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7)
- 2023(10571)
- 2022(8820)
- 2021(8234)
- 2020(6921)
- 2019(15463)
- 2018(15061)
- 2017(28463)
- 2016(14640)
- 2015(16241)
- 2014(15258)
- 2013(14724)
- 2012(13723)
- 2011(11759)
- 2010(12617)
- 2009(12065)
- 2008(10691)
- 2007(9787)
- 2006(8579)
- 2005(7760)
- 学科
- 济(50250)
- 经济(50186)
- 业(48690)
- 管理(46625)
- 企(43090)
- 企业(43090)
- 融(28285)
- 金融(28282)
- 银(26362)
- 银行(26354)
- 行(25517)
- 中国(23738)
- 财(18231)
- 方法(17891)
- 技术(17210)
- 制(16990)
- 业经(14562)
- 农(14391)
- 地方(14128)
- 数学(13867)
- 数学方法(13728)
- 务(12443)
- 财务(12417)
- 财务管理(12346)
- 审计(12185)
- 技术管理(12095)
- 企业财务(11779)
- 中国金融(11483)
- 理论(10904)
- 体(10474)
- 机构
- 学院(188583)
- 大学(188340)
- 济(77123)
- 经济(75316)
- 管理(73059)
- 理学(61501)
- 理学院(60828)
- 管理学(60108)
- 管理学院(59710)
- 研究(59384)
- 中国(55962)
- 财(42074)
- 京(40091)
- 财经(32498)
- 科学(32247)
- 中心(31009)
- 江(30632)
- 经(29349)
- 所(27779)
- 范(25307)
- 州(25301)
- 师范(25137)
- 北京(24868)
- 财经大学(24238)
- 研究所(24162)
- 经济学(24086)
- 银(22901)
- 农(22713)
- 银行(21874)
- 院(21745)
- 基金
- 项目(120831)
- 科学(96878)
- 研究(95552)
- 基金(87280)
- 家(74380)
- 国家(73270)
- 科学基金(64518)
- 社会(62011)
- 社会科(58892)
- 社会科学(58874)
- 省(48776)
- 基金项目(46728)
- 教育(43421)
- 划(39711)
- 自然(38860)
- 编号(38732)
- 自然科(37958)
- 自然科学(37951)
- 自然科学基金(37345)
- 资助(33185)
- 成果(32713)
- 创(31791)
- 创新(28624)
- 课题(27278)
- 重点(27006)
- 部(26627)
- 发(26474)
- 国家社会(25577)
- 性(25146)
- 制(24883)
共检索到309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马轶群 崔伦刚
监管套利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我国的交叉金融创新已成为监管套利的多发地带,而分业监管模式和微观审慎监管原则又使得交叉金融创新处于监管真空。与其他监管部门不同,国家审计具有非竞争和再监管的特点,可以对金融行业在交叉金融创新中的监管套利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本文阐述了交叉金融创新的监管套利表现,主要包括银信合作的监管套利、银证合作的监管套利和银保合作的监管套利三个方面,在使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国家审计参与监督金融行业监管套利的必要性之后,探讨了对监管套利的审计监督内容及强化审计监督的策略。国家审计主要是通过对金融机构及金融监管部门的审计,实现对监管套利行为、监管套利空间以及监管套利根源的监督,对我国...
关键词:
国家审计 交叉金融创新 监管套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婷婷
金融危机以来,"监管套利"被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视为引发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国内金融监管套利的易发部位和治理难点即存在于跨部门的交叉性金融创新中。本文从金融功能交叉、渠道交叉、政策许可交叉等视角考察了交叉性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经营策略、业务形态、交易条件的实质性影响,并由此归纳了监管套利的三类路径和手法特征。同时,通过基于非竞争性金融监管环境和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套利行为与监管博弈分析,考察了有效监管的关键性条件,并就减少政策制度重构时滞以及强化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机制提出了具体策略建议。
关键词:
交叉性金融 监管套利 博弈策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家全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异化为监管套利,具有很大的负向溢出效应,不仅弱化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妨碍公平竞争,也给商业银行自身带来风险。后危机时代,国际社会进行大力度的金融监管改革,有助于防止金融创新被滥用。在我国,理财业务、同业业务等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活跃地带,同时也是监管套利多发的领域。为了防止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被滥用并异化为监管套利的工具,有必要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优化监管制度安排,加强监管的协调性和"穿透性",避免过度复杂和不透明的资产证券化,并弱化简单、直接的数量型监管措施的使用,在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取得平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正>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主要发达经济体一贯重视金融审计对金融监管机构的绩效评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又通过修法赋权、聚焦高风险领域、开展全流程监督等措施,强化了审计功能。近年来,我国审计对金融监管的监督方式日益丰富、覆盖面不断扩大,取得了良好成效。未来宜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强化审计对金融监管机构履职的全面监督,充实监管审计资源,完善监管审计架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思翀 肖振拯 冯晓健
本文基于全球95个国家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银行监管与外资银行进入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监管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机制,同时探讨金融开放对二者关系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外资银行倾向于进入监管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进行监管套利。换言之,严格的银行监管抑制了外资银行进入。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国的金融开放水平越高,银行监管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程度越大,即金融开放在银行监管套利的过程中存在调节效应。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银行监管主要是通过减少绿地投资这一中介渠道抑制外资银行进入。
