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5)
- 2023(8658)
- 2022(6445)
- 2021(5716)
- 2020(4880)
- 2019(10592)
- 2018(10672)
- 2017(20909)
- 2016(11369)
- 2015(12708)
- 2014(12763)
- 2013(12406)
- 2012(10839)
- 2011(9356)
- 2010(9699)
- 2009(9511)
- 2008(9894)
- 2007(9393)
- 2006(8446)
- 2005(8247)
- 学科
- 业(71720)
- 企(68543)
- 企业(68543)
- 济(55905)
- 经济(55832)
- 管理(52820)
- 业经(26385)
- 财(21537)
- 方法(20625)
- 农(20158)
- 务(17903)
- 财务(17884)
- 财务管理(17874)
- 企业财务(16931)
- 农业(15368)
- 技术(15224)
- 中国(14359)
- 策(13074)
- 制(12941)
- 数学(12754)
- 数学方法(12697)
- 理论(12372)
- 企业经济(12240)
- 划(11930)
- 和(11531)
- 体(11299)
- 经营(11116)
- 技术管理(10077)
- 体制(9554)
- 决策(8834)
- 机构
- 学院(173774)
- 大学(167276)
- 济(75499)
- 经济(74254)
- 管理(71090)
- 理学(59915)
- 理学院(59428)
- 管理学(58835)
- 管理学院(58512)
- 研究(50481)
- 中国(42545)
- 财(37691)
- 京(34650)
- 财经(29451)
- 江(28723)
- 科学(27990)
- 农(26904)
- 经(26500)
- 所(24971)
- 中心(22683)
- 州(22581)
- 经济学(22500)
- 业大(21987)
- 研究所(21921)
- 商学(21666)
- 北京(21551)
- 商学院(21483)
- 财经大学(21227)
- 农业(20869)
- 经济学院(20244)
- 基金
- 项目(103168)
- 科学(83733)
- 研究(80300)
- 基金(75648)
- 家(63297)
- 国家(62602)
- 科学基金(56407)
- 社会(53598)
- 社会科(50806)
- 社会科学(50791)
- 省(42112)
- 基金项目(39871)
- 教育(35821)
- 自然(34112)
- 自然科(33381)
- 自然科学(33375)
- 自然科学基金(32879)
- 划(32830)
- 编号(32683)
- 资助(29170)
- 业(29042)
- 成果(26135)
- 创(24990)
- 发(22972)
- 重点(22659)
- 部(22610)
- 创新(22281)
- 国家社会(22114)
- 课题(22089)
- 制(22009)
共检索到270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坤章
论国有企业民营化于坤章一、国有民营是世界性大趋势(一)民营化潮流的形成国有企业民营化可以追溯到50年代末,当时的联邦德国经济部长艾哈德就指出,必须采用民营化的手段将国家与其企业分离,使前者返回其应有的期能范围,将后者推向市场,,并置于众多股东的监督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欧瑞秋 李捷瑜 李广众 李杰
本文在社会福利视角下运用混合寡头模型对国有企业及部分民营化的国有企业研究发现:在规模报酬递减或不变的条件下,国有企业保持完全国有是国有企业作为领导者的序贯产量博弈的最优选择,对国有企业进行部分民营化是同步产量博弈和国有企业作为跟随者的序贯产量博弈的最优选择。在上述三种博弈中,国有企业作为跟随者的序贯产量博弈实现的社会福利水平最高。这些结论不仅揭示了部分民营化策略的重要价值,同时强调了这一价值的实现必须伴随着国有企业定位的改变,即国有企业须从主导市场供应的领导者角色向补充市场供应的跟随者角色转变。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部分民营化 混合寡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严若森
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实质在于国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由政府掌握向企业经营者让渡。本文重点从五个层面分析了国有企业民营化在不同的企业治理环境及其变迁中所具有的不同的内生约束,指出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应是一个渐进式的动态序列过程。并进一步指出,任何经济体制与结构中的企业治理问题归根结底都在于在既定的企业治理环境及其变迁中获取最优的企业治理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一帆 宋敏 张俊喜
本文研究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是否有效的问题。我们通过对国企民营化进程的考察来对此问题作出经验解答。根据世界银行一份对中国五个城市、覆盖六个行业的近300家国有企业(SOEs)1996—2001年间的调查数据,我们发现:(1)绩效较好的国有企业优先被民营化;(2)总体上来说,中国的民营化是富有成效的,尤其是提高了销售收入,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并最终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生产率的大幅提高;而且在获得这些收益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大规模的失业问题;(3)由民营机构控股、彻底民营化的企业比那些仍然是国有控股、部分民营化的企业绩效表现更好。
关键词:
改制 民营化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本文是来自于中国近年来实行民营化改制实践的一个理论结晶。该研究在中国特定的渐进改革基础上 ,讨论了民营化发生的原因和阻力 ,以及国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在改制过程中的利益权衡行为 ,并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目标行为建立了民营化的均衡模型。模型的核心是企业家的最优目标函数 ,这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成功改制的关键。模型的约束条件反映了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利益保障 ,不会由于改制而受到损害。因此 ,均衡条件的满足表明了最优化改制的实现。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 ,能够满足民营化最优均衡的退出条件 ,就是国有企业退出的最佳时机选择。企业净资本价值、企业家对股权的收购值与职工补偿值之间的合理比例的区间 ,是形成民营化...
