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7)
- 2023(7338)
- 2022(6226)
- 2021(5870)
- 2020(4990)
- 2019(11498)
- 2018(11660)
- 2017(22552)
- 2016(12462)
- 2015(13604)
- 2014(13583)
- 2013(13173)
- 2012(12098)
- 2011(10802)
- 2010(11339)
- 2009(11151)
- 2008(11843)
- 2007(10721)
- 2006(9832)
- 2005(9446)
- 学科
- 管理(50139)
- 济(48382)
- 经济(48280)
- 业(46495)
- 企(45612)
- 企业(45612)
- 财(25430)
- 方法(20062)
- 制(19988)
- 务(18323)
- 财务(18299)
- 财务管理(18265)
- 企业财务(17661)
- 数学(16658)
- 数学方法(16516)
- 体(14608)
- 业经(13573)
- 体制(12998)
- 中国(12016)
- 银(10816)
- 银行(10811)
- 融(10271)
- 金融(10268)
- 行(10124)
- 农(10028)
- 理论(8938)
- 税(8306)
- 划(8042)
- 学(7924)
- 税收(7707)
- 机构
- 大学(181202)
- 学院(177537)
- 济(75897)
- 经济(74378)
- 管理(68543)
- 理学(57311)
- 理学院(56776)
- 研究(56261)
- 管理学(56114)
- 管理学院(55742)
- 中国(47251)
- 财(46850)
- 京(37476)
- 财经(34973)
- 经(31563)
- 科学(28640)
- 江(28407)
- 所(27635)
- 财经大学(26044)
- 中心(25311)
- 北京(24243)
- 经济学(24034)
- 研究所(23569)
- 范(22223)
- 州(22092)
- 师范(22066)
- 经济学院(21394)
- 商学(20539)
- 商学院(20371)
- 农(20258)
- 基金
- 项目(102496)
- 科学(82725)
- 研究(79419)
- 基金(76978)
- 家(64649)
- 国家(64072)
- 科学基金(56778)
- 社会(52906)
- 社会科(50255)
- 社会科学(50244)
- 基金项目(39683)
- 教育(38042)
- 省(37711)
- 自然(34732)
- 自然科(33882)
- 自然科学(33875)
- 自然科学基金(33358)
- 划(31919)
- 资助(31675)
- 编号(31614)
- 成果(28803)
- 制(26638)
- 部(24797)
- 重点(22975)
- 性(22732)
- 教育部(22614)
- 课题(22291)
- 国家社会(22182)
- 人文(21725)
- 创(21412)
共检索到291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冯海沧
论国有股权的集中、分散与制衡——如何避免公司制改革成为国有资产的陷阱□冯海沧传统的国有企业改造为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成本和收益起着比较关键的作用,政府显然认为这一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熠 邵桂荣
农业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好坏对当前中国农业一系列战略性发展任务的成败都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中国转型经济特征的公司股权结构对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具有凝滞性特征的国有股权所占比重较大,与此紧密联系的政府行政干预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策略等因素,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产生显著影响,而这种影响具有两面性。本研究探讨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比重、股权制衡与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互影响机理,对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改革方案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供可资参考的国有股减持方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海洋 曹少鹏 秦颖超
从公司治理层面完善国有控股企业的股权制衡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往学者仅仅研究了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很少研究两者关系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机理。因此,引入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这一概念,研究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在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股权制衡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在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两者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石泉
国有股权分散论──三谈国有产权结构李石泉TheTheoryofDecentralizingStateShare──RediscvssionontheStructvreofStateProperty¥(LiShiquan)Therearemanyre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昉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潜在增长率自然下降,实际增长速度也开始降低,许多国家因而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但是,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并不必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必须能够正确认识发展阶段,靠挖掘改革红利提供生产率而不是依赖拉动需求的方法来刺激经济。要提供全要素生产率就要鼓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欢迎
在国有大型企业的存在与股份制作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前提下,本文强调了大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国有股权的控股地位,并认为股权结构具有状态依存性,即它与一国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股权结构是不同的;而国有股权的控股地位对于股权制衡并不必然产生排他性,即提出了有限股权制衡的概念,也就是说除了第一大股东之外的大股东的数量应在2~3个范围内,其意在交易成本与代理成本的降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芬
