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9)
2023(12257)
2022(10092)
2021(9076)
2020(7794)
2019(17086)
2018(16873)
2017(32381)
2016(17864)
2015(19562)
2014(19285)
2013(19037)
2012(17161)
2011(15257)
2010(15551)
2009(15094)
2008(15246)
2007(14040)
2006(12507)
2005(11676)
作者
(52380)
(43853)
(43723)
(41079)
(27899)
(21014)
(19453)
(16834)
(16524)
(15623)
(15150)
(14496)
(14161)
(14083)
(13744)
(13133)
(13019)
(12915)
(12639)
(12596)
(11140)
(10751)
(10608)
(10123)
(9820)
(9805)
(9772)
(9742)
(8639)
(8517)
学科
(86167)
(79048)
企业(79048)
(75694)
经济(75560)
管理(73236)
方法(31325)
(29959)
业经(29206)
(26911)
数学(22958)
数学方法(22814)
(21935)
财务(21911)
财务管理(21886)
(21421)
企业财务(20794)
农业(19558)
中国(19076)
技术(17533)
(15962)
(15255)
(14935)
理论(14252)
体制(13913)
(13761)
(13625)
贸易(13618)
(13266)
企业经济(12632)
机构
学院(266426)
大学(261879)
(112979)
经济(110985)
管理(105898)
理学(90764)
理学院(89906)
管理学(88861)
管理学院(88369)
研究(82782)
中国(65970)
(57138)
(53838)
(49756)
科学(48932)
财经(44685)
(41875)
(41770)
(40496)
业大(40481)
农业(39233)
中心(37521)
研究所(37372)
经济学(34378)
北京(33205)
财经大学(32778)
(32240)
经济学院(31080)
商学(30852)
商学院(30602)
基金
项目(170208)
科学(135479)
基金(125857)
研究(123473)
(109604)
国家(108551)
科学基金(94407)
社会(81951)
社会科(77681)
社会科学(77659)
(67406)
基金项目(66971)
自然(60718)
自然科(59352)
自然科学(59332)
自然科学基金(58400)
教育(55783)
(55435)
资助(49859)
编号(48030)
(39816)
(38961)
成果(38328)
重点(38006)
(37911)
(37195)
(35699)
创新(35520)
国家社会(34249)
课题(33132)
期刊
(131464)
经济(131464)
研究(77832)
中国(51888)
(50033)
(47100)
管理(44179)
学报(42045)
科学(38891)
大学(32524)
农业(31465)
学学(31291)
(25481)
金融(25481)
财经(24306)
业经(23754)
技术(22491)
教育(22294)
(20918)
经济研究(19986)
(18724)
问题(17652)
技术经济(14879)
财会(14240)
(13591)
现代(13451)
(13376)
商业(13090)
世界(13001)
科技(12126)
共检索到400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铭  范剑勇  颜燕  
目前 ,我国仍然对国有企业的工资水平或工资总额进行管制 ,管制的方式主要是对超过规定的工资征税。本文证明 ,当工资水平是外生变量时 ,无论是平均工资水平的管制还是工资总额的管制都将对国有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产生负面影响。相比之下 ,工资总额管制减少劳动力需求的作用更强。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放松工资管制将有利于增加就业。特别是当经济面临需求方或供给方的外来冲击时 ,放松工资管制是增加就业的有效措施。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佟家栋  洪倩霖  
本文在代理模型和工资议价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国有企业改制对企业的劳动力数量和成本的动态影响。本文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倍差法追踪了那些在初始年份为国有企业,后来逐步分化成国有、国有控股及私有控股的制造业企业。实证结果显示,国有企业改制可以降低企业人均工资、增加员工数量。改制前人均工资越高的企业的员工在改制后承受的收入损失也越大,因此改制有利于降低企业间员工收入的不平等。只有当控股权由国有资本转移到私有资本手中后,国有企业改制对工资和就业的影响才显著。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佟家栋  洪倩霖  
本文在代理模型和工资议价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国有企业改制对企业的劳动力数量和成本的动态影响。本文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倍差法追踪了那些在初始年份为国有企业,后来逐步分化成国有、国有控股及私有控股的制造业企业。实证结果显示,国有企业改制可以降低企业人均工资、增加员工数量。改制前人均工资越高的企业的员工在改制后承受的收入损失也越大,因此改制有利于降低企业间员工收入的不平等。只有当控股权由国有资本转移到私有资本手中后,国有企业改制对工资和就业的影响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建国  
本文运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原理和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在借鉴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过剩就业的形成模型。该模型揭示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过剩就业形成原因及不合理的劳动工资制度能够得以长期维持的原因。之后,笔者又在生计工资不变和国有企业资本深化的假设条件下,构建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过剩就业的深化模型,并揭示了1952~1978年这一阶段,国有企业过剩就业的深化并未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内在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玲文  姚洋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工业企业的就业规模大幅度下降,许多人认为,企业改制是其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11个城市386家企业从1995年到2001年的面板数据的研究,评估了企业改制对就业的影响。我们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和一般印象相反,改制显著地减缓了就业的下降趋势。我们还发现,改制对企业的就业增长有持续的和递增的积极作用。即使在控制了企业的绩效、就业条件、资产结构以及改制前就业历史之后,我们仍然得到相同的结论。另外,我们还使用了倾向分值匹配基础上的差分内差分方法对我们的结果进行了验证,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洪辉  章琳一  
利用A股国有上市公司2001-2013年的经验数据,研究了国有企业薪酬管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以及薪酬管制影响会计稳健性在地方国企和央企之间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管制的确能够提高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薪酬管制降低了高管追求会计业绩的冲动;与地方国企高管相比,央企高管的薪酬管制更能有助于企业会计稳健性的提高;高管持股对企业会计稳健性没有显著性影响;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采用,降低了企业会计稳健性;公司增长和会计稳健性负相关。此外,研究发现,地方国企的会计稳健性程度比央企更高;地方国企高管薪酬水平要比央企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雨虹  徐良果  李子扬  
