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5)
- 2023(12090)
- 2022(9653)
- 2021(8768)
- 2020(7022)
- 2019(15215)
- 2018(15107)
- 2017(27638)
- 2016(14661)
- 2015(15833)
- 2014(15140)
- 2013(13831)
- 2012(12117)
- 2011(10537)
- 2010(11333)
- 2009(10909)
- 2008(10165)
- 2007(9408)
- 2006(8358)
- 2005(7699)
- 学科
- 济(51272)
- 经济(51205)
- 业(48093)
- 管理(47050)
- 企(41855)
- 企业(41855)
- 中国(20105)
- 农(17761)
- 技术(17163)
- 业经(16426)
- 方法(16097)
- 财(14704)
- 制(12888)
- 审计(12147)
- 技术管理(12028)
- 农业(11727)
- 理论(11506)
- 数学(11358)
- 数学方法(11201)
- 地方(10762)
- 学(10723)
- 银(9900)
- 银行(9888)
- 融(9716)
- 金融(9714)
- 体(9659)
- 行(9485)
- 务(9040)
- 财务(9008)
- 财务管理(8938)
- 机构
- 学院(196342)
- 大学(194039)
- 济(76961)
- 经济(75336)
- 管理(74516)
- 理学(63401)
- 理学院(62757)
- 研究(62522)
- 管理学(61771)
- 管理学院(61380)
- 中国(48002)
- 京(40649)
- 财(38935)
- 科学(35828)
- 江(31548)
- 财经(30406)
- 所(29827)
- 中心(28843)
- 范(27780)
- 师范(27571)
- 经(27456)
- 研究所(26252)
- 农(25843)
- 州(25371)
- 北京(24802)
- 业大(23796)
- 经济学(23415)
- 院(22721)
- 财经大学(22329)
- 师范大学(21762)
- 基金
- 项目(127380)
- 科学(102615)
- 研究(100522)
- 基金(91223)
- 家(78763)
- 国家(77648)
- 科学基金(67765)
- 社会(65869)
- 社会科(62372)
- 社会科学(62353)
- 省(52151)
- 基金项目(47557)
- 教育(46668)
- 划(42453)
- 编号(41503)
- 自然(40006)
- 自然科(39083)
- 自然科学(39075)
- 自然科学基金(38402)
- 成果(34945)
- 资助(33697)
- 创(32832)
- 课题(29616)
- 创新(29555)
- 重点(29044)
- 发(28094)
- 国家社会(27442)
- 部(27253)
- 项目编号(26192)
- 制(26175)
共检索到307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晓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而对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运行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免疫系统"的国家审计应当适应这些新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新职能。而要实现新的职能定位,国家审计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不断创新审计模式、审计方法和审计工具,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科学性提供保证。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亦铭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制度,既是促进公司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也是未来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这对于释放公司法改革红利,促进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进而发挥其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供给作用具有重要价值。科学审视域外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可以清晰推演出其对自由、公平市场环境的依附,灵活自治、效率增进、权责均衡更是功能主义治理结构的应有之义。针对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公司治理的症结,本文认为应在两权分离的基本前提下予以解决,借助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构建来实现突破。配合控股股东义务的强化和各机关权责的均衡配置,在因应公司实际自治需求中实现改革目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逸洋 曾萍
当前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大城市产业和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在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人才引进等方面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推进特色小镇治理机制创新,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特色小镇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昌良
"国家治理现代化"形成和提出是中国共产党认识现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堪称现代化的"第五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政府除了强化制度机制等硬手段外,还需依靠行政文化底蕴的支撑。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包括行政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与创新的必要性。本文正是基于十八大的要求,通过分析行政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行政文化建设和创新的对策,以期达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行政文化 建设 创新
[期刊] 求索
[作者]
黄栋
政策协同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机制、过程、机构三个维度出发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条块关系的政策协同是国家治理模式得以稳定运行的前提;以"目标—工具—结果"为导向的政策协同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多主体良性协同有利于形成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政策协同存在着主体架构重叠与角色缺位、政策目标与政策效能在客观上相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可能冲突、政策协同的可持续性及评估体系有待加强等不足。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策协同创新需要从优化系统设计、提高政策目标的协同度、增强政策工具耦合性、提升政策协同持续性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政策协同 协同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戚振东 姜德波 施平
随着国家审计在维护经济秩序,监督制约公共权力运行,治理贪污腐败,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国家审计对于保障现代国家治理健康稳定运行的意义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表明我国治国理政步入了一个崭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环境复杂多变、治理风险加剧、全球化扩散和影响等,都给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促进国家善治,带来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2014年11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南京审计学院联合主办的"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论坛在南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笑霞 李明辉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的审计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可以促进相关治理制度的建立和优化,并可从决策力、执行力、廉洁性、绩效性等方面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审计应顺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审计 国家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力群
