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8)
- 2023(9012)
- 2022(7303)
- 2021(6566)
- 2020(5722)
- 2019(12505)
- 2018(12426)
- 2017(24136)
- 2016(13089)
- 2015(14566)
- 2014(14542)
- 2013(14442)
- 2012(13017)
- 2011(11545)
- 2010(12031)
- 2009(11970)
- 2008(12362)
- 2007(11652)
- 2006(10498)
- 2005(10097)
- 学科
- 业(77999)
- 企(74410)
- 企业(74410)
- 管理(65083)
- 济(60157)
- 经济(60041)
- 业经(26779)
- 财(26695)
- 方法(22821)
- 农(21634)
- 务(20540)
- 财务(20518)
- 财务管理(20497)
- 企业财务(19447)
- 制(19425)
- 技术(16757)
- 农业(15835)
- 体(14973)
- 数学(14761)
- 数学方法(14666)
- 策(13907)
- 划(13725)
- 体制(13370)
- 中国(13175)
- 理论(13031)
- 企业经济(12482)
- 和(12424)
- 经营(11674)
- 技术管理(11437)
- 银(9799)
- 机构
- 学院(202216)
- 大学(197329)
- 济(87945)
- 经济(86328)
- 管理(83123)
- 理学(70138)
- 理学院(69545)
- 管理学(68933)
- 管理学院(68531)
- 研究(59136)
- 中国(49773)
- 财(47669)
- 京(40391)
- 财经(36467)
- 江(33226)
- 经(32783)
- 科学(31351)
- 农(30048)
- 所(28856)
- 中心(26945)
- 财经大学(26478)
- 经济学(26392)
- 州(25781)
- 北京(25172)
- 业大(25028)
- 研究所(24946)
- 商学(24887)
- 商学院(24678)
- 经济学院(23664)
- 农业(23162)
- 基金
- 项目(119520)
- 科学(96925)
- 研究(93297)
- 基金(88547)
- 家(73829)
- 国家(73072)
- 科学基金(65661)
- 社会(62184)
- 社会科(58943)
- 社会科学(58928)
- 省(47612)
- 基金项目(46579)
- 教育(42048)
- 自然(39894)
- 自然科(38988)
- 自然科学(38979)
- 自然科学基金(38386)
- 划(37748)
- 编号(37515)
- 资助(34984)
- 成果(31001)
- 业(30913)
- 制(30388)
- 创(28706)
- 部(27333)
- 重点(26188)
- 创新(25835)
- 国家社会(25748)
- 课题(25564)
- 性(25248)
- 期刊
- 济(110078)
- 经济(110078)
- 研究(64245)
- 财(43951)
- 中国(40829)
- 管理(37909)
- 农(30238)
- 科学(24770)
- 学报(23675)
- 融(21348)
- 金融(21348)
- 财经(20488)
- 农业(20216)
- 业经(20074)
- 大学(19866)
- 技术(19191)
- 学学(18890)
- 教育(18366)
- 经(17665)
- 经济研究(15923)
- 问题(14326)
- 财会(13033)
- 业(12535)
- 技术经济(12453)
- 现代(11406)
- 会计(10948)
- 贸(10846)
- 世界(10767)
- 商业(10057)
- 经济管理(9781)
共检索到317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军
论国有企业产权机制的转换秦军以产权为中心所形成的企业责、权、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机制称为产权机制。产权机制是企业机制的核心结构,它既是深层利益机制实现的依托,又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基础,是企业机制的中坚层次,产权机制是企业机制转换的契机。由于产权的占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剑灵
论产权关系及国有企业转换机制卢剑灵一、产权及产权关系的实质产权乃资产所有权和资产营运权之统称。所谓资产所有权是指出资者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所形成的财产所拥有的权利。它是产权关系的主要方面。所谓资产营运权(习惯上说的法人财产权)是指企业对资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雅莉
体制转轨与创新,需要发展机制的转换.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效益下降的诸多原因中,发展机制短缺是根本所在.如何建立与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企业发展机制,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反思:旧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特有发展机制我国建国后30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从总体上看是很高的,但它不是高效益、按比例、稳定的高速度,它有如下四个特点:(1)起伏较大,有时出现大起大落;(2)积累率相当高,但近20年积累效果差,且呈下降趋势;(3)国民收入增长低于工农业总产值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方大浩
(一)目前,就国有工业企业而言,改革和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至少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解决好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问题。在动力机制上,要解决好企业经营者与企业责、权、利关系,促其提高企业参加市场竞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对企业内部既要形成有效的激励手段,通过科学严格的管理措施,建立有效的劳动考核和人事聘任、选拔和辞退制度,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做到“劳动成果与效益挂钩”、“奖勤罚懒”、“优留劣汰”,从而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在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志有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是一种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规范下,以某种形式的投入换取产出的经济实体,对这一点,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共识。但从投入,到投入后的整个运行过程,再到产出的分配,中国的国有企业却面对着许多来自理论、政策、实践所提出的难解矛盾与争议。今天重提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问题,不仅应着眼于企业实际运行中被严重扭曲的经营手段和形式,还应深挖形成这一扭曲机制的历史与现实根源。二、关于国有企业的形成机制建国初,我国建立起了典型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形成的一系列社会运行机制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便在国家计划约束下的国有企业的形成机制。首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成华
