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5)
2023(9834)
2022(7745)
2021(6924)
2020(5718)
2019(12587)
2018(12362)
2017(24045)
2016(13337)
2015(14843)
2014(14746)
2013(14307)
2012(12914)
2011(11573)
2010(11721)
2009(11047)
2008(11213)
2007(10205)
2006(9261)
2005(8721)
作者
(40357)
(33583)
(33575)
(31848)
(21420)
(16292)
(15012)
(12967)
(12729)
(11868)
(11548)
(11147)
(10745)
(10645)
(10472)
(10326)
(10070)
(9932)
(9731)
(9718)
(8505)
(8386)
(8252)
(7838)
(7636)
(7531)
(7411)
(7363)
(6728)
(6632)
学科
(54542)
经济(54464)
(39833)
管理(39604)
(31327)
企业(31327)
方法(20517)
中国(17897)
(17897)
数学(16924)
数学方法(16713)
(16547)
业经(14216)
(12803)
贸易(12798)
(12500)
(12493)
农业(12200)
(11850)
(11118)
金融(11117)
(10921)
银行(10886)
(10314)
(10173)
地方(10165)
财务(10143)
财务管理(10122)
企业财务(9649)
理论(9327)
机构
大学(198652)
学院(196573)
(82158)
经济(80591)
管理(71122)
研究(68682)
理学(60499)
理学院(59822)
管理学(58778)
管理学院(58439)
中国(53379)
科学(41979)
(41687)
(39957)
(37947)
(35990)
研究所(32460)
财经(31415)
中心(30789)
业大(30746)
(30062)
农业(29747)
(28448)
(26635)
北京(26508)
师范(26313)
经济学(25925)
(24240)
(23741)
经济学院(23397)
基金
项目(125938)
科学(98552)
基金(92020)
研究(89455)
(81907)
国家(81195)
科学基金(68332)
社会(59138)
社会科(55992)
社会科学(55974)
基金项目(48597)
(48421)
自然(43498)
自然科(42522)
自然科学(42508)
自然科学基金(41772)
(41415)
教育(40746)
资助(36454)
编号(34809)
成果(29249)
重点(28709)
(27662)
(27183)
(26005)
国家社会(25071)
课题(24728)
创新(24320)
科研(24054)
教育部(23669)
期刊
(94031)
经济(94031)
研究(61793)
中国(37175)
学报(36609)
(35535)
(31556)
科学(31033)
大学(27308)
学学(25756)
管理(25630)
农业(23326)
(22039)
金融(22039)
教育(20542)
财经(17113)
业经(15492)
经济研究(15297)
(14711)
问题(13984)
技术(13983)
国际(12568)
(12529)
(12081)
(10764)
世界(9556)
商业(9143)
技术经济(9038)
业大(8854)
理论(8826)
共检索到301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光溪  陈嘉祥  
近来针对"热钱"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讨论中存在一些重要的基本问题有待于澄清。一方面是对"热钱"的认识停留于媒体概念的浅层次,缺乏对"热钱"的客观正确理解,而这样的认识及讨论缺乏任何政策含义与实际意义;另一方面,在"热钱"问题的认识上,基于"热钱"风险与危机的悲观主义情绪颇有市场,大有惊弓之鸟之嫌。正所谓,正本才能清源,本文从国际投机资本的中性化特征展开分析。本文从资本逐利的角度出发,首先给出"热钱"的概念——国际投机资本,然后论述了国际投机资本的中性化特征,即国际投机资本风险与收益匹配,为风险规避者提供了对冲机制。文章进一步从国际投机资本对一国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上对国际投机资本中性化特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泽荣  石宁  何军  傅瑜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投机资本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际投机资本都起了引发危机的作用,但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国际投机资本的策略是宜疏不宜堵。就中国而言,应在增强经济实力和稳定人民币币值的基础上,营造吸引国际资本在中国生根的经济、政治环境,将投机资本转换为投资资本,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国际投机资本的破坏性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维虎  
中性税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相继进行了以税收中性化为趋势的税制改革,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无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新税制的实施、改革和完善有较好的借鉴作用,但为我所用还必须要解决几个认识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春凌  
国际投机资本在全球流动寻找获利空间,其虽然不像直接投资一样会对一国的产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其对金融业、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会有一定影响,也会通过股价的波动影响实体经济,进而影响相关产业的安全。如果其大量流入房地产市场,更会影响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笔者认为,通过加强监测、套期保值对冲风险,加强相关产业调控,增强自身经济实力以及在产业安全评价体系中加入定价权因素等措施,可以应对国际投机资本给产业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维护相关产业安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允贵  
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历史,该组织在本质上就有排斥进口替代的属性,同时,又为了倡导公平竞争的原则,不断地“收缴”鼓励出口的刺激手段。我国将会在多边贸易体制越来越逼近自由化的背景下加入WTO。根据WTO规则和《中美WTO协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互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安雅娜  
我国目前的总供求基本达到增量平衡的状态,而宏观调控政策的中性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这种调控政策虽然是现阶段的正确选择,但并不意味着“中性化”可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所有问题,也不意味着做好了“中性化”就一定可以维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中性化”特征只是一个阶段性特征;结构调整的同时也要兼顾扩大就业的目标;把握时机,积极推进各项改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齐援军  石康  
中国外贸政策超向中性化齐援军,石康今年上半年出现的外贸逆差,实际上反映了近年来多种因素所导致的政策性变化的结果,其中关税、出口退税率、人民市汇率及外贸政策所依托的国内经济环境等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外贸政策正在发生某种实质性的变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大能  
人们在探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起因时,往往都要提到国际投机资本,认为正是由于它的袭击才引发了这场灾难性的危机。那么,国际投机资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资本?它是如何寻找自己的攻击目标的?或者说,它选择目标的标准是什么?我国(香港除外)为什么没有成为它的攻击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伟  
与前几次中美贸易战不同,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除了巨额贸易逆差之外,美国还就非传统贸易争议对中国提出挑战,其中包括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制造2025计划和国有企业非公平竞争等所谓结构性问题。本文以"竞争中性"原则为背景,具体讨论美国、欧盟和日本提出的国有与非国有企业不公平竞争的现状以及国有企业竞争中性偏离,具体分析企业竞争中性化面临的困境和路径。强化竞争中性原则不仅有利于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而且有利于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睿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合理的智力资本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借鉴新古典金融学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以及智力资本的价值贡献理论,测度了2011—2014年在沪深两市交易的高新技术企业智力资本对β系数的影响,探索了企业智力资本管理理论,提出了基于智力资本的修正CAPM。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睿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合理的智力资本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借鉴新古典金融学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以及智力资本的价值贡献理论,测度了2011—2014年在沪深两市交易的高新技术企业智力资本对β系数的影响,探索了企业智力资本管理理论,提出了基于智力资本的修正CAPM。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国风  和金生  
全球金融危机使我们面临着复杂的经济环境,大规模的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入增加了国内市场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通过对国外四个经典的金融风险预警模型进行梳理,并应用一种改进的KLR分析法对我国2005~2008年国际投机资本的金融风险进行预警分析,表明我国在这四年间宏观经济均处于警戒状态,国际投机资本并没有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