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7)
2023(6295)
2022(5160)
2021(4641)
2020(3857)
2019(8236)
2018(8243)
2017(15440)
2016(8648)
2015(9734)
2014(10113)
2013(9699)
2012(9262)
2011(8538)
2010(8708)
2009(8141)
2008(7983)
2007(7735)
2006(6920)
2005(6343)
作者
(27815)
(23237)
(22986)
(21917)
(14441)
(10935)
(10442)
(9057)
(8814)
(8321)
(8013)
(7814)
(7637)
(7575)
(7371)
(7086)
(6831)
(6778)
(6584)
(6505)
(6123)
(5889)
(5705)
(5409)
(5264)
(5148)
(5046)
(5014)
(4797)
(4684)
学科
(44530)
经济(44489)
管理(23174)
(20685)
(18981)
企业(18981)
地方(14635)
业经(12960)
方法(12051)
中国(11027)
(10574)
(10349)
(10203)
地方经济(9690)
数学(9423)
数学方法(9331)
产业(9114)
(8760)
理论(7710)
(7340)
(6908)
农业(6901)
金融(6899)
(6685)
银行(6665)
技术(6518)
(6486)
(6445)
体制(6123)
环境(6120)
机构
学院(133283)
大学(132142)
(53997)
经济(52777)
研究(50049)
管理(46328)
理学(38504)
理学院(37978)
管理学(37319)
管理学院(37056)
中国(36773)
科学(31889)
(29593)
(26602)
(25140)
研究所(24131)
(23546)
(22649)
中心(21706)
(20098)
师范(19887)
业大(19833)
财经(19186)
北京(18839)
农业(18337)
(18310)
(18019)
(17057)
(16851)
经济学(16297)
基金
项目(85754)
科学(67173)
研究(64687)
基金(59222)
(52422)
国家(51974)
科学基金(43143)
社会(40629)
社会科(38524)
社会科学(38517)
(36101)
基金项目(30940)
(29738)
教育(28494)
编号(26467)
自然(25660)
自然科(24990)
自然科学(24979)
自然科学基金(24516)
资助(23154)
成果(22236)
(21254)
重点(20167)
课题(20103)
(17925)
(17787)
发展(17499)
(17243)
创新(16837)
国家社会(16776)
期刊
(69453)
经济(69453)
研究(42493)
中国(30018)
学报(24128)
(21787)
科学(21316)
(19762)
教育(18398)
管理(18358)
大学(17688)
学学(16633)
农业(14479)
业经(13140)
技术(12196)
(11485)
金融(11485)
财经(11104)
经济研究(10245)
(9886)
问题(9884)
(7152)
(7140)
科技(7138)
图书(6845)
(6816)
论坛(6816)
技术经济(6726)
经济问题(6635)
商业(6376)
共检索到212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万志芳  耿玉德  吕秀洁  
国有林区林业的改革一直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艰难地进行着,而处于林业经济结构中核心地位的林业产业结构,一直作为改革的重点为人们所关注。十几年来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过去的单一木材生产已逐渐为森林资源的综合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庞春雨  陈丹阳  
国有林区林业职工社区的发展是国有林区改善民生的关键环节,而民生改善是国有林区改革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国有林区改革的难点。文章从林业职工社区建设的相关要素出发,选取多个影响因素构建评价体系,通过构建判断矩阵以及对其进行指标权重的分析,发现林业职工社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希哲  郭秀云  
本文对人口风险的孕育与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概括了人口风险的正反馈特征,提出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本文引入压力、脆弱性、应对能力、弹性等概念,构建人口风险评价模型,是对人口安全发展与风险控制思路的新尝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章静  谢永添  黄和亮  
一现实与挑战国有林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部,分属黑龙江省林业总局,伊春林管局、黑河林管局等二十一个大局所管辖。经营面积3516.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286.5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41816万m~3,(八五年统计资料)拥有林业职工95.2万人,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黑龙江林区是我国国有林区的一块绿宝石,开发建设始于本世纪四十年代,时间上具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毕亮亮  施祖麟  
安大略地区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知识密集型经济发展方式,对试图从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发展的地区有借鉴作用。本文分析RIS行动参与者的演变进程及行为特点,归纳其发展成败、挑战和策略,为我国发展提供经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关键。经济特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缩影,自建立以来就备受国内外关注,构建经济特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提高经济特区创新能力,为其他地区创新发展提供借鉴作用。文章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可比性、长远性和内涵性原则,围绕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环境创新和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曼莹  
明确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内涵和本质,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主体制定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战略的基本前提。为此,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主体必须深层次地思考区域产业及其区域产业存在的价值与理由是什么,深入解决区域产业及区域产业为何存在的命题,这既是区域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关系到区域产业能否实现永续经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卫民  任恒祺  
立足于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现实背景,对南方集体林区林业投资的历史与现状、林业投资体制和其它影响林业投资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集体林区林业投资体系改革的目标和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姜宏伟  2黄清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加快建设发达的产业体系,要依托比较优势,对产业发展方向应以雄厚的林木资源为基础,以丰富的林副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森林经营产业、木材精深加工业、森林生态旅游业、绿色森林食品业等6大产业;要科学规划,完善区域产业发展布局,组建7个产业经济区;要重组改造,着力打造组建林产工业、绿色食品、森林旅游为主的3个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集体林区林业市场体系培育研究陈秋华林业市场体系是木材及林产品市场和林业生产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培育林业市场体系是集体林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而当前面临态势是:集体林区林业市场体系培育显得十分艰难。本文拟在这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以推动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屹  李伟  温亚利  胡崇德  
基于新保护区管理理念和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面对威胁因素和利益相关方的分析,探析自然保护区区域共管体系的内涵。提出通过建立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为首,宗教共管委员会、社区共管委员会、生态旅游共管委员会为支撑的“区域共管体系”组织结构。为确保区域共管体系得以建立和有效运行,应建立引导、回馈、监督、互动、激励等保障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炳浩  郝玉光  陈永富  
本文旨在对内蒙古西部乌兰布和沙区周边绿洲农区防护林体系的气候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并分析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之前、三北防护林工程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3个时期的变化趋势,建立防护林体系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防护林体系的变化对气候因子风速、大风日数、扬沙日数、沙尘暴日数有一定的影响,体现了防护林体系的生态屏障作用;(2)防护林体系的变化对年平均温度、湿度、降水量、持续干旱日数和霜期等因子影响不明显,这是因为这些因子的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控制所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纪鹏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建立 ,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贯彻渐变稳定逐步转轨的方法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创举。其目的是寻找新型的公有制形态与市场经济相对接的桥梁。如何从战略高度上对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建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作者提出必须走出四个误区。如何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新模式 ,作者提出必须从简单的政企分离转变到政资分离和资企合一。最后 ,作者提出了在实践中贯彻好这一战略构思要处理好的八个问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志芳  耿玉德  
以木材生产为核心的国有林区现行的林业微观建制已成为国有林区及国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度性障碍 ,因此重构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便成为我国国有林区能否尽快实现良性运转的关键。首先研究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的现实基础和经济可行性 ,新的微观主体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理念 ,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实现专业化分工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其次研究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 ,研究重构后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的基本类型 ,分别界定了基础性林业企业和商业性林业企业的目标、特征和经营内容 ;第四 ,研究由现行的国有森工企业向新的林业微观主体过渡的主体路径 ,指出打破现行国有森工企业格局的深刻内涵和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