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1)
- 2023(5665)
- 2022(4082)
- 2021(3709)
- 2020(3062)
- 2019(6802)
- 2018(6996)
- 2017(13098)
- 2016(7574)
- 2015(8753)
- 2014(8950)
- 2013(8609)
- 2012(7383)
- 2011(6566)
- 2010(6852)
- 2009(6692)
- 2008(7295)
- 2007(7104)
- 2006(6647)
- 2005(6487)
- 学科
- 管理(33690)
- 济(30997)
- 经济(30964)
- 业(28556)
- 企(28213)
- 企业(28213)
- 财(12218)
- 业经(11982)
- 中国(10435)
- 制(9593)
- 方法(9247)
- 务(9189)
- 财务(9156)
- 财务管理(9136)
- 企业财务(8733)
- 农(8365)
- 银(7354)
- 银行(7349)
- 理论(7251)
- 行(6795)
- 策(6601)
- 体(6533)
- 学(6315)
- 数学(6180)
- 数学方法(6130)
- 划(5762)
- 企业经济(5729)
- 农业(5637)
- 融(5510)
- 金融(5509)
- 机构
- 大学(111403)
- 学院(110212)
- 管理(42866)
- 济(42380)
- 经济(41243)
- 研究(34926)
- 理学(33480)
- 理学院(33096)
- 管理学(32640)
- 管理学院(32388)
- 中国(31033)
- 财(25481)
- 京(24756)
- 科学(20236)
- 江(19790)
- 财经(18443)
- 所(17978)
- 中心(16471)
- 经(16456)
- 州(16145)
- 北京(15920)
- 研究所(15665)
- 范(15554)
- 师范(15437)
- 农(14924)
- 财经大学(13411)
- 业大(12917)
- 省(12865)
- 经济学(12699)
- 师范大学(12164)
- 基金
- 项目(60234)
- 科学(47115)
- 研究(47067)
- 基金(42551)
- 家(36135)
- 国家(35760)
- 科学基金(30847)
- 社会(29504)
- 社会科(27866)
- 社会科学(27854)
- 省(23403)
- 基金项目(21767)
- 教育(21751)
- 编号(20000)
- 划(19413)
- 自然(18413)
- 成果(17991)
- 自然科(17908)
- 自然科学(17906)
- 自然科学基金(17608)
- 资助(16803)
- 课题(14278)
- 重点(13648)
- 部(12995)
- 性(12567)
- 发(12565)
- 项目编号(12523)
- 国家社会(12139)
- 创(11889)
- 年(11664)
共检索到190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佟常潮
经济关系的人格化和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或者说人们是一定经济关系和物质利益的承担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之一。产权关系是经济关系的基础,因此国有资产的管理也要实现人格化,否则其保值、增殖难以实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烽
我认为股份制可以解决政府和企业的关系问题。过去政企分不开,市长当厂长,厂长当市长,实行股份制以后,政府的职能就只能是培育市场。现在国内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后都要求上市,股票一上市就立即被炒得很高,已与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关系不大了。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股份制企业很多,但真正能上市交易的股份制企业数量很少。这就提示我们要认真研究企业内部股份制的实现形式。现在一些企业实行内部股份制,使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冬林 金成晓
按照现代产权经济学的观点,产权清晰是指产权的边界必须是界定清楚的,必须有具体的人格化代表和产权运动的承担者,这样的产权才可以成为可交易的产权,才能实现其资源配置的功能。产权界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行为主体财产权利的界定;另一方面是行为主体财产责任的界定,二者缺一不可。那么,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是不是界定清晰了呢?从法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孙继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戴道传
一、国有资产责任化管理的必要性所谓国有资产的责任化管理,是指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国家经济机构,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按有关规定都有明确的职责,明确的权力和明确的利益,如因失职而影响生产和任务的完成,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就要相应地承担经济责任,并和物质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体现赏罚分明。对国有资产实行责任化管理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整个国民经济存在着严密的分工和复杂的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炳延 凌娜
人格化管理通过科学地将心理学和管理学相结合 ,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壮大 ,引进人格化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
人格化管理 自我管理 现代化管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家义
一、国有资产及其管理的含义现实生活中,对于什么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的具体构成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例如有的认为国有资产就是全民所有制财产或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财产,有的认为国有资产就是国有企业拥有和使用的财产,有的认为国有资产就是公有制财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龚伟华
“经济人”假定 ,作为西方经济学的最基本假定 ,自斯密提出以来 ,学术界对此褒贬不一 ,其分歧焦点在于“经济人”是否有其存在的现实依据。事实上 ,“经济人”假定本质上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家的化身。“经济人”的本性无非是资本本性的外在表现。这正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之为人的社会性的高度抽象。而且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资本外延的扩大 ,“经济人”假定的内含和外延随之变化 ,具有发展的不平衡性。
关键词:
资本的人格化 经济人假定 态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蒋一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建立公有制的新的实现形式,改革的关键是重新确定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企业可能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一般管理者,通过税收实现再分配;另一方面是所有者,享有支配权和占有利润。前一种身份是对各种企业都一样的,后一种身份则只是对国有企业所特有的。调整这种关系正是改革的难点之所在。在这方面能不能有所突破,能不能取得成功,关系到整个改革的成败。对此,我们曾经提出过国有资产价值化管理的设想,本文再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苏东荣 黄琦
我国的国有资产的管理存在着资产配置结构不合理、资产管理软化、资产损失浪费严重、运营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为此,实现国有资产的规范化管理十分必要,近期则应围绕组建机构、优化结构、完善大中型企业承包,搞活国营小型企业,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等项工作进行。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沙振江
面对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给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带来的挑战 ,本文提出人格化信息服务的观点 ,阐述了其内涵 ,论述了开展人格化信息服务的途径。
关键词:
图书馆 人格化 信息服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松森
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的目标,是在一定时期内,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和国有资产经营单位管理经营国有资产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期望值。确定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的目标,对于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的目标,应当按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肖坦
贯彻和实行"非人格化"管理,"公事归公事,交情归交情"地去处理日常工作事务,不是不要感情,不是不用感情,而恰恰相反,要真正实行"非人格化"管理,正需要人性化,需要人情味,需要非人格化的管理文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海涛 张晖明
对自然资源实施资产化管理是顺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必然趋势。本文在综合介绍近年来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资产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实施中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完善资产化管理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自然资源分类研究和对其公共物品属性的分析,提出应当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产权安排方式和资产化程度管理,建立起资产化管理的体系框架,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性资产管理模式。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资源性国有资产 资产化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