早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包含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1987年明确提出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任务以搞活企业。几年来,关于企业经营机制问题,报刊上发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远生
企业产权的委托管理──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一种新思路姚远生一、委托管理的原由及目的在深化改革的今天,我国有一大批国有企业,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处于长期经营亏损、资产严重流失以至于资不抵债的窘迫境况之中。其根本原因是企业生产要素的不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品修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为此,当务之急是切实而有效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其中主要包括理顺利益激励机制、强化预算约束机制、完善自我积累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苗永平 许少勋
在国有企业机制转换过程中,金融部门的改革步伐是否同步、调控手段是否适宜,至关重要。就目前来讲,进一步增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新型信贷体制;建立健全信贷资金风险管理办法;开拓和完善金融市场;改革流动资金管理体制;强(?)利率杠杆的作用;加强结算制度管理等七个方面,应成为一定时期内银行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书东
作者认为,使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成商品性主动型的,需要从企业内部改革入手,使企业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具有良好的素质,并有一个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分配制度;此外,政府和社会必须为企业转机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包括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和法制保护下的公平竞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喻良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出现是深化改革的一次飞跃。目前的问题是:1、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主体对象限于小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没有参与,转让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2、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缺乏自主性;3、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机制尚未形成,难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因此,促使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和尽快形成转让规模是进一步深化改革面临的两大课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叔莲
本文是作者在《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上发表的《关于国有企业产权的几个问题》中提出了“所有制也是一种经济手段”的观点后.遭到了一些人的蛮横批判后而写的一篇说理性的辩驳文章。文章再次从多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证了“所有制也是一种经济手段”这一最简单最基本的道理,澄清了一些思想认识上的模糊观念和“左”的东西。文章认为,改革传统的国有制是为了使国有制的有效实现途径,是为了使国有资产更好地发挥作用,更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文章充分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的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津夫
论国有企业的产权革命白津夫如果说企业发展经历了"工厂革命"和"经理革命",形成了现代企业的基本模式和现代企业制度,那么,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进行公司制改组,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则是以产权革命为核心的。国有企业制度与公司制度的本质差别就在于产权方面,国有企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源 张习宁
企业并购本质上是产权交易。产权交易的前提是产权的清晰界定。作为产权交易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并购的前提也必然是产权的清晰界定。另外,企业制度安排对企业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产生重要的影响。阻碍中国国有企业并购活动有效开展的主要是产权方面及企业制度上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体制,加强国有产权运营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法人产权制度,明确国有产权实现过程中各权利主体的权、责、利关系问题。
关键词:
产权交易 制度完善 国有企业并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昭
在产权及现代企业制度的讨论中,关注的焦点是企业法人产权或法人财产权,人们普遍持有这样一种天真的看法,似乎只要推行了现代企业制度,真正赋予企业以法人财产权并彻底摒弃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以及长期困绕国有企业的活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不论是否言明,企业法人产权实际上被视为公司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核心与产权基础,相比之下,投资者产权则遭到了不应有的忽视,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