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0)
- 2023(8843)
- 2022(7361)
- 2021(6610)
- 2020(5249)
- 2019(12019)
- 2018(12124)
- 2017(22525)
- 2016(12623)
- 2015(14345)
- 2014(14720)
- 2013(14448)
- 2012(14136)
- 2011(13262)
- 2010(13647)
- 2009(12622)
- 2008(12550)
- 2007(11495)
- 2006(10520)
- 2005(9977)
- 学科
- 济(57459)
- 经济(57390)
- 管理(30285)
- 业(28223)
- 企(21071)
- 企业(21071)
- 中国(20411)
- 地方(18984)
- 方法(16282)
- 农(16182)
- 融(13911)
- 金融(13903)
- 业经(13709)
- 数学(12916)
- 数学方法(12800)
- 银(12792)
- 银行(12768)
- 行(12535)
- 学(12461)
- 制(12387)
- 贸(12261)
- 贸易(12248)
- 易(11810)
- 财(10937)
- 理论(10894)
- 农业(10712)
- 地方经济(10445)
- 发(10356)
- 体(9292)
- 教育(8838)
- 机构
- 学院(185692)
- 大学(184453)
- 济(76509)
- 经济(74672)
- 研究(73595)
- 管理(60873)
- 中国(58279)
- 理学(49044)
- 理学院(48377)
- 管理学(47533)
- 管理学院(47184)
- 科学(43424)
- 京(41841)
- 所(39188)
- 财(38044)
- 研究所(34933)
- 农(33009)
- 中心(32604)
- 江(31279)
- 范(28450)
- 财经(28258)
- 师范(28140)
- 北京(27616)
- 院(26247)
- 州(25981)
- 农业(25525)
- 经(25350)
- 业大(24892)
- 经济学(23460)
- 省(23447)
- 基金
- 项目(109027)
- 研究(83901)
- 科学(83691)
- 基金(74301)
- 家(64721)
- 国家(64095)
- 科学基金(52535)
- 社会(51038)
- 社会科(48296)
- 社会科学(48287)
- 省(44264)
- 教育(38567)
- 基金项目(37707)
- 划(37354)
- 编号(35232)
- 成果(31505)
- 资助(31317)
- 自然(30789)
- 自然科(30032)
- 自然科学(30021)
- 发(29821)
- 自然科学基金(29443)
- 课题(27135)
- 重点(25291)
- 发展(24275)
- 展(23862)
- 部(23500)
- 创(22171)
- 年(22005)
- 性(21834)
共检索到320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敏
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在信用货币制度之上,浮动汇率制能较好地反映一国经济盛衰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但是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不能代表各国经济利益,甚至可能加剧风险与经济的失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建立区域性的货币同盟,形成多极化的势均力敌的国际储备货币更有利于国际间的公平竞争与合作,有利于贸易的自由和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多极化 货币联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Jeffrey Sachs
世界经济金融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以中国、日本、韩国、东盟十国为代表的东方经济体具有超越西方经济体经济总量的潜力。在此背景下,需要倡导更积极的国际合作,共同致力于消除贫困、保护环境、消除收入分配不平等、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挑战及加强国际和平领域合作等。此外,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能源结构转型、粮食生态保护、教育质量、饮食健康、城市建设及数字经济等领域。未来,世界将向多极化政治经济格局、多货币体系发展,建立更为合理的世界秩序。中国的经济发展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有利于新格局的建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伯努瓦·科尔 赵园
在联系日益密切的全球经济背景下,就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达成共识,对于抗击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至关重要长久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笼罩在历史的阴影之中。不过在过去的30年里,全球经济还是发生了一些决定性的变化,有三个方面尤其引人注目: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某些跨国经济联系减弱的同时,金融因素成了各国相互联系的一个重要纽带;二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对全球增长的影响及其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晓东 赵勍升
运用面板数据灰色关联理论和工具,基于GVC关键指标各国(地区)增加值出口的关联度对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国家(地区)进行了鉴别。从前向和后向分解两个维度测量了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紧密程度及趋势,并对推动全球价值链中心国家(地区)形成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世界经济体系不是以单个国家(地区)为中心的环状结构,而是互联互通的网状结构,正在向地缘多极化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29个国家(地区)是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国家(地区),全球价值链的深化、国民富裕程度、国家(地区)基础设施是推动一国(地区)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心的基础,国家(地区)之间的地理和经济距离影响深远,地理距离与价值链嵌入深度呈“倒U形”关系,并对FDI和价值链嵌入深度起非线性调解作用;经济地理复合距离引致相邻国家(地区)间的价值链嵌入整体上呈现正向空间外溢效应,但在单个因素层面上,资本存量、研发投入、ODFI、国家(地区)制度质量对前向和后向价值链呈现不同的空间外溢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秋杰 徐宝林
