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476)
- 2022(2266)
- 2021(2160)
- 2020(2084)
- 2019(4742)
- 2018(5123)
- 2017(11010)
- 2016(6033)
- 2015(7176)
- 2014(7330)
- 2013(7725)
- 2012(7620)
- 2011(7222)
- 2010(7627)
- 2009(7702)
- 2008(7609)
- 2007(7182)
- 2006(6805)
- 2005(6436)
- 2004(5846)
- 学科
- 济(26809)
- 经济(26768)
- 管理(16200)
- 业(15139)
- 方法(11347)
- 企(11226)
- 企业(11226)
- 中国(10802)
- 数学(9330)
- 数学方法(9279)
- 制(8984)
- 贸(8488)
- 贸易(8483)
- 易(8350)
- 银(8152)
- 银行(8150)
- 行(7905)
- 融(7698)
- 金融(7697)
- 财(7655)
- 农(7234)
- 税(5869)
- 税收(5369)
- 收(5331)
- 体(5270)
- 业经(5050)
- 学(5033)
- 制度(4814)
- 度(4814)
- 理论(4684)
- 机构
- 大学(103096)
- 学院(99909)
- 济(45295)
- 经济(44343)
- 研究(34249)
- 管理(33839)
- 中国(29464)
- 理学(27188)
- 理学院(26894)
- 管理学(26659)
- 管理学院(26463)
- 财(26307)
- 京(22503)
- 财经(19865)
- 所(17835)
- 经(17742)
- 科学(17188)
- 北京(15439)
- 江(15365)
- 研究所(15333)
- 经济学(14745)
- 中心(14669)
- 财经大学(14494)
- 范(14393)
- 师范(14347)
- 经济学院(13346)
- 州(12951)
- 系(11915)
- 师范大学(11593)
- 院(11481)
- 基金
- 项目(47340)
- 研究(39532)
- 科学(36040)
- 基金(33193)
- 家(27154)
- 国家(26911)
- 社会(24711)
- 社会科(23433)
- 社会科学(23426)
- 科学基金(21497)
- 教育(18445)
- 编号(17400)
- 成果(17091)
- 基金项目(16740)
- 省(16560)
- 划(14793)
- 资助(14457)
- 课题(12335)
- 部(12015)
- 性(11400)
- 自然(10782)
- 项目编号(10764)
- 教育部(10616)
- 重点(10544)
- 社科(10515)
- 自然科(10437)
- 自然科学(10431)
- 发(10411)
- 自然科学基金(10228)
- 人文(10172)
共检索到170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炜 杜正琦 陈帆
《刑法修正案(六)》以及《反洗钱法》的出台对于完善我国洗钱罪的立法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洗钱罪的立法仍然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解析我国反洗钱立法与国际公约的关系,重点论述了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洗钱罪的犯罪主体的界定以及洗钱罪主观方面"明知"认定等三个方面的国内外法律规定及理论争议,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洗钱罪的立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洗钱罪 上游犯罪 立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海燕
"洗钱"专指那些通过某些方法将犯罪所得赃款合法化变"干净"的行为。现在,洗钱已发展成为一个有着高额利润的、复杂的犯罪领域,并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洗钱犯罪的巨大破坏性不仅仅表现为它对金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采薇
行为属性决定犯罪性质,犯罪性质决定法益指向。洗钱行为具有双重属性,一是从属于上游犯罪,二是因其资金活动的本质而具备天然、独立的金融属性。我国洗钱罪最初从传统赃物罪中脱离而生,受国际社会反洗钱立法的影响与推动,通过三次修正刑法,从上游犯罪逐渐转向本体犯罪,刑事立法之于洗钱罪的态度经历了“从属性——从属性与独立性相统一”的变化。相对应地,洗钱罪所保护的法益由司法管理秩序和金融管理秩序两部分构成。在当前金融领域持续变革的大背景下,洗钱的行为手段与模式复杂多变,洗钱罪的独立性愈发凸显,其法益保护目的也逐渐向金融一侧倾斜,未来这一嬗变将持续反作用于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并为我国洗钱罪划定新的规制边界。
关键词:
洗钱罪 上游犯罪 法益保护目的 金融法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庆明 陈捷
目前对"罪数形态"相关理论概念存在着误解。在洗钱罪与其上游犯罪的关系问题上,"牵连犯"理论较之"吸收犯"理论更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其能够确立上游犯罪本犯自行洗钱行为的独立性,能够扩大《刑法》第191条的适用范围,对洗钱罪单独定罪。在处罚原则上用"数罪并罚原则"取代"从一重罪处断原则",以满足于中国反洗钱法律实践的要求。
关键词:
洗钱罪 法律适用 牵连犯 数罪并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继玉