本文试图从新形势、新任务、新阶段对国家审计提出的新要求入手,以浙江的审计实践为实证,提出加快审计创新的重点和基本框架,力求使国家审计机关更好地履行审计责任,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整体性、效益性、宏观性和建设性的作用,为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服务。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宏观大局 目标定位 发展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玉坤 王青松
国家治理区别于国家管理与国家统治,其中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强调政治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即由以往的单向性管理向双向性互动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公民参与是实现国家治理的重要前提,公民的参与度越高,国家民主治理的程度也就越高。文章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对我国的公民参与进行功能定位,分析当下公民政治参与的现实困境,并以此为依据探索如何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从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关键词:
公民参与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现代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帅 李明辉
国家治理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环境,国家治理现代化将对国家审计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审计的地位、优化审计环境;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也对国家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出了巨大挑战。为了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需从如下方面作出变革:第一,从国家治理的高度来重新认识国家审计的使命和任务;第二,深化改革,以便为审计更好地发挥其治理作用创造有利条件;第三,国家审计工作应致力于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服务。此外,还应当在审计思维、审计技术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变革,以实现国家审计的现代化,从而更好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服务。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审计环境 现代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帅 李明辉
国家治理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环境,国家治理现代化将对国家审计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审计的地位、优化审计环境;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也对国家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出了巨大挑战。为了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需从如下方面作出变革:第一,从国家治理的高度来重新认识国家审计的使命和任务;第二,深化改革,以便为审计更好地发挥其治理作用创造有利条件;第三,国家审计工作应致力于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服务。此外,还应当在审计思维、审计技术与方法等方面进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审计环境 现代化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陈忠海 袁永
档案守法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方面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守法,指的是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不能滥用权力,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开展档案管理活动;另一方面是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守法,作为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公民、机构法人和社会团体依照档案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权利并履行相关义务。目前档案守法存在的不足是:档案守法之困惑,无法可守;档案守法之尴尬,定位模糊、功能不清;档案守法之障碍,可操作性差,执行困难;档案守法之不足,衔接协调能力弱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修改《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时,进一步明确档案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档案守法 档案法治体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维利 王东
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公民的现代化 ,而公民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之本。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教育的率先现代化对于国家现代化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现代化教育包括全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适合社会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运行机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等。中国教育现代化应实施“重点投入 ,优先发展”、“确保基础 ,高层统筹”、“集中几点 ,放开一片”、“经济制导 ,法规制约”四大发展战略
关键词:
国家 教育 现代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元竹
城市在国家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必须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城市化建设,必须把包括基础理论、基础技术(包括底层技术)、应用技术在内的创新摆在首要位置,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行稳致远。以科学技术助力民族复兴伟业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建设现代化国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必须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推动有组织的市场导向应用性基础研究迎接正在到来的智能社会,为有组织的市场导向应用性基础研究创造良好生态,关注并把握好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城市化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创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江华
中国国家治理的绩效和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投身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同样,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推进国家审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道路”的现代化意味着什么?——论全球化语境下非西方国家的历史性突围
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运作机制探析——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语境
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基层的创新——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环境政策跟踪审计体系构建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财政分权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微观调节机制的检验
国家审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的一个整合性框架——《国家治理框架下国家审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评介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创新——兼论突发性重大公共危机治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范式
论现代化进程视阈下我国的自主创新
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