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78)
2023(6317)
2022(5420)
2021(4902)
2020(4203)
2019(9543)
2018(9428)
2017(18171)
2016(10078)
2015(11399)
2014(11399)
2013(11187)
2012(10309)
2011(9549)
2010(9702)
2009(9551)
2008(9685)
2007(8863)
2006(7979)
2005(7437)
作者
(29747)
(25286)
(25107)
(23729)
(15907)
(11899)
(11207)
(9593)
(9508)
(9041)
(8700)
(8305)
(8277)
(8257)
(8050)
(7578)
(7324)
(7249)
(7194)
(7097)
(6514)
(6167)
(6099)
(5818)
(5698)
(5698)
(5628)
(5424)
(4989)
(4893)
学科
(45033)
经济(44954)
管理(38621)
(34732)
(32204)
企业(32204)
方法(18301)
数学(15246)
数学方法(15090)
(14779)
(14409)
业经(12843)
中国(11017)
(10596)
(10225)
(9094)
(8845)
财务(8819)
财务管理(8799)
体制(8721)
企业财务(8407)
(8060)
银行(8043)
(7666)
(7597)
金融(7594)
理论(7487)
(7264)
(7225)
贸易(7221)
机构
大学(157695)
学院(154595)
(66381)
经济(65057)
管理(58739)
研究(51946)
理学(50023)
理学院(49429)
管理学(48682)
管理学院(48380)
中国(40216)
(35382)
(32892)
科学(29662)
财经(27144)
(26306)
(24483)
(24436)
研究所(23334)
(23053)
中心(22639)
经济学(21096)
业大(20908)
北京(20721)
(20142)
财经大学(20073)
师范(19987)
(18940)
经济学院(18734)
(18447)
基金
项目(97302)
科学(77883)
基金(72708)
研究(71824)
(63093)
国家(62563)
科学基金(53901)
社会(48319)
社会科(45823)
社会科学(45812)
基金项目(37817)
(36599)
自然(33577)
教育(33445)
自然科(32812)
自然科学(32805)
自然科学基金(32284)
(31049)
资助(29408)
编号(27677)
(24143)
成果(23971)
(22746)
重点(22121)
国家社会(20549)
(20302)
教育部(20063)
课题(19894)
(19849)
人文(19369)
期刊
(78230)
经济(78230)
研究(50465)
中国(32698)
(30124)
管理(24274)
学报(24178)
科学(22754)
(21145)
大学(19177)
学学(18080)
教育(16541)
财经(15735)
(15107)
金融(15107)
(13573)
农业(13549)
技术(12899)
业经(11791)
经济研究(11786)
问题(10658)
(8381)
技术经济(7937)
(7830)
世界(7268)
现代(7255)
理论(7228)
(7134)
国际(6811)
改革(6661)
共检索到241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永清  万志芳  
从营林与采运生产间的客观联系以及提高新的制度安排的运行效率出发,研究提出国有林区新的营林与采运生产间关系的形成动机和实质体现的是市场机制的结果。主要包括体现专业化分工的市场联系,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一体化联系,以及营林与采运生产间的松散联合。新的关系制度的形成要从打破现行的联系入手,分别建立营林生产主体和采运生产主体,依据市场经济原则在各经营主体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建立起一体化或松散联合型的关系状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本文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以及由此决定的国有产权的经济定位提出,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有产权关系的性质应从行政授权转变为基于产权的民商事关系,即以民商事契约和法律规定作为确立和界定国家产权主体间关系的根据,以此为出发点去认识和确立国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米加宁  
本文以90年代以来一些典型的国际经济活动分析为起点,针对日益强化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国际经济环境的变迁显露出的特点为依据,提出全球制度安排的问题。这一问题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一个开放的国家必然要经受与未来国际规则的磨合与协调的过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梁明伟  
作为现代社会必要的教育理念,教育关怀更多的关注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为每个人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起点,以改变所有人的生存状况,是教育关怀的应有之义。而教育关怀是一种政府责任,只有政府才能相对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在教育制度层面保障教育关怀。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各种不公平现象大多数与规则和制度的不公有关。无论是保障起点与过程的平等还是保障每个人具有平等学业成功机会,都有赖于建立和完善相对公平的制度安排原则。可选择性、以人为本、机会均等和差别对待是教育关怀在制度安排方面的有效原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璨  
家庭经营、木材一家进山收购和林业税费成为制约集体林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福利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此三项制度安排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崇义县1981 ̄2004年林业家庭经营制度安排的消费者剩余损失为47633万元,年均为1985万元;带来的生产者剩余为44432万元,年均为1851万元;同期社会福利损失为3202万元,平均为133万元,社会福利损失从1981年的25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197万元,增加相当明显。金寨县、遂川县和沐川县的家庭经营制度安排对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类似。林业税费制度安排的生产者剩余的影响为正值,消费者剩余影响为负值,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为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宪华  
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economic statistics and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as well as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statistical ordinance's impact on the economic statistics,and points out several problems and measures against them.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屈文  王梅  
