的最大特点。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薛荣久  
二次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世界经济、金融、信息的全球化,国际服务贸易取得巨大发展,对国际商品贸易产生巨大的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与自由化首次列入关贸总协定乌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皓  
本文主要利用博弈论中纳什均衡的原理讨论在完全信息情况下 ,两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对策问题 ,并给出了关税对策的最优解。根据最优解讨论了关税增减对两国关税收入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我国加入 WTO以后应采取的关税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本刊讯  
本刊讯:11月16至17日,20 18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年会暨国际贸易发展论坛在京成功举办。会议的主题是:"坚持改革开放构建国际经贸合作新格局——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开幕式及主论坛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秘书长刘明国主持,王俊文会长致辞,他在讲话中希望到会的专家学者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导,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潜心学习,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风娟  
可保利益原则是保险业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的特殊原则。与其他的保险基本原则一起,可保利益原则贯穿于整个保险实践中,并通过法律予以规定。国际贸易海运货物保险中的可保利益原则有别于一般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可保利益原则。法律的制定应该根据不同的保险对象设定不同的可保利益原则。国际贸易中,在买卖双方之间划分可保利益,有利于分清保险人的责任,解决买卖双方之间谁有权利向保险人索赔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