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7)
- 2023(9417)
- 2022(7278)
- 2021(6335)
- 2020(5226)
- 2019(11298)
- 2018(11478)
- 2017(21188)
- 2016(11831)
- 2015(13420)
- 2014(14076)
- 2013(13383)
- 2012(12399)
- 2011(11498)
- 2010(11850)
- 2009(11317)
- 2008(11168)
- 2007(10567)
- 2006(9810)
- 2005(9181)
- 学科
- 济(69945)
- 经济(69881)
- 管理(33369)
- 业(28186)
- 企(21684)
- 企业(21684)
- 地方(19223)
- 中国(19166)
- 方法(17632)
- 农(16010)
- 学(15479)
- 业经(15253)
- 数学(14292)
- 数学方法(14173)
- 地方经济(12701)
- 制(12462)
- 财(12250)
- 农业(11151)
- 体(11110)
- 理论(10515)
- 融(10021)
- 金融(10013)
- 发(9969)
- 银(9760)
- 银行(9736)
- 行(9340)
- 环境(8752)
- 和(8606)
- 产业(8528)
- 经济学(7912)
- 机构
- 大学(181705)
- 学院(181639)
- 济(80805)
- 经济(79054)
- 研究(69169)
- 管理(59907)
- 中国(51643)
- 理学(49317)
- 理学院(48705)
- 管理学(47791)
- 管理学院(47461)
- 科学(40570)
- 京(39159)
- 财(38529)
- 所(36170)
- 研究所(32331)
- 江(30472)
- 农(29926)
- 中心(29821)
- 财经(29361)
- 范(26673)
- 经济学(26420)
- 师范(26411)
- 经(26264)
- 北京(25150)
- 院(24525)
- 州(24023)
- 业大(23981)
- 经济学院(23253)
- 农业(23035)
- 基金
- 项目(108568)
- 科学(84260)
- 研究(82435)
- 基金(76044)
- 家(66410)
- 国家(65823)
- 科学基金(54718)
- 社会(53131)
- 社会科(50167)
- 社会科学(50152)
- 省(43287)
- 基金项目(38571)
- 教育(37547)
- 划(35713)
- 编号(33494)
- 自然(31533)
- 自然科(30733)
- 自然科学(30720)
- 资助(30535)
- 自然科学基金(30144)
- 成果(29442)
- 发(25569)
- 课题(25325)
- 重点(25199)
- 部(23207)
- 国家社会(22533)
- 创(21260)
- 性(21246)
- 发展(21169)
- 展(20847)
共检索到300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日初,马崇明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健全与否对现代化标准研究紧密相关。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受时间矢量的影响和制约,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提供的统计数据并非能够适应于所有的综合评价,因而现代化标准随着社会进程演化,其评判具体标准也应有所修正,即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指标与标准应与时俱进,因为从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情况观察,中国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的内容及逻辑模式,尚难以准确、科学地描述与刻画动态演进现代化的全部内容与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崇明
现代化标准是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十分重要而无法回避的课题,现代化标准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机制发生了重大转变。然而,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能准确地反映国民财富增长情况、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社会福利的改善情况,更不能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失以及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等无形资产的真实状况,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方法论体系受到了挑战。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正在步入新的产业革命的新周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亟须构建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反映经济与财富增长的真实内在动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瑜
国务院国民经济核算标准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几次修改,于1988年4月发布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修订稿)(以下简称新体系)。本文准备在新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发展和继续完善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 一、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总体要求 (一)应该从“资料型”向“分析型”发展 所谓“资料型”核算体系。是指该体系只提供各方面所需的基本调查资料,但不对这些资料再作进一步的处理,资料的分析计算工作留给使用资料的部门和单位去做。“分析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詹云乔
由国家统计局岳巍等部分核算专家集体编写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1年3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既是新体系研究论证和试点实践的总结,又是新体系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论述;无论作为专业知识的培训教材,还是作为广泛宣传新体系基本知识的学习材料,都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而且是实用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启贵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朱启贵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涵义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面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它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菊生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方法论郑菊生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特有的基本方法是平衡方法和平衡模式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方法和模式取决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性质、功能和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反映国内(民)生产总值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等来龙去脉的国民经济会计。它提供用于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瑜
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李宝瑜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下简称核算体系)包含着五大核算子系统。目前,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际工作部门中,对五大核算各自内容与范围的看法不尽一致。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编写组编写出版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下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卫民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在经济研究的领域中正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注意。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首先是经济理论与经济统计相结合的产物,正确地理解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对于核算体系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缅昆
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也需要以一定的方法论为指导。以不同的方法论建立起来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其功能及科学性不尽相同。而一种科学的,能够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核算体系,其方法论基础应该是系统方法论。系统方法论的科学性就在于,它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强调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层次性以及相互联系性。它抛弃了把研究对象进行简单分解,然后再机械相加,以部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泽军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我国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健康发展需要有科学的完整的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来保证。一般来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下简称核算体系)构成了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效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宏观决策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云
将环境核算纳入国民经济运行轨道势在必行。这是一个新课题。本文作者以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现状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出发,阐明了环境核算应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出了将环境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前提(建立健全环境核算体系)及设想的基本框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姚众志 马岚 高锁兰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中国即将全面实施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仅相对于过去实行的MPS体系是一场革命,而且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上也作出了重大发展。采用全面生产核算理论是这场变革的基石。本文集中论述了这一理论变革的内容及其理论和现实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指出,采用全面生产核算,不仅是我国生产理论的变革与发展,而且它将带来收入分配核算、消费与投资核算等的巨大变革,从而对我国收入分配、消费与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分析和理论研究以及整个经济学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国 刘美娟
时代呼唤以人民为中心、强国富民、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为导向的人本主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时代人本主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充分借鉴MPS核算体系的合理之处,综合考虑个人家庭与国家利益,统筹兼顾短期和长期利益,充分认识到财富的不可加总性和非独立性,强调社会产品和劳务的供求平衡度、进出口平衡度、国家财政以及企业和家庭的收支平衡度,强调教育、研究与开发在新时代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可考虑设置国强指数、社会生产力、物质幸福指数、精神幸福指数四大账户。这要求中国新时代的国民经济核算需要更加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奇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就是要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原理和剩余价值理论,坚持区分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界限,正确反映经济的循环和周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