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4)
2023(9128)
2022(7395)
2021(6597)
2020(5749)
2019(12568)
2018(12484)
2017(24280)
2016(13192)
2015(14630)
2014(14638)
2013(14531)
2012(13073)
2011(11619)
2010(12122)
2009(11999)
2008(12369)
2007(11607)
2006(10455)
2005(9981)
作者
(37050)
(31157)
(30943)
(29442)
(20021)
(14619)
(13896)
(11784)
(11645)
(11318)
(10739)
(10433)
(10352)
(10053)
(9800)
(9278)
(9152)
(9030)
(8869)
(8855)
(7823)
(7681)
(7465)
(7272)
(7047)
(7039)
(6965)
(6768)
(6038)
(6013)
学科
(78907)
(73696)
企业(73696)
管理(64001)
(60305)
经济(60189)
业经(26652)
(26422)
(23177)
方法(23051)
(20224)
财务(20201)
财务管理(20180)
企业财务(19132)
(18745)
农业(17372)
技术(16051)
数学(15000)
数学方法(14903)
(14584)
中国(14304)
(13856)
(13707)
理论(13080)
体制(13006)
(12437)
企业经济(12288)
经营(11631)
技术管理(10698)
(9445)
机构
学院(203095)
大学(197937)
(88388)
经济(86790)
管理(83146)
理学(70310)
理学院(69717)
管理学(69060)
管理学院(68661)
研究(59770)
中国(49659)
(47324)
(40550)
财经(36323)
(33137)
(32661)
科学(31876)
(30560)
(29246)
中心(27042)
经济学(26650)
财经大学(26360)
(25705)
研究所(25346)
业大(25270)
北京(25253)
商学(24811)
商学院(24592)
经济学院(23899)
农业(23569)
基金
项目(120737)
科学(97984)
研究(93952)
基金(89483)
(74678)
国家(73911)
科学基金(66439)
社会(62679)
社会科(59393)
社会科学(59378)
(48103)
基金项目(47092)
教育(42456)
自然(40508)
自然科(39586)
自然科学(39576)
自然科学基金(38974)
(38233)
编号(37781)
资助(35457)
成果(31063)
(31001)
(30433)
(28854)
(27525)
重点(26452)
创新(25972)
国家社会(25927)
课题(25880)
(25496)
期刊
(109972)
经济(109972)
研究(64021)
(43334)
中国(41035)
管理(37796)
(30997)
科学(25107)
学报(23996)
农业(20813)
(20592)
金融(20592)
财经(20279)
大学(20169)
业经(19937)
技术(19457)
学学(19180)
教育(18643)
(17494)
经济研究(15946)
问题(14241)
财会(12820)
(12771)
技术经济(12539)
现代(11360)
世界(10838)
会计(10773)
(10641)
商业(10114)
经济管理(9766)
共检索到317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煦  
动力机制是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因此,深化国营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是转换企业的动力机制. 一、历史的反思——传统体制下国营企业动力机制的扭曲国营企业的生存发展乃至日常的经营活动都是在一定动力推动下实现的.这种动力的形成、作用方式及其运行效果构成企业内在的动力机制.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营企业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国忱   宋亚非  
经济理论界对于国营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相当一部分国营企业亏损的问题众说纷纭,诸多的对策措施如松绑放权、两权分离、放水养鱼、税利分流、政策倾斜等并没从根本上扭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重新理顺我们的思路,根据经济原动力理论,对国营企业动力机制问题进行新的探索. (一) 国营企业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由国家出资兴办和经营的一类经济组织.其经济和法律方面的特殊性表现在:(1)国家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叶振鹏  柯小星  
国营企业作为一级投资主体,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投资权,这是投资体制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确定国营企业的投资权,实际上也就是确定国营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分配权,因而如何合理地界定国营企业投资权限,事关我国资源能否实现优化配置,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能否实现正常运转。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叔莲  
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解决我国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必须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而这有赖于从根本上转换国营企业经营机制,使它们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这一转换目标的实现,要采取分类指导、分批过渡的办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后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众多的国营企业产值增长随着宏观经济的冷热变化,时而迅速上升,时而明显缓慢或下降,但企业的能耗和各项原材料消耗水平却始终呈上升趋势,并且居高不下,企业经济效益连年下降,企业的亏损面呈现不断增大的倾向。目前,我国的国
[期刊] 求索  [作者] 林盼  
既有关于1949—1978年国营企业的研究状况相对薄弱,多数研究也从社会学“单位研究”的视角介入,讨论作为“单位”的国营企业如何在社会管理和物资分配等方面发挥作用。借助企业史研究的视角转换,总结国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作用贡献,了解企业组织的运作过程与方式机制,呈现案例的丰富特征,并将国营企业研究领域与近代企业史发生关联,把握企业管理制度演变历程的整体脉络,呈现前后贯通、内容饱满的国企发展历程,对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理论具有重大意义。政企关系、党政关系、激励机制、国别比较等议题是从企业史角度研究国营企业时值得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档案材料、厂史厂志、口述历史、个人书写以及工业小说等资料在企业史研究中各有其重要价值,构成支撑这一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永豪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国营企业传统的经营机制愈来愈不能适应经济形势。表现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下,许多企业面临亏损甚至无法继续经营下去的境地。而与此相反的是,一些合资企业、私营企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企业的效益很高。相比之下,说明了一个问题,现行的国营企业经营机制存在着弊端,它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急需转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德中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们力图通过两权分离,政企职责分开,使国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但直到现在,企业作为政府机关附属物的地位尚未根本改变。现在人们呼吁减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负担,各级政府也在设法减轻其负担,但只谈减轻负担而不去研究和解决企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卢青   张峻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非常关心我国国营企业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惯例如何接勃的问题。就处理企业的应收帐款坏帐损失问题,许多专家和同行早已提出采用“备抵法”,市财政局在“关于企业财务制度改革意见”一文中也已明确提到:“企业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敏  周燕明  
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日趋减弱,其根本原因既不在于所有制形式,也不在于竞争条件的不平等,而在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本身。在转轨经济条件下,很多国有企业仍存在着对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依赖,应通过企业制度创新和多方面的配套改革来完善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樊纲  
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股份制热”或“股票热”正在兴起,人人都在谈论股份制,各地部在研究股票市场,一些人认为只要实行了股份制,就可以实现对国营企业的改革,解决国营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国有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对国有经济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对于在目前各方面约束条件下股份制在提高国营企业经济效率方面所能起的作用,以及对于我们在推进股份制改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根源  
德棉建厂于1958年,是大跃进的产物。1984年以前,生产和经营一直处于落后局面。自1984年以来,德棉彻底翻了身,成为全国纺织行业的一面旗帜。在当前纺织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1991年德棉经济效益处全国同行业前10名,1992年1—10月又上升到第5名,已上交利税2500万元。从1984年以来,德棉的主要变化有: 一、企业规模急剧扩大。1984年德棉固定资产原值只有2200万元,在没有要国家一分钱投资的情况下,到1992年固定资产达到1.2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盛默  
虽然在理论上,人们认为国营企业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是私营企业所无法发挥的,但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国营企业的营运实绩却不尽如人意。在国有企业私有化浪潮席卷全球之时,人们仍认为终究不可能将全部国营企业都私有化。因此,如何评价与管理国营企业,必然成为政府高层次决策者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据国务院经贸办公室六月底统计,国内1421个国营亏损企业开始扭亏为盈,占全部国营亏损企业的3.7%。目前,国营亏损企业仍有12247个,占国营企业总数的32.5%。中央直属企业扭亏步伐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