图书馆制度是国家及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安排。对"制度意识"的许多问题,图书馆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在"制度意识"之后,图书馆更需要的是"制度安排"。我国图书馆的"制度安排"的缺陷在于不够完整、不够合理、缺乏预见性、有失偏颇。在研究和建设"制度安排"方面,要作通盘考虑;要进行制度创新;要整合出一整套合理而有效的图书馆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赤旭  魏青山  王社教  
2003年国资委成立,我国国有企业进入深层次改革阶段。深层产权问题开始被广泛讨论,一些发达地区开始尝试全新的国企改革模式。英、法、意等发达国家国有控股公司的运营方式,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并提出用信托制度架构我国政府与国有控股公司之间关系的构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永添  黄和亮  章静  
为了保证营林业生产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转换,从经济上强化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手段,根本解决东北林区的“两危”,林业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结合九○年国家调整北方木材价格的措施,决定在东北内蒙国有林区实施林价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国有林场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  
营林生产资金运行机制对国有林场的长期、持续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在对国有林场资金运行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反映营林生产特点出发,设计了国有林场营林生产资金运行的双重循环机制——市场小循环和财政大循环有机结合,提出了可操作的方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元   柯水发   乔丹  
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梳理了我国林区管理体制变迁“分-合-分”的历史脉络,并结合历史制度主义范式划分为两个关键时期,以探究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变革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其变迁机制呈现出多层次、多主体互动等特征,本质是在新发展形势下对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的重新调整。制度变迁萌生于宏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伊春两次管理体制变革背后是截然不同的路径和特征:在第一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效应弱而由基层行动者产生的行动压力较强,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第二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较强但国家行动者强势介入,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最后,在建立改革历史观、结构观和动态观的基础上,要正确认识“合-分”的本质、树立改革的动态意识及形成改革的行动者思维,从而推动改革再深入,助力东北再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元   柯水发   乔丹  
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梳理了我国林区管理体制变迁“分-合-分”的历史脉络,并结合历史制度主义范式划分为两个关键时期,以探究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变革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其变迁机制呈现出多层次、多主体互动等特征,本质是在新发展形势下对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的重新调整。制度变迁萌生于宏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伊春两次管理体制变革背后是截然不同的路径和特征:在第一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效应弱而由基层行动者产生的行动压力较强,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第二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较强但国家行动者强势介入,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最后,在建立改革历史观、结构观和动态观的基础上,要正确认识“合-分”的本质、树立改革的动态意识及形成改革的行动者思维,从而推动改革再深入,助力东北再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迎春  王梅  
对制度及图书馆制度的概念作一般解释,指出图书馆"制度意识"与"制度安排"的关系,即图书馆的"制度意识"是一般性的知识、认识的观念性体系,而"制度安排"是特殊性的理念、价值的操作性系统;图书馆的"制度意识"是思想建构,而"制度安排"是规范监督;图书馆的"制度意识"是一种软性的行为导向,而"制度安排"则是一种硬性的行为导向;图书馆的"制度意识"比较坚挺,而"制度安排"却比较疲软。最后强调要加强"制度意识"研究,完善"制度安排"体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永兴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最大的贡献之一就在于把生产过程从简单的“投入-产出”黑箱(blackbox)中解放出来,并解释了企业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以及企业的发展问题。但是新制度经济学中对企业发展问题的论述似乎仅仅局限于公司制度下的“委托-代理”问题。本文论述了“委托-代理”问题只是联系产权制度与企业发展间的一个中间变量。本文将突破这种局限,探求关联产权和企业发展的多种中间传导因素,并结合这些因素,就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和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说明,除了产权的最初安排,产权制度安排与企业改革之间起传导作用的几个间变量也对企业发展有关键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志阳  
本文分析了国有外贸企业现行的监督制度存在着权力高度集中、责任制虚设、外部治理机构不健全的缺陷。提出按现代公司内部制度监督公司权力集体化、制度实施民主化、坚持社会价值、重点监督结果的4个重点,作好决策与指挥、权力与责任、激励与约束的制度安排。强调国有外贸企业经营者监督制度是一个制度体系,应注重新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