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1)
- 2023(6480)
- 2022(5390)
- 2021(4729)
- 2020(3995)
- 2019(8912)
- 2018(8697)
- 2017(16718)
- 2016(8990)
- 2015(10205)
- 2014(10325)
- 2013(10558)
- 2012(10524)
- 2011(9983)
- 2010(10531)
- 2009(9971)
- 2008(9908)
- 2007(9265)
- 2006(8758)
- 2005(8081)
- 学科
- 济(72630)
- 经济(72583)
- 管理(24246)
- 业(22298)
- 方法(20168)
- 企(20030)
- 企业(20030)
- 地方(19334)
- 数学(16944)
- 数学方法(16806)
- 业经(16157)
- 地方经济(14325)
- 学(13868)
- 中国(13501)
- 农(11653)
- 产业(11331)
- 制(9563)
- 环境(8344)
- 体(8264)
- 财(8255)
- 融(8196)
- 金融(8195)
- 农业(8095)
- 经济学(8048)
- 和(7938)
- 理论(7841)
- 发(7602)
- 银(7201)
- 银行(7187)
- 行(7004)
- 机构
- 大学(157595)
- 学院(155907)
- 济(78234)
- 经济(76970)
- 研究(61125)
- 管理(53852)
- 理学(45285)
- 理学院(44661)
- 中国(44575)
- 管理学(43872)
- 管理学院(43560)
- 科学(35571)
- 京(33557)
- 财(33271)
- 所(32062)
- 研究所(29017)
- 财经(26479)
- 经济学(26243)
- 中心(25224)
- 江(24899)
- 经(23700)
- 经济学院(23245)
- 农(23124)
- 范(22299)
- 师范(22148)
- 北京(21671)
- 院(20937)
- 州(19493)
- 业大(19481)
- 财经大学(19275)
- 基金
- 项目(93468)
- 科学(74220)
- 基金(68442)
- 研究(68325)
- 家(59539)
- 国家(59100)
- 科学基金(49681)
- 社会(46743)
- 社会科(44524)
- 社会科学(44511)
- 省(35948)
- 基金项目(35317)
- 划(30017)
- 教育(29595)
- 自然(29324)
- 自然科(28565)
- 自然科学(28556)
- 自然科学基金(28071)
- 资助(28013)
- 编号(25197)
- 发(23165)
- 重点(21922)
- 成果(21706)
- 部(20793)
- 国家社会(20197)
- 发展(19469)
- 展(19190)
- 课题(18902)
- 创(18832)
- 教育部(17855)
共检索到250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席春迎
论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及其变动轨迹席春迎由于生产、技术特点的差异,不同的制度安排对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国有经济作为一种特有的资源配置方式,其产业分布及其变动不是随机的,而是有其特定的规律。考察这些规律对于我国产业的产权制度设计尤其是国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席春迎
国有经济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之一.其规模的大小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而是依存于一定的经济因素.即取决于市场发育程度、资本状况、企业家资源状况、以及市场规模与竞争状况等因素。因此,一国国有经济的规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总体上看.国有经济规模的演变轨迹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企业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 陈小洪 李兆熙 陈小洪
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变化和特点。影响国有经济布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体制改革、准入政策、技术经济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国有资本将在一些重要行业和领域或企业中发挥重要的控制和支持作用。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与推进新型公有制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相结合,同时需要明确国家所有权政策。
关键词:
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改革 布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为 胡啸兵 李育林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文章借鉴并运用经济重心研究方法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国民经济整体空间分布格局演化做了系统研究,通过刻画和比较分析我国1995—2009年高技术产业重心和经济重心变动轨迹,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空间分布不平衡,特别是东西横向不均衡程度加剧,高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影响有限,提出有必要加大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调整力度,实现高技术产业带动下的我国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重心 经济重心 变动轨迹 比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郝书辰
影响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状况的经济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国有经济本身的性质特点与制度优势;二是社会经济各部门的产业性质和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国有经济本身的性质特点、比较优势,结合对社会经济各部门的产业性质及其对产权制度安排的要求的研究,论证了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的基本模式,并通过实证分析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国有经济 产业性质 产业分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传谌 王勇
我国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是否提高了相关产业的绩效?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利用中国制造业29个产业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门限模型,研究上述问题。研究发现国有经济产业分布比例的增加对产业技术效率会由正向影响变成反向影响。同时产业规模对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会由于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状况的不同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
关键词:
国有经济 产业分布 产业绩效 门限面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成虎 胡啸兵 王铁山
