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3)
- 2023(7160)
- 2022(5578)
- 2021(5022)
- 2020(4317)
- 2019(9595)
- 2018(9320)
- 2017(18652)
- 2016(9981)
- 2015(11175)
- 2014(11067)
- 2013(11146)
- 2012(10039)
- 2011(8762)
- 2010(9200)
- 2009(9133)
- 2008(9681)
- 2007(9227)
- 2006(8313)
- 2005(8104)
- 学科
- 业(70677)
- 企(68225)
- 企业(68225)
- 济(53522)
- 经济(53459)
- 管理(51300)
- 业经(24701)
- 方法(22308)
- 财(21098)
- 农(18743)
- 务(18090)
- 财务(18081)
- 财务管理(18072)
- 企业财务(17139)
- 技术(14741)
- 数学(14682)
- 数学方法(14638)
- 农业(13938)
- 制(12994)
- 策(12472)
- 企业经济(12161)
- 划(11538)
- 理论(11409)
- 经营(10965)
- 和(10723)
- 体(10497)
- 中国(10449)
- 技术管理(9977)
- 体制(9586)
- 决策(8670)
- 机构
- 学院(161253)
- 大学(155230)
- 济(74011)
- 经济(72871)
- 管理(68930)
- 理学(57882)
- 理学院(57452)
- 管理学(57070)
- 管理学院(56754)
- 研究(45286)
- 中国(40726)
- 财(37720)
- 京(31830)
- 财经(29583)
- 经(26671)
- 江(26222)
- 农(24054)
- 科学(22803)
- 所(22357)
- 经济学(22111)
- 商学(21569)
- 财经大学(21536)
- 商学院(21387)
- 中心(20702)
- 州(20608)
- 北京(20036)
- 经济学院(19888)
- 业大(19259)
- 研究所(19197)
- 经济管理(19009)
- 基金
- 项目(91355)
- 科学(74885)
- 研究(71087)
- 基金(68609)
- 家(56785)
- 国家(56179)
- 科学基金(51413)
- 社会(47901)
- 社会科(45554)
- 社会科学(45538)
- 省(36485)
- 基金项目(35991)
- 自然(31752)
- 教育(31502)
- 自然科(31092)
- 自然科学(31086)
- 自然科学基金(30646)
- 划(28400)
- 编号(28319)
- 业(27732)
- 资助(27481)
- 创(22901)
- 成果(22136)
- 部(20812)
- 制(20298)
- 创新(20279)
- 国家社会(19697)
- 重点(19633)
- 发(19626)
- 性(19087)
共检索到254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冰 郭凌晨
国有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必然以增进全民福利为目标。然而现实中国有企业并没有实现增进全民福利的目标,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存在偏差。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导致国有企业对公有制经济目标的偏离,由此引发现实中的一系列矛盾。国有企业要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必须以增进全民福利为宗旨。
关键词:
公有制经济 国有企业 功能定位 全民福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玲
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但难度极大的课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国企功能定位的相关研究是在改革的摸索中进行的。改革伊始,一度强调国企回归市场经济主体的身份。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阮滢
本文由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重构的核心内容之一,即提升审计委员会的地位,引发对内部审计重新定位包括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关系的思考,进而提出在国有企业治理架构下内部审计具有服务于治理层的特点,应突出咨询顾问角色、保持传统监督角色及兼顾其他角色的观点。
关键词:
治理结构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功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国有企业须接受双重绩效评价。作为企业,要评价其经营效率的高低,是亏损还是盈利,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等;作为特殊企业,必须评价其是否体现了国家意志和人民的整体利益要求。对国有企业的两种绩效评价属于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是市场评价和企业效率或竞争力评价;第二层次是所有者利益(国家和人民意志)评价。当基本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次定位目标后,必须向第二次定位目标推进。如果说,在实现第一次定位目标时,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主要涉及第一层次评价标准;那么,当改革向第二次定位目标推进时,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就主要涉及第二层次评价标准了。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只是停留在完成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途中,而必须坚定地走到实现完善的...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绩效 企业行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兵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嬗变,逐渐改变了中国企业的角色定义。“国营企业”成为“国有企业”——国家所有,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复关”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只是个时间问题。“复关”之后,我国的市场必然与国际市场迅速接轨,国家的贸易管制措施将大为削弱,各国之间实行自由贸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岳岷
国有企业的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既定框架下,国有企业究竟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国有企业到底应该居于何种地位?这个问题,是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必须回答也必须下功夫解决好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寻找答案。按照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要求,企业就是企业,不能因为所有制在其国度的重要程度而确定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它们的地位只能由其在市场中的所作所为来决定,而不能由人或由人所组成的集团来决定,因为市场运行是有自己的规律的,这个规律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后世界贸易组织时...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国有企业定位 市场经济地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有企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力量。国有企业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历史性贡献,保障了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展望未来,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应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具备适应市场竞争活力的前提下,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与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拥有控制力与带动力;继续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宪法所赋予的使命。从路径上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是通过国有企业的分类予以完成的;从外部环境看,国有企业要与民营企业在竞争中性下共同发挥作用;从委托代理关系看,加强国资监管有助于确保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的有效实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加祺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地方国有企业退出的市场机理已经形成。应顺势操作, 以市场化退出为主,克服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地方以指令性退出为主的不当做法,防止矛盾激化, 实现平稳退出,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宽松的环境。
关键词:
地方国有企业 市场化退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宇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的功能,与计划经济时期大不相同,突出的区别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最重要的功能是保证国民经济计划的实施;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最显著的功能是矫正市场失灵,保证市场机制有效运行。那么,应如何认识国有企业弥补和矫正...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敏 周燕明
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日趋减弱,其根本原因既不在于所有制形式,也不在于竞争条件的不平等,而在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本身。在转轨经济条件下,很多国有企业仍存在着对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依赖,应通过企业制度创新和多方面的配套改革来完善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竞争力弱 原因 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井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国有企业正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政企分开,资源配置主体由政府转向市场,企业只能在竞争中获得所需要的资源;二是政府的财政职能正在向公共财政转变,国有企业的发展必须依托资本市场。可见,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现在的资本市场仍然是不完全的资本市场,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应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使其更好地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