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3)
2023(8527)
2022(6942)
2021(6340)
2020(5497)
2019(12178)
2018(11797)
2017(22813)
2016(12206)
2015(13786)
2014(13631)
2013(13385)
2012(12440)
2011(10903)
2010(11513)
2009(11258)
2008(11976)
2007(11292)
2006(10179)
2005(9650)
作者
(35139)
(29745)
(29544)
(27592)
(19116)
(14202)
(13378)
(11385)
(11005)
(10782)
(9997)
(9932)
(9818)
(9356)
(9196)
(8805)
(8756)
(8608)
(8556)
(8499)
(7339)
(7332)
(7221)
(6901)
(6728)
(6598)
(6560)
(6371)
(5890)
(5738)
学科
(73658)
(69403)
企业(69403)
(59282)
经济(59197)
管理(55063)
业经(25907)
方法(24596)
(22415)
(22183)
(21314)
贸易(21301)
(20705)
(18376)
财务(18359)
财务管理(18341)
企业财务(17270)
农业(16376)
数学(15814)
数学方法(15625)
技术(15496)
理论(13711)
(13512)
(13475)
中国(12473)
企业经济(12253)
(12208)
(11834)
经营(11210)
(11020)
机构
学院(192642)
大学(186722)
(85301)
经济(83866)
管理(76220)
理学(64327)
理学院(63764)
管理学(62985)
管理学院(62639)
研究(56821)
中国(47153)
(41127)
(38435)
财经(32271)
科学(31315)
(31182)
(30096)
(28991)
(28478)
中心(25519)
经济学(25361)
研究所(24904)
(24770)
业大(24494)
北京(24052)
农业(23588)
商学(23425)
商学院(23222)
财经大学(23171)
经济学院(22977)
基金
项目(111972)
科学(89388)
研究(87017)
基金(81635)
(68344)
国家(67573)
科学基金(59810)
社会(56988)
社会科(54046)
社会科学(54031)
(44746)
基金项目(42435)
教育(39107)
自然(36125)
编号(35646)
自然科(35346)
自然科学(35339)
(35161)
自然科学基金(34799)
资助(33016)
(30316)
成果(29165)
(26568)
(25049)
重点(24525)
(24290)
课题(23872)
创新(23765)
(23499)
(23484)
期刊
(104819)
经济(104819)
研究(59263)
(37266)
中国(36062)
管理(34486)
(30333)
学报(24507)
科学(23961)
农业(20853)
大学(20108)
业经(19507)
学学(19090)
技术(18600)
教育(18328)
(18165)
金融(18165)
财经(17881)
(17156)
经济研究(16046)
(15646)
问题(14842)
国际(14732)
(13348)
技术经济(12475)
世界(12075)
财会(11068)
商业(10667)
现代(10621)
会计(9067)
共检索到303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妍  
在中美贸易中,国有企业法律地位的中美分歧包括豁免、反补贴措施适用等。近年来,美国在其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中也频频将国有企业相关竞争规则问题设单章进行规制,国有企业问题已经成为中美贸易中的一个热点。一方面,美国不承认中国国有企业商业行为享有豁免待遇,却又坚持以政府控制标准认定国有企业属于公共机构,频繁对国有企业相关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另一方面,美国又试图通过其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建立新的国有企业竞争规则。面对上述困境与挑战,可基于全面视角分析、提炼美国相关法律及贸易政策在认定中国国有企业身份方面的矛盾之处,即对国有企业可归因为国家行为判断标准的飘忽不定,以及对反补贴规则与非商业援助主体规制的混淆。考虑到中美两国在国有经济体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以及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向,美国相关规则难以改变。鉴于此,从战略层面看,建议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以国际法视野完善国内相关法律规则;从战术层面看,建议中国国有企业在面临来自美国法院的诉讼时,应对绝对豁免的立场和提出豁免权抗辩的诉讼策略进行区分,主动利用美国法律进行抗辩,同时中国应努力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并积极参与国际新贸易规则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奎元  赵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利用海关贸易库和工业企业库的合并数据,文章专门研究中间品和资本品的进口对企业R&D投入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有效处理内生性问题基础上,中间品和资本品的进口均对中国企业R&D投入造成显著抑制效应。进口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作用和企业出口行为密切相关。中间品的进口对无出口企业的R&D投入造成了显著抑制效应,而资本品的进口对无出口企业的R&D投入没有显著抑制效应,却对有出口企业的R&D投入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加工贸易方式是造成进口抑制企业R&D投入的重要原因,由此揭示出中国对外开放中"加工贸易困境"现象的存在。这些发现对重新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复杂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苏宁  卢中原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国有企业体系,正经受着市场经济的残酷“洗礼”——昔日的经济骨干,刚过不惑之年就变得孱弱不堪了。国有企业之困境,是谁之过还是谁都无过?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能够站立起来吗?国务院研究室的苏宁、卢中原经过许多调查,写出了《国有企业财务困境与出路》一文,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和“药方”,颇值一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雷渊智  
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捷径:托管雷渊智在我国,托管通常指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投资主体通过订立委托营运合同,将企业中国有资产委托给提供一定财产抵押或担保的企业法人或自然人经营的一种资产管理方式。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新模式,托管已在全国许多省市实践,它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建文  
当前国有企业的困境和对策上海社科院杨建文对国有企业的现状究竟应该怎么看,应该如何认识呢?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通过放权让利对国家与企业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性改革,中国企业改革已经走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孙继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吉昱华  冉华  蔡跃洲  
激励结构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关键变量。我们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包括国有企业困境都与激励结构扭曲有关。本文运用标准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从个体行为假设出发,分析了国企所面临的困境。摆脱了以往就事论事的分析方法,把对国企困境各种角度的分析纳入到一个完整的框架中和统一的视角下。这样有助于认清导致国企困境的原因,促进问题的解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鲁耀  陈科霖  
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决定了党的执政经济基础是否能够得到坚持和加强。当前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过程中,功能类国有企业作为在实践中广泛存在但尚未被清晰界定的一种类型,体现出了国有企业在政治效用与经济效用以外的工具效用。功能类国有企业最典型的形态为各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相关访谈调研等实证研究发现,功能类国有企业嵌入在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之中,延展了政府的行政能力,成为政府组织化治理的有效工具。与此同时,功能类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组织身份困境和人员身份困境使之能够规避既有监管规则,并将廉政风险传导进政府治理体系之中。正视功能类国有企业的效用与风险,需明确其属于公共组织的身份,将之纳入公共权力监督体系,并进而通过"行政+市场+党建"联动机制构建起功能类国有企业有效监管的系统方案。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笑仙  
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回避着深层次的矛盾,产权问题是其核心问题。因此,应从产权明晰这一关键问题入手,寻求解决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等问题的途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晔  杨甦华  
从福利经济学角度,以Stiglitz和Weiss的信贷配给理论为基础,描述行政命令强制实施的配给政策对国有企业所造成的扭曲现象,指出判断国有企业数量是否合理的标准是:社会是否以最小的经济代价生产了必需的公共产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鸿勋  
关于国有企业“三年走出困境”的思考邓鸿勋最近,中央领导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在三年内走出困境。就是说,解决国企改革这一重大战略难题要在本世纪内取得实质性进展。“三年”这一基本估计是我们在过去十余年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对形成国企困境的原因已经进行了长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众一  董尚雯  
国有企业在引入职位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面对职位设置越来越多、职位评估政治色彩大过科学性、职位说明书束之高阁等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本文阐述职位管理的困境,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提出破除这一困境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