经济重心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借鉴物理学重心分析方法,重点研究经济与金融增长动力空间分布格局动态演化。通过刻画和比较分析2004~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重心和金融增长重心空间变动轨迹发现,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增长动力空间分布不平衡,且我国经济、金融总体空间分布的不平衡状况仍在加剧恶化,因此,有必要加大区域经济政策调整力度,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与金融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重心 金融增长重心 变动轨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宗宪 黄建山
文章首先阐述重心问题及分析方法,然后,分别从移动方向、距离、速度、原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经济重心、产业重心的动态变化特点,最后从整体上对比研究了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产业重心 动态变化 区域差距 对比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传谌 王勇
理论分析认为影响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状况的经济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国有经济本身的性质特点与制度优势;二是社会经济各部门的产业性质和特点。但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国有经济产业分布问题涉及到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在内的多种复杂因素,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非线性及非理性特征。利用1999~2010年制造业中20个产业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协整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然垄断性、行业外部性、主导性产业、产业溢出效应对中国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
国有经济 产业分布 面板协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芳 于江波
该文使用重力模型和平均结构变动度测量法,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对中国1978-2012年产业结构变动的轨迹进行甄别,并从新古典经济学要素流动的视角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动态轨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空间维度中,第一产业产值重心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呈无规律的转移迹象;第二产业产值重心尽管出现回流现象,但总体向西部移动;第三产业产值重心总体上呈现"Z"形动态转移轨迹。引起产业产值动态转移的是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的结果。在时间维度中,经济总量比重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劳动力要素由第一产业大量流向第三产业,资本要素分别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并且资本要素流向第三产业的速度快于流向第二产业的速度...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动 要素流动 空间和时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仲礼 潘君祥
上海是一个在近代勃兴起来的对我国经济有着巨大影响的工商城市,也是一个与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经济联系的著名海港城市。在隆重纪念上海建城700周年之际,回顾近代上海经济的发展轨迹,分析上海经济近代化的内部动因,对上海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三忙 李善同
本文借助重心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变动方向来看,198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南下东进"特点,但是,2003年后,我国部分制造业呈现"北上西进"特征;(2)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区域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主要集聚在东南沿海地区;(3)从区域分布的制造业属性来看,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更为明显,而资源依赖型制造业更多分布在北部和中西部地区。本文也对我国制造业上述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做出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重心 空间分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明辉,陈晚清
建国50多年来我国经济地带有5次明显变化,可划分三个时期:1949—1972年,国家的发展重点在内地和三线地区,称为“平衡”增长区域战略;1973—1992年,将全国划分为“沿海”与“内地”、“边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1993年以来实行了大规模开发长江沿岸地带构成“T”字型的宏观布局战略、划分“七大经济地区”等。最后,文章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对西部地区在新的世纪里实施大开发战略作了探讨。
关键词:
经济地带 演变轨迹 评价 沿海 内地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久文 李恒森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明显:多支点的空间骨架逐渐形成,产业转移成为区域空间变化的主导力量,宏观经济因素对空间均衡的影响逐步加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存问题有:区域间绝对差距扩大,地区发展机会不均等。为此,应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强化区域间经济合作,打造新的增长极;促进区域发展精准化,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未来,我国将逐步建立开放型区域经济新体制,应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 区域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久文 李恒森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明显:多支点的空间骨架逐渐形成,产业转移成为区域空间变化的主导力量,宏观经济因素对空间均衡的影响逐步加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存问题有:区域间绝对差距扩大,地区发展机会不均等。为此,应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强化区域间经济合作,打造新的增长极;促进区域发展精准化,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未来,我国将逐步建立开放型区域经济新体制,应充分利用区域分化格局推动政策创新,加快绿色化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 区域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