关键词:
监管套利 金融开放 外资银行 中介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时辰宙
监管套利是次贷危机爆发的诱因之一,也是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重要原因。通过本次危机,监管套利对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套利行为的盛行已将监管体系的漏洞暴露无遗。对监管套利进行系统研究无论是对改革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还是对避免今后类似危机的重演都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以监管套利的内涵与实质为起点,分析了产生监管套利的深层次原因,并针对性地探究了减少监管套利机会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套利 监管体系 监管差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徐权
金融创新对金融安全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无序和过度的金融创新会危及金融安全,而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不能有效地使创新和安全达到和谐统一。本文分析指出政府审计可以作为金融监管体制的扩展和延伸,通过提高金融信息质量和加强金融监管的激励与约束,完善有利于金融创新的监管体制,促进金融创新有序适度地发展。具体而言,可以从制度、组织和方法等三个层面采取措施实现审计监督的目标。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安全 审计监督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业宏 黄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经济一体化需要各国采取统一的法律监管制度,然而当下差异化的监管制度使金融经营者产生了不同的收益。金融经营者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在不同的制度中转换经营行为,获得经营收益,从而形成监管套利。监管套利产生的"监管竞次"和"监管宽容"最终造成世界范围内金融风险。同时,监管套利在法律上也是不正当的。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后危机时代关于监管套利法律创新的新思维,采取统一法律监管标准、完善信息获取方式、加强信息共享等多种方式规制国际监管套利。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监管套利 金融风险 混业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金城 李成
金融监管的制度差异、监管竞争、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协调机制失衡,进而产生金融监管套利行为。金融监管套利容易引发金融系统的负外部性,导致金融风险不断累加直至爆发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套利的盛行暴露了金融监管体系的漏洞,推动了金融监管国内协调统一和国际合作的发展。本文从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的角度,以监管制度的成本收益和供需均衡分析为框架,运用净制度负担的一价定律模型和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博弈模型,探讨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不同状态下的监管套利问题。文章还提出了构建具有层次性、区域性的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加强各国协作并保持政策的一致性,拓宽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参与主体范围和市场领域,通过国际合作监管来缓解监...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国际合作 制度非均衡 监管套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作为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产物,交叉金融创新拓展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优化了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然而,交叉金融创新具有涉及机构多、嵌套环节复杂、资金链条长的特征,容易引发金融风险的传染和蔓延,危害金融体系稳健运行。这对我国目前以机构监管为主体的分业监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要坚持"穿透式"监管理念,深化金融监管改革,建立符合交叉金融创新规律的机构监管、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协调机制,构建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结合的协同监管框架,完善与"穿透式"监管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与"穿透式"监管相关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从向下穿透识别底层资产、向上穿透核查最终投资者和中间穿透核查融资交易全链条三个层面,加强对商业银行交叉金融创新的"穿透式"监管,防控金融风险交叉传染,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栾福茂 李华 尹雷
交叉金融业务是我国银行业探索混业经营的重要实践,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较大风险,需要加强监管。但在目前分业监管模式下,我国银行业交叉金融业务监管存在制度建设滞后、多头监管、缺乏有效监管、监管"穿而不透"、监管约束力有限和现行监管与服务实体经济监管目标存在一定冲突等问题。因此,应预见性地推出相关监管政策,加强监管机构间协调监管,加快建立混业视角风险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监管配套机制,出台支持实体经济的监管政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雨丝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金融体系的逐渐丰富,国内金融领域混业运营趋势日益明显,跨领域、跨市场交叉金融项目迅速发展,尽管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用户多样化的融资要求,但以此引起的监管套利、风险重叠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诸多银行资本借道流进了限制性行业,严重影响到宏观政策的作用。为此,需要深入探究交叉金融项目的发展原因、业务形式以及风险特点等,逐步优化监管体制。文章首先介绍了交叉金融项目的主要模式、潜藏风险以及管理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有效的监管策略。
关键词:
银行领域 交叉金融 风险分析 监管策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伟忠 谢斌
现有文献对跨行业交叉性金融工具的论述较为分散 ,本文首次对跨行业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特征进行了概括。通过对现阶段我国跨行业交叉性金融工具发展的现状、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以及在监管实践中存在问题的阐述 ,进而提出对跨行业交叉性金融风险监管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跨行业 交叉性金融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