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3)
2023(7739)
2022(6538)
2021(5712)
2020(4727)
2019(10696)
2018(10491)
2017(20677)
2016(10923)
2015(12293)
2014(12453)
2013(12293)
2012(11883)
2011(11235)
2010(11973)
2009(11414)
2008(11008)
2007(10234)
2006(9625)
2005(9021)
作者
(31442)
(26217)
(26089)
(25080)
(17231)
(12327)
(11894)
(10057)
(9961)
(9777)
(9125)
(8792)
(8657)
(8549)
(8452)
(8122)
(7757)
(7629)
(7597)
(7281)
(6973)
(6340)
(6316)
(6291)
(6093)
(6042)
(5708)
(5630)
(5280)
(5112)
学科
(69737)
经济(69687)
管理(32481)
(27813)
(22242)
企业(22242)
方法(19503)
地方(19230)
数学(16558)
数学方法(16370)
中国(16050)
(13694)
地方经济(13340)
业经(12672)
(11924)
(11703)
(11459)
贸易(11453)
(11061)
(11031)
金融(11030)
(10983)
(10425)
(9742)
银行(9742)
(9499)
环境(9010)
农业(9001)
理论(8537)
(8157)
机构
学院(170677)
大学(170048)
(86336)
经济(84720)
研究(63241)
管理(62017)
理学(51398)
理学院(50847)
管理学(50236)
管理学院(49885)
中国(49199)
(39990)
(35041)
科学(32595)
(31450)
财经(30518)
经济学(28035)
研究所(27695)
中心(27454)
(27442)
(27354)
经济学院(24712)
(23731)
师范(23642)
北京(22931)
财经大学(22070)
(22025)
(21633)
(20086)
师范大学(18887)
基金
项目(96852)
科学(77228)
研究(77217)
基金(70106)
(58352)
国家(57847)
社会(51593)
科学基金(49788)
社会科(49062)
社会科学(49050)
(36797)
教育(34935)
基金项目(34892)
编号(31127)
(30618)
资助(29689)
成果(27781)
自然(27730)
自然科(27041)
自然科学(27035)
自然科学基金(26538)
(23333)
课题(22993)
(22232)
重点(21833)
国家社会(21473)
(20436)
发展(20279)
(19959)
教育部(19851)
期刊
(110163)
经济(110163)
研究(64209)
中国(34425)
(29594)
管理(25772)
(21671)
金融(21671)
科学(19242)
(19229)
教育(19123)
学报(18779)
经济研究(18631)
财经(17072)
技术(15426)
大学(15411)
(14943)
业经(14920)
学学(14301)
问题(14291)
国际(13897)
(13786)
农业(12725)
世界(10825)
技术经济(10354)
统计(8911)
经济问题(8709)
现代(8552)
改革(8335)
(8335)
共检索到286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金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和经济政策协调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Dornbush两国开放宏观经济静态模型为理论背景 ,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对合作与非合作两种情形的对比分析 ,得到的基本结论是 :国际间经济政策不协调是无效的 ,而通过政策协调则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宗鑫  储青青  王芳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完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提高协调效率,切实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才能确保实现宏观政策的预期效果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演变,充分证明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不稳定性。多元化的储备货币体系,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多极化趋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面临经济结构转型的任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完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提高协调效率,才能确保实现宏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连平  
一 国际经济协调是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的国际机构为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并促进其发展,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管理和调节的政策行为。各国政府和有关的国际机构是实施国际经济协调的主体;稳定和发展国际经济从而使之有利于各国经济发展则是这类行为的目的;其实施对象是国际经济活动;而共同或联合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节则是上述政策行为的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国际经济协调作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近几年中有了很大发展,也引起了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但迄今为止,多数研究偏重于从国际关系出发,偏重于探究协调的具体问题和影响,有的甚至在阐述协调的对象时前后概念不一,对协调的定义不准。本文试图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出发,研究广义国际经济协调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本质联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罗传钰  
中国与东盟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方式为理论基础,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协调合作问题,分析了双方合作的现状及特点,提出相机性协调与规则性协调相结合的合作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海燕  郭翠荣  
愈演愈烈的经济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范围内大规模的经济政策协调行动。协调措施包括降息、政府注资、银行的国有化及国际论坛的政策协商和共识的达成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支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恶化的金融局势,增强了人们对抗危机的信心。但政策协调的不和谐音符也同时存在。展望未来,经济大国的大规模干预活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会逐渐显现,但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志芳  张丹  
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全球价值链的深度关联,以及全球政治经济关系的深刻调整,正在促使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核心议题和主要原则从贸易平衡向市场准入、从边境到边境后发生着根本性改变,对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规则规范与主权国家内部经济政策协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制度创新探索高地,是我国对接引领国际规则的试验田。目前,我国以要素有效流动为重点的政策制度改革和创新探索,正在推动形成覆盖市场准入前、准入后全过程的开放型经济制度规则体系。由于兼顾了国际国内市场规则高效对接的开放发展需求,也顾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底线原则,我国自贸试验区的制度性改革创新与国际经济政策的变迁不谋而合。自贸试验区的相关探索对我国准确定位自身在国际经济政策新体系中的作用、有效对接和积极参与引领转型时期国际经济规则变迁,正在形成极其重要的制度性支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帆  邹静娴  
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面临着新的挑战,世界各国亟须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确保各国在议定框架下加深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出"低经济增长、低贸易增长、低通货膨胀、低大宗商品价格、高债务"的"四低一高"态势,全球经济态势短期内复苏依旧乏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 M F)统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低于上年的3.4%。据世贸组织估计,2016年全球的贸易增速将连续第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明侠  
国际经济协调是指有关国际机构和世界各国政府为达到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并促进国际经济发展的目的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管理和调节的政策行为。 战前,西方国家往往也共同采取一些经济政策,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协调。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对付频繁出现的经济危机,其国际协调的基本特点是特定性和临时性。并且在战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下,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拥有各自的经济区域和势力范围,相互之间争斗甚于合作,国际协调的效果极其有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梅波  胡建梅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宏观经济学领域出现的新研究范式,以其坚实的微观基础为研究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数理模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分析经历了两代模型。笔者借鉴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的CCD模型,利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潜在收益的衡量指标,构建中国多部门VAR模型,测算了面临劳动生产率冲击时中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潜在收益。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何良桥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七国集团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引人注目。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协调明显加强,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扩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七国集国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对于我们正确地分析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深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晖  黄甫翔华  
通过相关数据检验发现,近年来中美经济联动逐年增强。本文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阐述双边经贸促进两国经济发展、美国对中国投资大幅上升、中美利率走势趋向一致等是促成中美经济联动的主要原因,并就中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传导与协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