关键词:
民营化 转型经济 产权改制 国有企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洪涛 伍翕婷 武岳
十九大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于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环境表现的视角研究国有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革的非经济性后果。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民营化后,企业的环境表现会有所下降,但这种现象只在政府环保补贴少的企业和环境监管力度弱的地区中存在。上述研究从环境表现的视角提供了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后果的经验证据,对丰富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的认识、更好地完善民营化企业的环境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杰锋 张林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全面刻画了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并运用Wilconxon符号秩检验和多元统计分析,比较民营化实施前后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情况。通过Wilconxon符号秩检验发现,从民营化后第1年到第4年,上市公司的绩效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而且民营化对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是持续而显著的。多元统计分析在控制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流通比率以及固定资产比率等影响因素后,发现民营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安义中 李丹
本文利用投资组合理论效用分析方法 ,结合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 ,在分析国有资本投资和民营化效用的基础上 ,提出 :国有企业改革应不断地推进民营化的进程 ,使国有股份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 ,从而提高企业的预期收益 ,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关键词:
投资组合 效用理论 民营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晓峰 孙海容
日本国有企业民营化问题及启示彭晓峰孙海容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对其国有企业成功地实施了民营化,成果为世人瞩目。日本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政企不分、资产负债率过高、人事负担较重以及经营缺乏效率等,与中国国有企业相类似。因此,研究剖析日本国企民营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上国
区域开放强化了产品和要素的跨区域流动 ,推进了国有企业民营化进程。一方面 ,区域开放使国有企业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增加民营化的净收益 ,促进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另一方面 ,区域开放将吸引更多的跨区域并购主体来参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造。入世后 ,民营化将可能进一步向一些垄断行业和大中型企业扩展 ,同时 ,外资并购也会增多。
关键词:
开放 国有企业 民营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童英华 钱钧炎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14年的历程中,从开始讨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点,到取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识,从而在党的十四大会议上确立这个机制,历经了许多曲折,并在实践上使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在10多年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曾引发众多的理论,也出现许多的改革模式,都试图回答和解决一个问题:怎样使我国传统的以政府指令性计划推动、并带有浓厚平均主义色彩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经营者(企业)为市场主体的并以竞争为推动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朴鲁哲
韩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造[韩国]朴鲁哲一、国有企业改为民营企业的理论及概念国有企业(pubilcenterprise)有公益事业(publicutilities)、公社(publiccorporation)、政府企业(govermententerpr...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洪登永
德国东部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转换及其启示洪登永在所有实行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国家之中,原东德无疑是一个例外。两德统一使原东德的计划经济几乎在一夜之间转变为市场经济,原东德地区数以万计的大小国营企业一下子被推向市场竞争。由于生产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迎 栗树和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地方分权化而非民营化开始的。但在过去的20年中,特别是从90年代初起,中国的民营化进程在速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深化。本文的基本结论是:80年代初的地方分权政策导致了地区间竞争,地区间竞争又反过来引发了民营化。由于产品市场上的地区间竞争非常激烈,每一个地区都必须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以保持生存所需的最小市场占有份额。为了促使经理降低生产成本,地方政府就必须让渡全部或部分股份给经理。一般地说,产品竞争越激烈,引发的民营化程度也就越高。另一方面,如果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国有企业,给地方政府设定一个固定的税后剩余分享份额,或者两个地方政府能够完全合谋以获取联合收入最大化,则民营化就不可能发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杰锋 张林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全面刻画了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并运用Wilconxon符号秩检验和多元统计分析,比较民营化实施前后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情况。通过Wilconxon符号秩检验发现,从民营化后第1年到第4年,上市公司的绩效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而且民营化对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是持续而显著的。多元统计分析在控制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流通比率以及固定资产比率等影响因素后,发现民营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