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7)
- 2023(13257)
- 2022(11252)
- 2021(10187)
- 2020(8645)
- 2019(19331)
- 2018(18974)
- 2017(35719)
- 2016(19743)
- 2015(22081)
- 2014(21753)
- 2013(21273)
- 2012(19780)
- 2011(17953)
- 2010(18041)
- 2009(17075)
- 2008(16913)
- 2007(15430)
- 2006(13856)
- 2005(12735)
- 学科
- 济(71843)
- 经济(71720)
- 管理(60177)
- 业(54458)
- 企(45557)
- 企业(45557)
- 方法(28874)
- 财(25931)
- 数学(23790)
- 贸(23722)
- 贸易(23709)
- 数学方法(23551)
- 易(23035)
- 税(22003)
- 农(20601)
- 税收(20536)
- 中国(20519)
- 收(20369)
- 制(20103)
- 学(18008)
- 业经(17352)
- 体(14882)
- 务(14662)
- 财务(14624)
- 财务管理(14590)
- 融(14469)
- 金融(14461)
- 银(14116)
- 银行(14061)
- 企业财务(13734)
- 机构
- 大学(286733)
- 学院(284055)
- 济(116748)
- 经济(114362)
- 研究(101661)
- 管理(100593)
- 理学(85834)
- 理学院(84812)
- 管理学(83360)
- 管理学院(82853)
- 中国(76679)
- 科学(62332)
- 财(61468)
- 京(60949)
- 农(54947)
- 所(53281)
- 研究所(47927)
- 财经(46686)
- 业大(45110)
- 江(44721)
- 中心(44522)
- 农业(43615)
- 经(42205)
- 北京(38269)
- 院(36730)
- 经济学(36550)
- 范(35377)
- 师范(34828)
- 州(34745)
- 财经大学(34398)
- 基金
- 项目(185821)
- 科学(144215)
- 基金(134975)
- 研究(131601)
- 家(121010)
- 国家(120028)
- 科学基金(100088)
- 社会(84180)
- 社会科(79776)
- 社会科学(79754)
- 省(71601)
- 基金项目(70536)
- 自然(64936)
- 自然科(63430)
- 自然科学(63405)
- 自然科学基金(62312)
- 划(61542)
- 教育(60148)
- 资助(54887)
- 编号(51636)
- 成果(43700)
- 重点(42713)
- 部(41332)
- 发(39224)
- 创(38900)
- 制(37495)
- 课题(37118)
- 创新(36563)
- 科研(35966)
- 国家社会(35645)
共检索到443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龙英锋
国际税收体制与国际贸易体制发展的历史相互分开,互相独立,但根本目标一致,那就是减少、消除对国际商务活动的阻碍,促进资本、商品及人员的自由流动。然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上两者是不同的,国际税收体制是通过分配税收管辖权、减少和消除双重征税来实现这一目标;国际贸易体制是通过减少和消除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来实现这一目标。国际贸易协议不能忽视税收问题,税收对国际贸易能产生扭曲性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德祥
国际贸易体制发展的新阶段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王德祥战后,国际贸易体制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前者为战后初期到70年代初,以关贸总协定(GATT)为主导的多边贸易合作阶段,后者为70年代以来,多边合作逐渐衰弱、区域贸易集团逐步发展兴盛的阶段。当前,随着...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朱青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我国与世界经济高度融合的今天,完善税收征管体制必须要考虑税收征管的国际合作。近期出台的《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六大方面的改革任务,"深度参与国际合作"是其中一个方面。《方案》就"深度参与国际合作"提出了四项具体改革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这四项改革措施,将大大提高我国税收征管的国际合作水平。一、积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升起
国家商务部的成立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纳入统一管理,是中国贸易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贸易管理制度的这一重大创新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内资源有效配置,提高我国农产品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贸易管理体制的创新对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一体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对消除部门、地区利益冲突,对加快实施生态环境改善的"休养生息"策略,对构建有利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条件等,都将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管理体制 农产品 国际贸易 制度创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论建立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国际服务贸易研究课题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一个最重大的进展是首次将服务贸易等三个新议题纳入讨论范围,并达成协议,形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等最后文本。关贸总协定原则框架规范延伸到服务贸易领域,表明当代世界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束金中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国际贸易惯例是指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一些习惯做法和解释。如果就国际贸易术语而言,从现在看来,影响最大和最新的就是由国际商会国际惯例委员会修改后于今年4月正式公布的《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这一通则最早产生于1936年,至今已修改过五次,每次都充实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廖凡
