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4)
2023(9324)
2022(7693)
2021(7028)
2020(5483)
2019(12178)
2018(11973)
2017(21624)
2016(11084)
2015(12133)
2014(11885)
2013(11654)
2012(10814)
2011(9596)
2010(9932)
2009(9043)
2008(8758)
2007(8629)
2006(7592)
2005(6789)
作者
(31522)
(26526)
(26274)
(24828)
(16899)
(12474)
(11652)
(10054)
(9971)
(9459)
(8953)
(8938)
(8573)
(8378)
(8084)
(8063)
(7803)
(7693)
(7538)
(7379)
(6589)
(6443)
(6327)
(6139)
(5905)
(5881)
(5839)
(5753)
(5210)
(5123)
学科
(47837)
经济(47798)
(40957)
管理(37487)
(35315)
企业(35315)
技术(20712)
方法(15474)
(14636)
中国(14567)
业经(14428)
技术管理(13266)
数学(11816)
数学方法(11702)
产业(11417)
地方(10689)
农业(10191)
理论(9716)
(9222)
(8976)
(8535)
贸易(8528)
(8521)
(8308)
(7605)
金融(7603)
(7571)
银行(7560)
(7418)
(7391)
机构
学院(164248)
大学(162490)
(69695)
经济(68382)
管理(65099)
理学(55057)
理学院(54518)
研究(54147)
管理学(53901)
管理学院(53552)
中国(39515)
(33890)
科学(30814)
(30285)
(26398)
(25821)
中心(24567)
财经(23962)
研究所(23204)
(22709)
师范(22544)
北京(21578)
(21558)
(21294)
经济学(21040)
业大(20966)
(20915)
(19847)
技术(19621)
经济学院(18819)
基金
项目(107789)
科学(86579)
研究(85707)
基金(76097)
(65950)
国家(64919)
科学基金(56114)
社会(55529)
社会科(52812)
社会科学(52797)
(44678)
基金项目(39995)
教育(39067)
(36403)
编号(34316)
自然(32501)
自然科(31765)
自然科学(31761)
自然科学基金(31264)
(29437)
成果(28155)
资助(28116)
创新(26374)
(25627)
课题(24977)
重点(24494)
国家社会(23223)
(23171)
(22140)
项目编号(21440)
期刊
(85233)
经济(85233)
研究(51639)
中国(37860)
管理(28970)
教育(25832)
(23313)
科学(22247)
学报(21649)
(21115)
技术(19754)
大学(17655)
学学(16215)
农业(14841)
业经(14543)
财经(13003)
(12897)
金融(12897)
经济研究(12525)
科技(12282)
(11576)
技术经济(11169)
问题(10620)
(10054)
论坛(10054)
(8662)
图书(8558)
(8467)
职业(8168)
现代(8131)
共检索到256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树华  李秋斌  汪秀婷  
本文阐述了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的战略意义、分析了当前创新发展的机遇和创新的关键点,提出了建立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创新联盟是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的有效途径,并初步探讨了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创新联盟的主体及其运行体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晓波  
本文分析了互补资产在汽车发展史上两次主导设计竞争中的作用,指出制约电动汽车成为主流汽车产品的主要因素就是充电设施不足。如果解决了这一问题,电动汽车就会成为城市家庭乘用车市场的主流产品,这对于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性和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探讨了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中存在企业规模小、研发力量分散,产品价格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不足,政策不配套、充电设施缺乏投资等现实问题,提出了联合组建研发公司、开发共性技术、实施不对称管制措施、培育消费者、打破垄断、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充电网络建设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静宇  刘颖琦  Ari Kokko  
文章以网络收益划分为切入点,构建了社会网络视角下产业联盟技术创新的分析框架和收益模型;应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强关系和弱关系在联盟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进一步讨论。研究表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关系嵌入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带来的收益更多,其中弱关系为联盟成员带来了更多的一般知识通路、新思想以及供销渠道,因而一直对联盟的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强关系在联盟技术创新初期提供了大量的冗余知识,浪费了大量的维系成本,因此这一阶段强关系带来的净收益是负的,然而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强关系带来的净收益变为正向的,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静宇  刘颖琦  Ari Kokko  
文章以网络收益划分为切入点,构建了社会网络视角下产业联盟技术创新的分析框架和收益模型;应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强关系和弱关系在联盟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进一步讨论。研究表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关系嵌入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带来的收益更多,其中弱关系为联盟成员带来了更多的一般知识通路、新思想以及供销渠道,因而一直对联盟的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强关系在联盟技术创新初期提供了大量的冗余知识,浪费了大量的维系成本,因此这一阶段强关系带来的净收益是负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铭  
文章认为我国汽车产业应该走引进——消化——开发——自主创新的产业主导型发展道路,即基于技术联盟的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因此,如何组建技术联盟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如何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如何建立起技术自主创新的体系就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铭慎  
组建产业技术联盟是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笔者通过考察技术联盟对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带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用定性分析技术方法对联盟积极效应的各种前提如何被满足或违背,进行研究并利用样本实证,得出了技术联盟对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带来正净效应的结论,并指出牵头组建联盟的企业获得的正净效应来自参与联盟的正向间接效应;而参与组建联盟的企业的正净效应来自参与联盟的正向直接效应和负向间接效应叠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颖琦  王静宇  Kokko Ari  
本文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产业联盟的文献计量分析表明,国内外研究在知识转移、技术创新、联盟管理等方面成果丰富。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理论和实践中,这几方面仅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未来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研究需在技术创新、知识转移、管理体系建立、标准化等领域加大力度,以更好地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颖琦  
本文应用NVIVO软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中企业—大学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质性研究。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为企业—大学合作研发创建了平台,改善了双方合作关系,拓宽了技术创新领域,联盟内企业—大学关系的建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中企业—大学的管理创新将进一步提升产业联盟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江  韩祺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取得重要突破,自主开发的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产业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总体上看,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面临价格高、性能不稳定、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在未来一段时期要通过扩大国家财税支持力度,建立产业技术联盟,以推动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充电桩等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引导市场应用等措施,推进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严扬帆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现有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条件下,面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通过自主研发与联合研发、建立策略性技术联盟,实施国家汽车重大技术创新计划,攻克关键技术、发展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等技术创新策略,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铁  
运用层次加权模型方法,构建了一个包括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及22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从投入能力、研发能力、产出能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对广西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广西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总体能力一般,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其中的优势包括:具有较强的制造生产能力、新产品营销能力和科技经费投入能力。而存在的制约因素包括:一是R&D经费缺乏导致产品技术含量低,盈利能力差,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专利;二是缺乏高质量的技术创新人才,科技队伍不稳定;三是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晓红  杜俊容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及危害,并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视角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和实现路径作了一定的探讨,以期为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创新模式的选择有所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善武  许秀瑞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在开放式创新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政策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双元性创新理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双元创新的动因、制度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层面的双元认知等进行分析,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双元路径:政府层面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相结合,产业层面探索开发和利用深化两类创新市场并重,企业层面规范管理和柔性调整两种模式灵活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