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5)
- 2023(9945)
- 2022(8059)
- 2021(7352)
- 2020(6257)
- 2019(13644)
- 2018(13335)
- 2017(25935)
- 2016(13760)
- 2015(14903)
- 2014(14058)
- 2013(13892)
- 2012(12620)
- 2011(10971)
- 2010(11446)
- 2009(11123)
- 2008(11468)
- 2007(10754)
- 2006(9547)
- 2005(9019)
- 学科
- 业(79480)
- 企(76239)
- 企业(76239)
- 管理(63091)
- 济(62981)
- 经济(62912)
- 业经(27613)
- 财(24764)
- 方法(24694)
- 农(21227)
- 务(19913)
- 财务(19903)
- 财务管理(19885)
- 技术(19395)
- 企业财务(18899)
- 数学(16401)
- 数学方法(16300)
- 制(16086)
- 农业(15558)
- 中国(15312)
- 策(13942)
- 理论(13907)
- 划(13640)
- 技术管理(13479)
- 体(13241)
- 企业经济(12649)
- 和(12450)
- 经营(11806)
- 体制(11804)
- 产业(10011)
- 机构
- 学院(201955)
- 大学(196076)
- 济(88813)
- 经济(87375)
- 管理(85367)
- 理学(72637)
- 理学院(72014)
- 管理学(71377)
- 管理学院(70965)
- 研究(59240)
- 中国(49367)
- 财(44187)
- 京(39946)
- 财经(34424)
- 江(32432)
- 科学(32095)
- 经(31077)
- 农(28444)
- 所(28209)
- 中心(26676)
- 经济学(26538)
- 商学(25710)
- 商学院(25501)
- 州(25426)
- 财经大学(25073)
- 北京(24809)
- 研究所(24785)
- 业大(24671)
- 经济学院(23841)
- 范(22906)
- 基金
- 项目(123932)
- 科学(101471)
- 研究(96490)
- 基金(91467)
- 家(76892)
- 国家(76118)
- 科学基金(68769)
- 社会(65356)
- 社会科(62101)
- 社会科学(62083)
- 省(50626)
- 基金项目(48258)
- 教育(42947)
- 自然(41426)
- 自然科(40545)
- 自然科学(40537)
- 自然科学基金(39958)
- 划(39711)
- 编号(37774)
- 资助(34953)
- 创(33238)
- 业(32270)
- 成果(30045)
- 创新(29850)
- 重点(27578)
- 部(27527)
- 发(27328)
- 国家社会(27280)
- 制(26942)
- 课题(26018)
- 期刊
- 济(107766)
- 经济(107766)
- 研究(63491)
- 财(40183)
- 管理(39879)
- 中国(39823)
- 农(27962)
- 科学(25603)
- 学报(23530)
- 业经(20196)
- 技术(20147)
- 融(19772)
- 金融(19772)
- 大学(19697)
- 教育(19512)
- 财经(19229)
- 农业(18994)
- 学学(18682)
- 经(16812)
- 经济研究(16670)
- 技术经济(13890)
- 问题(13768)
- 业(12653)
- 财会(11928)
- 现代(11602)
- 商业(11062)
- 科技(10984)
- 贸(10365)
- 世界(10330)
- 会计(10032)
共检索到311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薛云飞
在目前 ,我国国企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政府的行政干预使企业治理结构中的相互制衡机制失灵 ;另一方面表现在外部监控方式不健全 ,诸多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国企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同时 ,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和调整应该考虑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优化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团队的责权利和制衡机制 ;二是充分保障董事和监事的独立性。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公司治理结构 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娜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得出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不是“内部人控制”,而是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这种治理结构带来了很多弊端。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思路,即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机制。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治理结构 共同治理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锋
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善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问题,然后对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分析,认为外资并购主要通过三个中间变量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产生推动作用。
关键词:
外资并购 国有企业 治理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龙 周业安
论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战略的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报告课题组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如果说93年以前,政企之间的行政性放权让利是企业市场化进程的主旋律,那么,93年以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成为改革舞台的主角。人们逐渐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天奇
一、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含义 及其影响因素 1.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含义。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股东和贷款人)、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欧阳国欣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存在内部人控制和行政性外部人控制的问题 ,内部人控制的结果使内部人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企业剩余而行使着相当程度的剩余控制权 ,行政性外部人控制是传统型政府主导型在外部治理结构上的延伸。文章指出 ,应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调整公司股权结构、加强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监督三个方面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治理结构 控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灿
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找到了一条把市场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引入国有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途径。不论从现代公司理论还是从国外现代公司制发展的实践来看,股份公司制既为委托代理提供了所要求的产权结构,又为解决其中的代理问题提供了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即在两权分离基础上形成的公司法人治理。一个有效率、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考虑产权明晰、激励、监督和信息等条件。根据这一要求,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改革应为;(1)企业产权界定;(2)企业组织制度设定;(3)企业领导制度的改革;(4)企业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瑞龙
本文对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三种典型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股东至上主义”逻辑使国有企业改革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必须实现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一个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要求体现“共同治理”原则;治理结构的相机性是提高企业决策效率的保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梅瑞
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难点与对策郝梅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即从放权让利的阶段进入了制度创新的阶段。这一历史性转折,既是良好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它面临着诸多困难。本文试图分析一下主要的困难,并提出若干对策,以促进我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左峰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内涵极为丰富, 包括观念创新、经营战略创新、管理组织创新、管理规范创新、管理技术与方法创新、企业文化创新。为推动国有企业管理创新, 需要完善企业伦理观念和市场观念, 当进行管理定位, 分析影响创新的因素, 加强以名牌企业家为核心的企业员工队伍建设。
关键词:
系统工程 创新内涵 创新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雪松 张黎明
本文认为 ,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活力不足 ,经营不善 ,效益低下 ,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产权模糊 ,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和整体管理水平严重落后。作者提出 ,必须依靠创新突破国有企业内部矛盾的阻碍和束缚 ,主要从 3方面入手 :(1 )制度创新 ,通过股权多元化 ,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确保现代企业制度的真正建立 ;(2 )技术创新 ,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加快企业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3)管理创新 ,包括企业管理理论、企业管理战略、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企业家生成机制的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金辉 曹萍
本文认为 ,阻碍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有 :( 1)国有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 2 )有效投融资机制梗阻 ,导致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 3 )现行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 ,阻碍了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 1)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 ;( 2 )确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 3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 4)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政策和法规体系 ;( 5)进一步尊重知识和人才 ,建立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军 孟执芳
推进国有企业创新 ,可通过主权主体多元化、分散化 ,高管人员、技术骨干持股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合理企业组织设计 ,确立企业长远发展规划 ,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等措施实现。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制度创新 管理创新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陶虎 田金方 郝书辰
本文在阐释制度对企业自主创新作用的基础上,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基准,构建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测量工具,采用熵权值对山东省不同治理制度的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实际测度,并与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不同类型企业中是最高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