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55)
- 2023(2982)
- 2022(2666)
- 2021(2382)
- 2020(2089)
- 2019(5054)
- 2018(4996)
- 2017(9967)
- 2016(5147)
- 2015(5791)
- 2014(5854)
- 2013(5840)
- 2012(5664)
- 2011(5368)
- 2010(5661)
- 2009(5382)
- 2008(5398)
- 2007(4913)
- 2006(4533)
- 2005(4251)
- 学科
- 济(26011)
- 经济(25992)
- 贸(17275)
- 贸易(17267)
- 易(16729)
- 管理(12138)
- 业(11918)
- 方法(10832)
- 企(10255)
- 企业(10255)
- 数学(8490)
- 数学方法(8412)
- 出(6954)
- 中国(6556)
- 关系(6489)
- 财(6177)
- 融(6031)
- 金融(6030)
- 地方(5832)
- 口(5755)
- 出口(5753)
- 出口贸易(5753)
- 制(5610)
- 国际(5526)
- 学(5485)
- 结构(5184)
- 理论(5037)
- 农(4983)
- 业经(4876)
- 产业(4871)
- 机构
- 大学(85410)
- 学院(83421)
- 济(41560)
- 经济(40957)
- 研究(30563)
- 管理(26982)
- 中国(22711)
- 理学(22525)
- 理学院(22246)
- 管理学(21942)
- 管理学院(21780)
- 财(18815)
- 京(17636)
- 科学(15929)
- 所(15530)
- 财经(14973)
- 经济学(14097)
- 研究所(13866)
- 经(13464)
- 贸(12818)
- 经济学院(12815)
- 江(12466)
- 中心(12198)
- 范(12125)
- 师范(12041)
- 北京(11327)
- 院(10940)
- 财经大学(10932)
- 州(10109)
- 农(10090)
- 基金
- 项目(47264)
- 科学(36738)
- 研究(36695)
- 基金(34518)
- 家(29348)
- 国家(29141)
- 科学基金(24051)
- 社会(23997)
- 社会科(23009)
- 社会科学(23003)
- 基金项目(17416)
- 教育(17009)
- 省(16989)
- 资助(14831)
- 划(14633)
- 编号(14491)
- 自然(13560)
- 自然科(13239)
- 自然科学(13235)
- 成果(13097)
- 自然科学基金(13015)
- 部(11620)
- 重点(11163)
- 发(10819)
- 课题(10588)
- 教育部(10307)
- 中国(10278)
- 国家社会(10246)
- 性(10065)
- 人文(9855)
共检索到135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于天义
国际贸易区域化、集团化发展趋势使国际贸易呈现出一种“圈”形结构。本文通过对国际贸易“圈”形结构的认定、国际贸易“圈”形结构的形成机理、国际贸易“圈”形结构的国际经济贸易效应的分析,以试图从理论上说明这一国际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倩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贸易结构优化是一个炙手可热的问题。一个国家应当向哪些国家出口何种产品,又应当从何处进口何种产品以增进本国福利,促进本国发展?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到当代克鲁克曼的新贸易理论都在为各国间的贸易活动寻求适当的理论解释。应当看到的是,贸易结构优化与优化贸易结构存在差异。前者从静态角度出发,强调利用现存资源,强化现存结构的作用;后者则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有改变现存结构的要求。下面将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出发,介绍有关贸易理论关于贸易结构的论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敏
文章基于隐形碳关税的形式,就隐形碳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发现,以碳标签、碳足迹、国际生产标准等为代表的隐形碳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比碳关税措施的影响要更加突出,不仅提高了出口方的出口成本,更是使得出口方产品及服务市场注入受限,甚至还影响到发展中经济体的低碳贸易话语权的丧失。研究结论认为:中国应该以低碳外贸体系构建为主线来规避隐形碳关税壁垒,推进低碳外贸体系构建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及外贸结构优化。据此,文章建议通过强化立法保障,强化国际合作完善隐形碳关税治理机制,利用好GATT例外条款,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及推进区域价值链体系建设来构筑中国低碳外贸体系,以期为中国低碳外贸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敏
文章基于隐形碳关税的形式,就隐形碳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发现,以碳标签、碳足迹、国际生产标准等为代表的隐形碳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比碳关税措施的影响要更加突出,不仅提高了出口方的出口成本,更是使得出口方产品及服务市场注入受限,甚至还影响到发展中经济体的低碳贸易话语权的丧失。研究结论认为:中国应该以低碳外贸体系构建为主线来规避隐形碳关税壁垒,推进低碳外贸体系构建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及外贸结构优化。据此,文章建议通过强化立法保障,强化国际合作完善隐形碳关税治理机制,利用好GATT例外条款,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及推进区域价值链体系建设来构筑中国低碳外贸体系,以期为中国低碳外贸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曲如晓 焦志文
国际贸易与健康,这两个似乎不相关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常人们只注意国际贸易对健康的正面影响。实际上,贸易自由化在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人民的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目前迫切需要国际、国内和世界贸易组织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杰
