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99)
2023(2527)
2022(2099)
2021(2014)
2019(3975)
2018(3865)
2017(7947)
2016(4203)
2015(4756)
2014(4794)
2013(4762)
2012(4498)
2011(4136)
2010(4347)
2009(4365)
2008(4758)
2007(4708)
2006(4316)
2005(4245)
2004(4055)
作者
(13330)
(10712)
(10694)
(10313)
(6988)
(5172)
(4941)
(4348)
(4127)
(3999)
(3863)
(3776)
(3770)
(3640)
(3553)
(3422)
(3311)
(3296)
(3101)
(2845)
(2808)
(2742)
(2594)
(2571)
(2566)
(2543)
(2460)
(2328)
(2173)
(2121)
学科
(18292)
经济(18274)
(15607)
银行(15462)
(14208)
(13927)
企业(13927)
(13350)
管理(12561)
(12322)
业务(9212)
(8582)
制度(8579)
(8244)
金融(8243)
银行制(7940)
业经(6827)
方法(6580)
(5832)
(5050)
数学(4960)
数学方法(4928)
中国(4903)
体制(4564)
企业经济(4395)
(4246)
财务(4239)
财务管理(4229)
企业财务(4080)
理论(4080)
机构
大学(66678)
学院(64074)
(26607)
经济(25949)
中国(25546)
管理(22495)
研究(21335)
(18309)
银行(17562)
(17367)
理学(17110)
理学院(16881)
管理学(16696)
管理学院(16561)
(16325)
(14906)
财经(13003)
(11760)
科学(11723)
(11652)
(11218)
中心(10690)
(10452)
金融(10252)
(10186)
(10104)
北京(9861)
研究所(9781)
财经大学(9777)
经济学(9001)
基金
项目(32287)
科学(25144)
研究(24377)
基金(23888)
(20282)
国家(20080)
科学基金(17076)
社会(15678)
社会科(14921)
社会科学(14912)
基金项目(11968)
(11498)
教育(11074)
自然(10443)
资助(10149)
(10145)
自然科(10106)
自然科学(10105)
自然科学基金(9964)
编号(9640)
成果(9132)
(7517)
重点(7492)
(7075)
课题(6863)
教育部(6732)
国家社会(6563)
人文(6465)
(6441)
项目编号(6301)
期刊
(33589)
经济(33589)
研究(27827)
(25126)
金融(25126)
(15866)
中国(14259)
学报(10484)
管理(9605)
科学(9151)
(8738)
财经(8722)
大学(8093)
学学(7539)
(7367)
教育(6966)
经济研究(4786)
理论(4732)
业经(4597)
问题(4516)
实践(4242)
(4242)
农村(4206)
(4206)
技术(3989)
国际(3877)
(3704)
农业(3659)
财会(3430)
(3427)
共检索到119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健  
国有商业银行所形成的巨额不良资产,需要从其事实上履行的双重功能入手进行解析:国有商业银行在履行基本功能时,由于行业性风险产生的不良资产具有普遍性和内生性;但其在履行公共性功能时,由于承担的政策性风险和支付的履职成本无法分摊导致的超额不良资产,具有特殊性和外生性。因此,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既要控制行业性风险,更要建立对其履行特殊功能所支付成本的合理分摊机制,并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从体制上逐步淡化其特殊功能,从根本上解决由外生性原因造成的超额不良资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隆昌  
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界定和成因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王隆昌一、研究资产质量的意义由企业会计准则可知,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企业经营成果严格地说应该是企业经营各类资产所取得的净收益。企业要获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隆昌  
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界定和成因王隆昌一、银行资产质量的鉴别标准及其分类(一)银行资产质量的鉴别标准现有银行经营管理研究成果表明,一般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商业银行为实现这一目标的经营方针是通常要求其资产具有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招完  
中国金融改革的成败在银行改革,而银行改革的成败却在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败却在于如何处置巨额不良资产和铲除产生巨额不良资产的成因。要想避免“亡羊”,必须先从“补牢”做起,剖析成因,才能寻到良策,更好的防范与化解不良资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锦辉  
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占主导地位的我国银行业 ,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达 2 5 %。巨额不良金融资产 ,严重地阻碍了中国银行业的系列金融改革进程 ,因而必须改进现有处置方式 ,推行商业化处置模式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不良金融资产处置之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刚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已经被国际经验证明的大规模处置不良资产的技术和手段。商业银行通过实施资产证券化能够将其不良资产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外,使其风险加权资产减少,从而在不增加资本的情况下提高资本充足率。在中国,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还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的综合经营能力和积累市场化资本运作经验。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技术要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力图从证券化产品的角度分析影响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在不同市场条件下,运用和推广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技术即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选择和设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洪江  
本文首先对不良资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不良资产的现状 ,并分析了不良资产的变化趋势以及制度成因。国有商业银行中不良资产的数量要大大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 ,资产质量被高估 ,且不良资产仍不断恶化。原因是我国财务会计制度不合理 ,银行内部管理不规范 ,造成银行分支机构不能如实地反应信贷资产质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国栋  章仁俊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的主要原因 ,已制约了我国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本文揭示出不良资产形成的根源是体制问题 ,提出化解不良资产之关键是对金融制度和产权体制进行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良  
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已构成目前困扰我国经济、金融的最大难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剥离银行不良资产等重大举措,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都在各出新招,处置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本文就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以下简称我行)实行不良贷款集中经营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仁松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是由于信贷资金财政化,政府的行政干预,国有企业不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金融监管效率的制约。在借鉴马来西亚国家成功处理不良资产的基础上,提出化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措施:实行银行重组,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建立健全有利于处置不良资产的自动调节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合适处理巨额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深化国企改革,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硬化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有关各方面通力协作.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资产风险管理处课题组  
近年来 ,通过调整信贷结构 ,加大信贷营销力度 ,清收、转化、核销、剥离不良资产等多种手段 ,各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历史的积淀和惯性作用 ,不良资产并没有降到理想的水平。因此 ,加快处置和转化、降低不良资产 ,就成了各商业银行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建立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运作机制、研制出台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经营战略、明确不良资产处置的原则、制定并完善不良资产处置的措施办法、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力避处置风险等方面对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进行了探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项昌群  
以物抵债是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首要方式,但目前这一不良资产运作模式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运用。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本文对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回归本原,广泛开展以物抵债处置不良资产进行了一些探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宫永媛  罗丹  佟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