股权制衡既能够解决由于效用函数不一致造成的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还可以缓解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矛盾,那么国有公司的股权对成本结构会产生影响吗?文章通过基础理论构建和数理分析,深入探讨和研究国有公司股权制衡情况对其成本结构的影响机理,从而揭示股权制衡和材料成本占比之间的关系,为国有公司成本管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国有公司 股权制衡 成本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兆斌
上市公司以“一股独大”、“股权分置”、“同股不同权”等为特征的股权结构向来被认为是造成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以及证券市场众多弊疾的根本原因,并成为目前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依据。但我们认为,在股权结构选择的问题上,应该以股权结构能否促进上市公司效率水平的提高为标准,毕竟作为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上市公司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效率的高低。本文从股权集中和股权制衡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以及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以及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而与技术效率水平提高的相关性却并不显著。这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皮埃尔·理查德·阿格诺尔 奥塔维亚诺·卡努托 迈克尔·叶勒尼克 李想
许多国家在战后很快迈进了中等收入的大门,但很少能够继续发展成高收入经济体。大部分国家在一开始的高速攀升之后,就经历了增长率和生产率的迅速下滑,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据世界银行估计,1960年的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13个在2008年进入了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它们包括赤道几内亚、希腊、中国香港、爱尔兰、以色列、日本、毛里求斯、葡萄牙、波多黎各、韩国、新加坡、西班牙和中国台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飞 全毅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阶段,如果不及时转型,继续延用过去的经济发展战略,容易积累矛盾,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拉美一些国家在长达30年里没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也在于此。当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正处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通过国际比较,探索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规律,有助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公平与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国际经验 中国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曙光 冯璐 徐余江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是形成多元均衡的公司治理、提升国有企业决策效率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机制。以2013年以来国有股权变动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将国有股权与党组织治理同时纳入公司治理框架下进行探讨,得到如下结论:国有股权占比与公司治理指数呈U型关系,私营化或国有化程度较深的企业均可达到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党组织治理与国有股权改革存在交互效应,党委会的制度安排可影响国有股变动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效果;党组织治理并不会因国有股权的增减持而被同等幅度地增强或削弱,可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灵活权变来提升国有股变动对公司治理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党组织治理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熊风华 黄俊
本文利用我国2007—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以单一大股东控制公司与多个大股东控制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股权集中度与大股东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左低右高的U型关系,单一大股东控制公司中隧道效应与利益趋同效应同时存在,但利益趋同效应占主导;(2)大股东存在对实际控制人有制衡作用,但制衡效果与实际控制人性质相关;(3)随着大股东之间持股差距的缩小,公司绩效会变差,大股东之间的分歧效应占主导。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逸萍
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公司制改组。但是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到底是谁?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的具体途径是什么?我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是: (一)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的具体途径: 1、通过资产股份化中实行公司制 具体地讲,可以有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全部存量资产改组成股份制。不管是经营性资产还是非经营性资产,统统捆在一起,改组成股份制。 第二种形式:将存量资产切割成几个新的实体,原来的企业法人即行消失。 第三种形式:从存量资产中划出一部份改组成股份制,其余存量资产仍维持原有格局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涛
本文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建立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基础 :国有股权在混合所有制公司中的作用是什么 ,以及国有股权比重应该如何调整。以截止 1 998年底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 ,我们首次考虑了股权结构内生性可能 ,以及公司上市时 ,政府在决定国有股权比重过程中面临的逆向选择问题 ,即在上市前业绩较差的公司 ,由于其较差的初始业绩导致较低的可流通股发行额度 ,政府不得不保留更多的国有股 ,从而表现为上市前业绩越差 ,上市时国有股权比重越高的反向关系。给定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的独特制度环境 ,我们有以下发现 :( 1 )公司上市后 ,国有股股东有助于改善公司业绩 ;( 2 )公司上市时 ,政府在决定国有股权比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