风险,是国际贸易活动中一个至为敏感的问题。众所周知,国际贸易就是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国际经济大气候,包括天候、地理因素,人口增长,资源的开采利用,产业界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等多种因素的发展变化,也由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艺术乃至风俗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从事国际贸易活动的当事人可能由于上述意外原因而达不到预期的利益目标,甚至发生严重亏损。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贸易风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曲如晓
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环境关税来保护本国环境,且征收环境关税符合WTO相关规则。与征收环境税相比,环境关税是一种次优的选择;用环境关税解决跨边界污染问题关键是实施环境关税的国家是否为贸易大国。
关键词:
环境关税 WTO 环境税 跨边界污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青龙
从内涵看,"国际贸易的全成本"是某种物品的产权在跨国转移中,发生于国际贸易过程,进而涉及生产和消费、经济和生态、今人和后人,使用一切资源要素的代价总和;从外延看,"国际贸易的全成本"是以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为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系统。其中,使用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的机会成本为生产成本;使用制度要素的机会成本为交易成本;使用生态环境要素的机会成本为环境成本;耗费"可持续性"要素的机会成本为代际成本。贸易理论和现实的发展表明,国际贸易的动因是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本质是比较成本优势,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比较优势理论的"硬核"在于"比较之比较",其...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的全成本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支昀晔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经济国际化、经营跨国化成为大势所趋。7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的信息产业迅速发展,贸易和运输单证等信息处理和传递的质量和速度直接影响到贸易的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电子方式取代传统的书面文件方式的EDI,应运而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唐海燕
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唐海燕创新,是90年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典型特征和突出现象。"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对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中各种创新现象的集中概括。在理论上确认"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并对此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湘
国际贸易是指在世界市场范围内,商品、劳务、生产要素等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的。竞争是市场经济推动的核心,通过竞争机制促进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自发地达到市场价格的均衡作用。这是商品经济运行中的必然产物,也是商品的价值规律得以实现的条件,竞争促使市场经济得以顺利运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未名
环境保护意识崛起于80年代,在90年代进入行动阶段,从而拉开了环保时代的序幕。人类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工业革命之后,一场可能在数十年内完成的环境革命,将会给社会经济生活各领域带来又一次变革。国际贸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巍 姚洋 余淼杰 周羿
人口结构是否会影响国际贸易?一方面,高劳动人口比例会使出口国产出增加,从而增加出口;另一方面,高劳动人口比例也会给进口国带来更多的劳动收入,从而增加进口。本文利用176个国家从1970年到2006年的大样本面板数据,并控制多边阻力等因素,在引入劳动人口比之后,对贸易引力方程的回归分析支持了如下理论预测:贸易国的劳动人口比例上升会增加双边贸易流;出口国(进口国)平均劳动人口比上升1%,出口(进口)会上升至少3%(2%)。这一发现对于理解人口大国(如中印)或贸易大国(如中美)的贸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劳动人口比 引力方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支昀晔
引言:从条形码谈起近些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上柜供应的各类商品,在外包装上都出现了一组粗细不同、黑白(或彩色)相间的条与空组成的图形,这就是商品的条形码。自本世纪60年代起,条形码被发达国家应用于计算机信息标识和管理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商业自动销售系统POS(Point ofSale)应用尤为普遍。采用了条形码,商店就能实现以自动扫描售货为核心的自动化管理,出口商品就能符合国际市场自动售货、自动结算的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