本文尝试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以期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作出一些新的解释,找出一些演变的规律。作者认为,国际货币体系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对资本和生产的国际化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制度必须适应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制度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共同决定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在变迁过程中,国家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复合货币是国际货币发展的方向。最后就我国经济如何对付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危机提出了三点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澍
纵观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的历史发展和考察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与防范危机的作用,国际货币体系向三大货币联盟发展存在合理性;结合欧洲、美洲和亚洲三大区域货币合作实际的分析,也揭示了构建三大货币联盟的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
货币联盟 国际货币体系 区域货币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自力
1973年3月固定汇率制彻底崩溃,国际货币体系向管理浮动汇率制转移,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世界金融市场几乎连成一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戴相龙
一是美元仍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多元化是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并不会被撼动。即使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在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开始下降,速度也非常缓慢。(1)目前尚未有能取代美元的国际货币存在;(2)一种新的世界货币被各国普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长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作功 韩壮飞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发展成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无锚"的信用货币体系。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为全球一体化进程起到促进作用,但其弊端也日益突出,面临重构的艰巨任务。近年来,以比特币等为代表、以技术信用为支撑的数字货币异军突起,引起了市场和主要经济体货币当局的关注。以数字货币为主体有助于克服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有望构建更为公平和更具效率的国际货币体系,也有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纯福
美元作为主权货币国际化,在适应并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其内在矛盾成为世界经济失衡、汇率大幅波动以及流动性泛滥的重要因素。解决美国主权货币国际化助推的贸易赤字、财政赤字和巨额债务问题,需要美国政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大调整,还需要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改革,从美元主导的单一货币模式转变为多元模式。美元、欧元以及正在走向国际化的人民币共同构成代表和主导北美、欧洲、亚洲等三大经济圈、覆盖全球经济体的国际货币体系。研究主权货币国际化的内在矛盾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发展路线的历史逻辑,对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理论和决策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崇仪
一部国际金融发展史,也是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历史.周新民教授主编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简称《体系论》)一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是一本系统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前景的.有理论深度、有特色的著作.在我国.以国际货币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较少,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个空白. 下面,拟对《体系论》作一评介. 一、国际汇率体制与本位制度改革的基本立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卢露
90年代,国际著名观察家断言,鉴于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经济态势更加明朗化,从而决定了国际货币结构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元、德国马克、日元三足鼎立之势也将日渐明朗。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削弱,美元一统天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将被三元货币体系所代替,美元在投资货币、国际储备以及国际清偿等方面的地位将有所下降。由于德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前列,促进了德国马克流通性迅速提高,随着欧共体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威廉·R.怀特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使经常账户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还会形成资本从大国向小国大规模溢出的效应,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根源。若不消除,全球经济失衡在未来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债权国和债务国都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认识,采取共同行动完善国际货币体系,降低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全球经济失衡 调节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米里亚姆·坎帕内拉 蔡云飞
美元的稳定贬值和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对各国央行官方储备中的通货比例影响有限。不过,由欧元和美元组成的双寡头局面正在结束,而主要的挑战者正是中国的人民币。最近中国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策略,与一些外国央行签订了本币互换协议并鼓励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同时促进人民币的主要离岸市场在香港地区的发展。外界猜测中国已准备好用人民币取代美元,人民币可能一开始是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