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9)
- 2023(9202)
- 2022(7868)
- 2021(7382)
- 2020(6357)
- 2019(14763)
- 2018(14863)
- 2017(27916)
- 2016(15604)
- 2015(17242)
- 2014(17136)
- 2013(16443)
- 2012(15464)
- 2011(13924)
- 2010(14058)
- 2009(13447)
- 2008(13414)
- 2007(11967)
- 2006(10939)
- 2005(9998)
- 学科
- 济(58082)
- 经济(57938)
- 管理(48337)
- 业(40999)
- 企(35768)
- 企业(35768)
- 财(20763)
- 制(19496)
- 方法(18270)
- 农(18050)
- 地方(17074)
- 业经(15902)
- 中国(15835)
- 数学(15066)
- 数学方法(14852)
- 体(13992)
- 学(13320)
- 体制(11710)
- 农业(11658)
- 务(10615)
- 财务(10560)
- 财务管理(10522)
- 融(10193)
- 银(10192)
- 金融(10188)
- 银行(10183)
- 企业财务(9977)
- 环境(9872)
- 理论(9742)
- 行(9719)
- 机构
- 大学(213201)
- 学院(211380)
- 济(83518)
- 经济(81515)
- 管理(77741)
- 研究(74501)
- 理学(65052)
- 理学院(64188)
- 管理学(63218)
- 管理学院(62773)
- 中国(57315)
- 财(46948)
- 京(46321)
- 科学(44648)
- 江(39114)
- 所(37612)
- 财经(34350)
- 中心(34091)
- 农(33409)
- 研究所(33370)
- 范(31507)
- 师范(31264)
- 经(30764)
- 业大(29847)
- 北京(28867)
- 州(28038)
- 院(27820)
- 省(27741)
- 师范大学(25406)
- 经济学(25196)
- 基金
- 项目(136087)
- 科学(106943)
- 研究(104130)
- 基金(96773)
- 家(83547)
- 国家(82797)
- 科学基金(70580)
- 社会(65894)
- 社会科(62106)
- 社会科学(62088)
- 省(56021)
- 基金项目(51692)
- 教育(47644)
- 划(45064)
- 自然(43647)
- 编号(42600)
- 自然科(42442)
- 自然科学(42430)
- 自然科学基金(41663)
- 资助(37950)
- 成果(36909)
- 重点(31258)
- 课题(31190)
- 制(31006)
- 部(30191)
- 发(29489)
- 创(27746)
- 性(27273)
- 国家社会(26654)
- 创新(26122)
共检索到343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兆君
林权制度的改革,既是对产权的分离,也是对政府工作职能的调整。改革后,政府逐渐退出市场,以制定规则来规范市场、协调经济关系,将主要精力放在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减少行政成本与企业投资成本。
关键词:
林权制度 政府职能定位 公共产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尔彬 柏晓东 徐凤菊
论述了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即实现了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造林质量明显提高、森林面积和蓄积不断增加;承包职工经济收入逐步提高,社会效益非常显著。提出目前林权制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即以市场化为中心,推进配套体系建设;维护公平、公正的林改原则,扩大试点面积;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进战略投资者;因地制宜,探索林地承包经营的多种模式;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健全林权流转制度。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林权 改革 难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许兆君 柏晓东 李道刚 张晓梅
本文提出政府应建立和巩固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为国有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整体社会环境和制度安排。
关键词: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 成本 效益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从维持市场秩序、提高经济效率、发展基础事业3方面分析在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调整与定位。同时,提出并论证了林权制度改革中政府应该及时调整国有林地经营方式、林木限额采伐、林区管理模式、林地承包经营权、市场运作方式、森林保险机制等几个方面的林业政策,进而构建了清晰的、排他的和可交易的林业产权,促进国有林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国有林权 制度改革 政府职能调整 政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井月 朱洪革
运用随机分析方法测算了伊春林管局16个森工企业从2005年到2007年的技术效率值,结果表明:在林改之前的2005年,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值低于非试点森工企业,2006年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之后,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在2007年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值已超过非试点森工企业。采用DID模型对影响森工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对森工企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的结论是:仅就企业效率而言,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世佳 华景伟
通过调查,分析了伊春林区的资源性、结构性、体制性和社会性矛盾,认为改革已初见成效,迎来了"人喜、林兴、企业活"的发展态势。通过改革开辟了一条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之路。改革启示:敢于突破禁区,解决改革发展"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寻求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力的统一。
关键词:
伊春 成效 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显义
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作为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块试验田,通过一年的实践,全局第一批试点的15659.5hm~2林地成功流转了13436.6hm~2,占区划面积的85.8%,参与承包的职工为974户,改革的综合效益已经初步显现。鉴于林业改革的复杂性,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把握关键环节。要强化组织领导、规范运作程序、坚持生态优先、保障参与主体权益、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强化监督工作,保证改革积极稳妥向前推进。
关键词:
乌马河林业局 改革 综合效益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蕾 戴广翠 陈学群
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的职工家庭以承包有林地为主,用于发展用材林,但缺乏以短养长的办法,而且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急需资金扶持和采伐指标。改革实施以来,职工对现有各项政策基本满意,最为关注的问题依然是林权凭证的发放和资金短缺。为彻底解决国有林区面临的问题,建议尽快出台自主经营、森林采伐和林地经营方式等方面的相关配套政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柏晓东 张晓梅
对国内外产权形式与特点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及现实意义。在对伊春市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实践进行全程剖析、总结改革经验的前提下,提出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应坚持稳定、确保森林不逆转、改革收益资金不流失、公开公平公正、有序配套推进5项原则;妥善处理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等4种关系;最终提出改革的总体框架——远封近分、三林流转、发展民有林。
关键词:
国有林区 产权制度改革 原则 模式框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晓梅 柏晓东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其结果是改革后林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有大幅度提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国有林权制度的操作对策,包括政策标准、方法、基础性制度、政府在改革中的地位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兆君 柏晓东 张晓梅
随着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森工企业将面临重大的人员调整。解决由此而产生的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安置和价值再造问题,是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以国有林区改革试点——伊春市为切入点,根据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提出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索方案。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林权制度改革 社会保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国宏 聂小荣 谢冬明
新世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全国森林旅游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旅游取得了不少成绩,获得了一定的效益。本研究以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最早试点省份之一——江西省为例,以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从经济、资源、生态、社会和政治五个方面定量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森林旅游发展的效益。在此基础上,结合江西省具体案例,总结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森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资源开发不当、投入资金不足、环保意识薄弱和专业人才缺乏。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森林旅游 效益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江西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淑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许凡娟,里玉文,施梅,曹继晨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日趋突出。黑龙江省实施医疗保险的各个地区,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的探索,以使医疗保险工作日趋完善。 一、提高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认识 我们要加强对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提高人们的认识。明确建立个人的风险约束机制,增强个人的自我保险意识,体现个人自我积累保障。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加上单位为个人提供的资金,不仅能应付疾病的风险,而且对社会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这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发动工作,普及医疗保险知识,增强人们参加医疗保险改革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关大为 刘杨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解决了国有林责权利不清的问题,缓解了林业企业部分历史欠账,激发了林业职工投资造林的积极性,拓宽了林业职工的致富渠道,给林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可喜变化。但目前银行贷款门槛过高、林地产权无法流转、金融服务供给不足、森林保险存在困难等问题仍旧制约着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建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担保机制建设,彻底化解银行企业债权债务负担。
关键词: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 问题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