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21)
- 2023(5691)
- 2022(4473)
- 2021(4539)
- 2020(3615)
- 2019(8596)
- 2018(8643)
- 2017(14587)
- 2016(8870)
- 2015(10422)
- 2014(10609)
- 2013(9734)
- 2012(9127)
- 2011(8433)
- 2010(9214)
- 2009(8305)
- 2008(8172)
- 2007(7535)
- 2006(6972)
- 2005(6570)
- 学科
- 济(23535)
- 经济(23502)
- 教育(20287)
- 管理(19040)
- 业(18117)
- 中国(16022)
- 企(14755)
- 企业(14755)
- 理论(11446)
- 教学(9194)
- 学(8129)
- 技术(8066)
- 农(7751)
- 方法(7161)
- 融(6791)
- 金融(6788)
- 财(6737)
- 贸(6546)
- 贸易(6541)
- 易(6398)
- 制(6143)
- 业经(6061)
- 银(6043)
- 银行(6042)
- 行(5829)
- 发(5754)
- 和(5673)
- 研究(5566)
- 农业(5155)
- 发展(4996)
- 机构
- 大学(124154)
- 学院(118939)
- 研究(44990)
- 济(38627)
- 经济(37377)
- 管理(36674)
- 教育(30552)
- 理学(29696)
- 中国(29636)
- 理学院(29230)
- 京(28960)
- 管理学(28634)
- 管理学院(28372)
- 范(28366)
- 师范(28248)
- 科学(25781)
- 师范大学(23156)
- 所(22557)
- 财(20773)
- 江(20722)
- 研究所(20100)
- 北京(19954)
- 中心(19043)
- 技术(18136)
- 职业(17155)
- 州(16893)
- 院(15701)
- 财经(15392)
- 经(13782)
- 农(13313)
- 基金
- 项目(66038)
- 研究(60600)
- 科学(52556)
- 基金(41184)
- 教育(36272)
- 家(34153)
- 国家(33667)
- 社会(33439)
- 社会科(31325)
- 社会科学(31312)
- 编号(28891)
- 成果(28383)
- 科学基金(27426)
- 省(27292)
- 划(25309)
- 课题(23737)
- 年(20403)
- 基金项目(20176)
- 项目编号(17660)
- 规划(17042)
- 性(16607)
- 重点(16498)
- 资助(16496)
- 部(16256)
- 发(15957)
- 研究成果(15203)
- 创(14952)
- 教育部(14763)
- 一(14558)
- 度(14545)
共检索到209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当代科学教育的内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往的纯科学教育已演变成为融科学与技术教育于一炉的科技教育。科学教育的这一深刻变化是由当代科学本身的变化所引起的,即后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并把科学与技术整合于一体。当代科技教育凸显了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保持了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联系与区别。适应这一变化,国际科技教育出现两大模式:一是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的分立模式,二是STS教育的融合模式。结合国际科技教育改革的经验,本文认为,我国应当确立“科技教育”的观念,以此统摄和整合自然科学的各学科教育,并在科技教育的框架下加强现代技术教育。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技教育 范式转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伟
教育正义论范式转换的实质是从追求绝对正义到反对非正义。思考教育与正义关系的目的是如何消除教育中显而易见的非正义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消除社会中那些显而易见的非正义,而一种绝对正义的本质主义认识论路线和演绎式思维方式已经阻碍了教育正义论研究的深入展开。对教育正义来说,一种必不可少的理智必须是在形式上以更全面的视野最大限度地克服立场的片面性,在内容上则以更大的思想体量包容地对待各种合理的理由。诉诸理智思考的教育正义论由此必须从追求绝对正义转向反对非正义。一种恰当的教育正义论的本质维度是生活指标的建立,内容维度是实质自由的确立,目的维度则是提升人的可行能力。教育正义之实现必须转向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中...