中国人民银行历年发布的《中国反洗钱报告》显示,2013年至2018年,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向侦查机关移送线索12875起,协助侦查机关开展调查23079起,协助破获案件1886起;与此同时,全国以洗钱罪判决的案件合计仅为128起,六年间分别为8起、4起、9起、28起、32起及47起。从1997年《刑法》增加洗钱罪,至今已有22年的时间,而全国以洗钱罪判决的案件累计不足200起。2019年4月,金融行动
关键词:
洗钱罪 洗钱犯罪 上游犯罪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肃羽 祁琳 刘坤
我国从1997年洗钱入刑至今,20年里洗钱罪始终被高度关注,但在理论研究和司法适用中却呈现迥异的局面,一方面学界的研究、争论从未停止,另一方面司法实践中洗钱罪的适用却凤毛麟角。从关于洗钱罪争论的焦点出发,结合近年来洗钱罪的司法适用情况,从法条本身、司法机关的具体实践和部门合作等方面探析洗钱罪面临的困境,为完善立法、破解困局提出意见。
关键词:
洗钱罪 立法 法律困境 制度完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延伟 侯建强 高增安
21世纪以来,伴随着国际各类新兴金融业态、金融平台和金融工具的"井喷式"发展,洗钱犯罪分子主动借助其各类合法交易的外衣,洗钱行为欺骗性、隐蔽性程度更大,呈现出了众多的新兴洗钱威胁领域,如各类新兴金融衍生品洗钱、资金/价值转移系统洗钱、虚拟货币洗钱、新兴支付业洗钱、国际非盈利组织洗钱等。本文建议开展全面系统的洗钱威胁国家评估、激活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内在动力、完善我国国家洗钱威胁监测与防范系统和推动我国反洗钱监管国际合作网络体系建设。
关键词:
洗钱威胁 反洗钱监管 FATF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延伟 侯建强 高增安
21世纪以来,伴随着国际各类新兴金融业态、金融平台和金融工具的"井喷式"发展,洗钱犯罪分子主动借助其各类合法交易的外衣,洗钱行为欺骗性、隐蔽性程度更大,呈现出了众多的新兴洗钱威胁领域,如各类新兴金融衍生品洗钱、资金/价值转移系统洗钱、虚拟货币洗钱、新兴支付业洗钱、国际非盈利组织洗钱等。本文建议开展全面系统的洗钱威胁国家评估、激活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内在动力、完善我国国家洗钱威胁监测与防范系统和推动我国反洗钱监管国际合作网络体系建设。
关键词:
洗钱威胁 反洗钱监管 FATF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素丽
《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改完善了洗钱罪的刑法规定,删除了"明知""协助"等表述,从而改变了洗钱罪的内涵和外延。一方面,"明知"表述的去除使得洗钱罪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另一方面,"协助"表述的去除将自洗钱这种新的犯罪类型引入洗钱罪中。在自洗钱罪名认定时,要严格区分自洗钱行为与不需要处罚的事后行为,从而实现在扩大洗钱罪合法适用的同时保持其教义学的自洽性。
关键词:
洗钱罪 间接故意 自洗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改枝
西方发达国家先后通过不同的法律体系与立法程序将洗钱行为确定为国内法上的犯罪,并给予刑事制裁。在此基础上,国际社会打击跨国洗钱活动的国际公约也在频频亮相,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加入,这些签约国纷纷在其国内实体法中将洗钱规定为犯罪,并积极承担了在打击洗钱犯罪方面开展国际合作的义务。我国反洗钱法律法规的体系、内容与国际社会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必须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在反洗钱方面的经验予以完善。
关键词:
洗钱犯罪 反洗钱 法律体系 义务主体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龙训
我国洗钱入罪判决现状可以用"线索报告多,侦察入罪难"来概括,主要原因是金融部门在信息甄别和司法部门在取证、量刑、执法力度和专业性及部门协作等方面存在缺陷。本文针对以上问题,重点剖析当前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洗钱入罪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并据此对改善我国洗钱入罪难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洗钱入罪 国际经验 司法实践 信息甄别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纪建
近年来洗钱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呈现出洗钱规模扩大化、手段多样化、渠道边缘化、犯罪集团化新趋势。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反洗钱立法进程,建立全面的反洗钱法律体系。
关键词:
洗钱 上游犯罪 反洗钱法 法律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东
洗钱犯罪具有诸多上游犯罪,腐败犯罪是其中之一。腐败犯罪,特别是跨国腐败犯罪,日益演化成为跨国洗钱犯罪。犯罪行为人利用国际金融快速便捷的汇兑工具,实施转移腐败赃款的活动。通过跨国洗钱活动,可以使犯罪分子获取大量的现金,并进而从事经营活动,聚敛更多的非法财产,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从而为进一步实施腐败活动提供经济支持。为此,国际社会给予高度重视,在腐败资产追回和预防腐败资产转移目标下,探讨反洗钱国际合作,以及犯罪资产分享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腐败资产追回和预防腐败资产转移探索国际合作途径,提高反腐败国际合作成效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