民营化在解决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方面的作用尚存争议,尝试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面临的制度约束差异为切入点,寻找解决该问题的途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与政府管制相关,政府放松对高管薪酬的管制,能够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缩减与民营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差距,降低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水平。这意味着民营化不是解决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的唯一途径,进一步还财权于国有企业是改善国有企业存在创新效率损失局面的有效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陈信元  万华林  
本文从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薪酬管制这一特殊制度背景出发,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在职消费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在职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与薪酬管制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经验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职消费主要受企业租金、绝对薪酬和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在职消费成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替代性选择,说明在职消费内生于国有企业面临的薪酬管制约束;与民营企业中内生于公司的薪酬契约相比,国有企业中受到管制的外生薪酬安排缺乏应有的激励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银国  张劲松  朱龙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管薪酬管制的原因,然后通过沪市上市国有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我国高管薪酬管制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导致在职消费和腐败现象的滋生,企业代理成本的增加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绩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再胜  
转型期,政府薪酬管制是否会影响国企高管薪酬激励效率,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利用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严谨的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国企薪酬管制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存在薪酬管制,并且薪酬管制效果与政府干预能力显著正相关;就薪酬管制的广度和深度而言,薪酬管制只存在于负向非正常相对薪酬的国企中,负向非正常相对薪酬绝对值越大,薪酬管制程度就越高;在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后,受管制的国企高管货币薪酬与职务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负向非正常相对薪酬对国企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上述发现表明,政府薪酬管制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旨在维护分配公平的规制目标,同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呼建光  肖萌  姜思宇  
本文以2013年到2014年国家相继推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政策作为对于金融市场国有上市公司的冲击事件,分别检验各单一事件和混合事件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此次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对于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的限制并不是对企业活动的过度干预,而是有效的管制;并且,无论使用绝对薪酬水平还是超额薪酬水平都发现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薪酬水平越高,其市场反应越大。在获得市场肯定的同时,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制度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呼建光  肖萌  姜思宇  
本文以2013年到2014年国家相继推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政策作为对于金融市场国有上市公司的冲击事件,分别检验各单一事件和混合事件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此次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对于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的限制并不是对企业活动的过度干预,而是有效的管制;并且,无论使用绝对薪酬水平还是超额薪酬水平都发现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薪酬水平越高,其市场反应越大。在获得市场肯定的同时,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制度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军  
论国有企业产权机制的转换秦军以产权为中心所形成的企业责、权、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机制称为产权机制。产权机制是企业机制的核心结构,它既是深层利益机制实现的依托,又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基础,是企业机制的中坚层次,产权机制是企业机制转换的契机。由于产权的占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馗  杨继国  
目前关于国企工资是否较高的争论颇多,本文从已有研究入手,通过国际与国内的比较分析工资高低标准,得出国企工资并没有过高的结论。笔者认为,国企和私企的工资不但不高反而都偏低了,只是国企的情况好于私企,政府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应该继续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发挥国企的带头作用,拉动工资水平的普遍提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世明  
我国国有企业工资体制转换的核心内容是按劳分配市场化。受我国市场发育程度制约,这种转换将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基于这一认识,文章就按劳分配市场化的全过程、阶段分期及最终目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描述,并分别在工资总量决定和工资个量分配两个层面上,对工资调节机制和分配主体的转换进行剖析,指出目前国有企业工资体制转换已面临从前过渡期到后过渡期的转折关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