关键词:
正义 非正义 教育正义 正义理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晋宽
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经历了 1 0 0多年的历史发展 ,已经建立了规范的科学研究方法论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首先探讨了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及西方教育管理范式的转换 ;其次 ,认为实证主义一直是西方教育管理的元叙述方式 ;其三 ,认为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正在改变着西方教育管理的研究范式 ;最后 ,对西方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批判性评论。
关键词:
范式转换 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 教育管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保
我们处在一个更加不确定性时代,加速了确定性知识向不确定性知识的范式转换。面向不确定性知识,本科教育的价值诉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倡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强化教育过程学生主体性发挥,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成性,关注教育价值的个体性。然而,我国本科教育仍然停留在确定性知识范式之中,由此造成本科教育改革的诸多实践困境。这就需要推进本科教育从"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整体性变革,在学校宏观层面回归学生中心,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大学;中观层面的专业课程设置要回归全人教育的价值目标,强化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微观层面要加强师生互动,回归师生共同体,促进学生产生有意义学习。
关键词:
不确定性知识 本科教育 范式转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淼
在高等教育领域里,专门就科学教育进行论述和研究的著作还不多。王义遒《大学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一书的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实为大学深入开展科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很有益的借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连松
日本的理科教育始于1872年。在资源贫乏、以科学技术创造为立国理念的日本,十分重视理科教育,1952年公布了《理科教育振兴法》。在120多年的理科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吸收欧美国家的先进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经验,并使自己国家的理科教育水平位于世界的前列。本文拟通过介绍1989年以来日本中小学理科教育(以物理教育为主)改革的发展状况,使我国理科教育工作者能了解日本理科教育的发展动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康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对主体性教育研究的重视,既是教育研究的一大理论收获,也对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但是,主体性教育研究背后的主客二元对立哲学基础,使主体性教育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即用“学生是主体”的理论指导“学生是客体”的实践。笔者明确提出对象的二分法(对象包括主体与客体两部分)、主体性二分法(主体性包括客-主体性与主-主体性两部分),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分析扬弃,确立主体间性教育在主体教育研究中的本体地位,认为主体间性教育就是主体间主体性和理解性平等共在的指导性学习。
关键词:
教育 主体性 主体间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段世飞 刘林佳 钱跳跳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其历史变迁中出现了多次转向。基于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在不同主体推动下,经历了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四个阶段,分别对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的松散自发时期、物理国际化时期、在地国际化为代表的新形式时期、虚拟国际化渐趋主流时期。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步入科学革命阶段,在数字与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渗透及新的全球化发展态势中,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的价值理念、模型框架、共有范例寻求新的常态。虚拟国际化强调协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与数字化转型、消除高等教育国际化境外与在地的物理边界、重构不确定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之确定性,具有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新范式的潜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教育研究,先后出现了三种研究范式和两次范式转换。首先是政治教育范式向绩效主义范式的转换,其次是绩效主义范式向文化学范式的转换。文化学范式是以人为中心,从文化出发来研究人、从人出发来研究文化所形成的研究范式。文化学范式正在成为中国教育研究的主导或主流范式,它带来了教育学学科和教育理论的革命性变化,对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研究范式 文化学范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田汉族
目前,科学范式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范式。由于科学标准的变化、经济学发展的人文转向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科学范式暴露出许多缺陷。教育经济学本质上属于人文经济学,其研究范式应该由科学范式转向人文范式。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研究范式 科学范式 人文范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正伟
随着教师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教学论必须实现范式转换。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程审视,学科教学论具有与以往不同的地位、作用及构成:它为教师职业之旅奠基;培养目标应由教学技能型教师向反思型教育实践专家转换;在课程体系内应强化课程知识、学习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在研究方法上应倡导案例分析法、叙事法等;在话语选择上应从课程论、专业学科及教育实践中吸收新鲜的话语,改变陈旧过时的言说方式。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学科教学论 范式转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爱平 张栋梁 吕淼华
传统廉洁教育更多地停留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与预期效果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研究生廉洁教育的现实困境催生其范式的转换。认为要实现研究生廉洁教育范式转换,必须要从理念、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出发,牢牢把握教育理念的发展性,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坚持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着力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廉洁教育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晓枫 蒋华
在教育研究中,哲学思辨、实证主义及人文理解这几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各有其特点与利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研究范式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我们应努力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向复杂性研究范式转换,即在研究中首先要确立复杂性思想理念,并注意在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同时对这些方法进行整合。
关键词:
研究范式 自学考试 复杂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么加利
伴随西方由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在教育研究领域呈现出"主义"式研究向"问题"式研究的范式转换,具体表现为教育研究主体趋向多样化、教育研究对象趋向生活化、研究地点走向教育现场。这种转换可为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社会转型 范式 教育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易连云
范式作为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者研究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范式本身应是不定的、动态的,其自身随着新的时代变化而发展变化。但长期以来,人们常常以西方的研究范式作为方法论对东西方文化传统进行整体性的认识,其结果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否定性评价,这既非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也不利于中国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发展。应突破单一的西方化的思维模式,彰显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独特性与研究的自主性。
关键词:
传统道德 道德教育 范式转换 现代诠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