互惠原则是以WTO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成员国在关税减让及履行其他WTO义务方面的对等性和相互性。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实力方面的巨大差距,以及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对多边贸易谈判议程的操控,广大发展中国家难以从形式上的“互惠”中真正获益。现有的作为互惠原则例外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存在标准模糊、范围狭窄、缺乏约束力等缺陷,无法有效发挥确保实质公平的作用。为此,有必要对互惠原则进行重新诠释,以“同级互惠”代替“一体互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为公平、更有利于发展的多边贸易规则。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立杰 寇纪淞 李敏强 王宾
通过国内棉花价格、进口棉花价格、进口量与出口量的月度数据时间序列相关性分析,实证研究棉花进出口对国内棉花价格的影响表明,改革初期棉花价格与棉花进出口量无关,2003—2009年棉花价格与棉花进口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与出口量无关,2009年以后棉花价格与棉花进出口量无关;国内棉花价格与进口棉花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进口棉花价格对国内棉花价格的影响大于国内棉花价格对进口棉花价格的影响。
关键词:
棉花价格 棉花贸易 进出口量 协整关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中国税收体系和公共财政的综合分析与改革设计》课题组
近年世界各国的税收体系与财政体制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反映了政府的公共财政活动在推进经济效率和维持社会公平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也反映了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对各国税收体系与财政体制设计所施加的交替影响。中国作为一个面临体制转换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取向改革必然要求对原有财税制度进行相应变革,国外的财税制度设计与改革经验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詹映
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体制日益由多边转向区域化的背景之下,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立法格局和保护水平也在发生变化。首先,知识产权国际立法机制发生重大转变。发达国家正绕过现有TRIPS、WIPO等多边体系,另起炉灶。其努力方向有二:一是借助近年兴起的以TPP、TTIP为代表的区域贸易协定,二是制定以《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为代表的知识产权诸边协定;其次,各方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上的博弈更加激烈,一方面由发展中国家发起的"TRIPS递减"运动不可忽视,同时发达国家内部出现的反知识产权强保护思潮也成为新的看点,另一方面,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断上升的长期趋势并未改变,"TRIPS递增"仍是主流。未来知识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磊
国际贸易税收是国家对进出口贸易课征的税收,它的主要形式是进口税和出口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际贸易税收是政府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控制与干预的主要政策手段,它的课征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一系列影响,如进出口商品的数量与价格、国内商品生产的规模与定价、消费者的选择、政府的财政收入、国内市场保护等等。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明确国际贸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允卫
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没有把环境作为一种独立的要素禀赋加以考虑,导致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并由此带来全球环境问题。本文认为环境是一种重要的要素禀赋,应将环境和其它要素禀赋优势结合起来,通过环境成本内在化手段推动建立以环境规制为基础的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环境成本 环境规制 国际分工 比较优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宇晖 张在茂
税收作为政府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在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纵向的税权划分。通过比较美、德、法、韩、印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税收分权体制,可以看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都不存在绝对的税收集权或者税收分权,都是以经济效率的提高弥补制度效率的负面影响为前提,以保证社会分配的公平而中性,以建立高质量的政府部门为目标。政府间税收分权体现了中央与地方在税收权力划分上的合作博弈,形成了基于税权划分而导致的对利益导向和控制导向的路径依赖。
关键词:
税收 分权体制 比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