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9)
- 2023(6296)
- 2022(5309)
- 2021(4564)
- 2020(3827)
- 2019(8410)
- 2018(8313)
- 2017(15701)
- 2016(8033)
- 2015(9178)
- 2014(9160)
- 2013(9083)
- 2012(9010)
- 2011(8185)
- 2010(9215)
- 2009(8818)
- 2008(8171)
- 2007(7684)
- 2006(7257)
- 2005(6870)
- 学科
- 济(57769)
- 经济(57721)
- 管理(23251)
- 业(18368)
- 地方(15861)
- 方法(15558)
- 企(15088)
- 企业(15088)
- 中国(13714)
- 数学(12502)
- 数学方法(12441)
- 审计(12151)
- 地方经济(11799)
- 制(10950)
- 学(10782)
- 财(10201)
- 业经(9994)
- 融(9979)
- 金融(9978)
- 农(9167)
- 银(8948)
- 银行(8946)
- 行(8713)
- 体(8512)
- 经济学(7199)
- 环境(6577)
- 和(6373)
- 理论(6282)
- 体制(6221)
- 农业(6200)
- 机构
- 大学(130364)
- 学院(127685)
- 济(64569)
- 经济(63360)
- 研究(47504)
- 管理(45168)
- 中国(37868)
- 理学(37157)
- 理学院(36705)
- 管理学(36330)
- 管理学院(36058)
- 财(32260)
- 京(27937)
- 财经(24913)
- 科学(24488)
- 所(24054)
- 经(22434)
- 经济学(21916)
- 中心(21105)
- 江(20871)
- 研究所(20736)
- 经济学院(19275)
- 财经大学(18316)
- 北京(17737)
- 范(17575)
- 师范(17501)
- 州(16340)
- 院(16278)
- 师范大学(14258)
- 社会(14211)
- 基金
- 项目(72948)
- 科学(57513)
- 研究(56823)
- 基金(53773)
- 家(46493)
- 国家(45627)
- 社会(39799)
- 科学基金(38333)
- 社会科(37775)
- 社会科学(37758)
- 基金项目(27203)
- 省(26564)
- 教育(24646)
- 编号(21937)
- 划(21919)
- 资助(21738)
- 自然(20702)
- 成果(20343)
- 自然科(20113)
- 自然科学(20108)
- 自然科学基金(19744)
- 国家社会(17530)
- 部(16902)
- 发(16618)
- 重点(16527)
- 课题(15568)
- 性(15386)
- 教育部(15187)
- 人文(14859)
- 济(14773)
共检索到220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素梅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制约和监督公共经济权力的不当运用是国家审计的应有之义。国家审计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一种制度安排,强化国家审计对公共经济权力的监督作用,是现阶段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强化国家审计对公共经济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应通过促进责任意识的构建、树立审计权力监督观,加强问责机制的内部沟通与外部协作等措施来实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科研所课题组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 ,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本文从权力必须受到监督、权力监督系统要不断完善、正确认识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深化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问题。
关键词:
国家审计 权力 监督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石桥
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政府审计一直被作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以信息经济学为基础,按委托代理关系、机会主义、治理机制和政府审计的逻辑顺序,分析政府审计为什么能够以及如何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及其运行离不开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环境不确定,公共权力机会主义必然出现。在应对公共权力机会主义的治理机制中,事前审计是制衡机制,跟踪审计是监督机制,事后审计是问责信息保障机制,审计基本功能是鉴证公共权力机构在责任履行、资源使用、信息报告、最大善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吴焕亮 文华宜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时指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如何发挥审计职能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创造良好的权力运行环境,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审计机关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新课题,需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从审计理论上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内容、方式和审计重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军 许海晏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自身特征,也面临挑战需要转型,这就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审计应该在充分发挥自身经济监督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自身的专业性、综合性、独立性优势,充分发挥国家治理"免疫系统"功能。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免疫系统”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轶群
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党的统一领导是审计监督的根本,全面覆盖是审计监督的目标,权威高效是审计监督的导向;二是增强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对象都要认识到审计监督的严肃性,要推动审计监督自身协同和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协同,要通过科技强审、制度强审和人才强审提高审计监督的有效性;三是审计监督要确保权力为人民谋幸福,审计监督通过推动权力运行的决策科学以及关注扶贫、支农等民生项目,进一步推动科学决策的坚决执行,以确保权力为人民谋幸福。
关键词:
十九届四中全会 审计监督 监督体系 完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胡志华 吴松华
将寻租理论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相结合,以进一步完善政府自身监督机制为目标,从公共寻租行为的危害性、经济责任审计对遏制权力寻租腐败的作用以及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促进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有效预防寻租腐败行为的产生。
关键词:
寻租 腐败 经济责任审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许百军
寻租理论揭示了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情况下,人们非生产性追求经济利益行为的危害及其表现,为对权力的监督与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方法论依据。寻租的本质是权钱交易,是官僚主义者向市场机会行为者、甚至少数利益集团盗卖政府“政策”的行为,从而使政府调节经济的杠杆偏离甚至脱离资源配置效率的轨道。强化政府审计监督,提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既是对权力监督的权益之举,也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制度保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祥贵
国家设立审计机关,其目的就是要从制度上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国家审计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新时期党和政府对国家审计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分析了提高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的认识,以及国家审计如何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问题。
关键词:
权力运用 国家审计 监督权力 依法行政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桂建平
本文从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的必要性及我国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的现状分析入手 ,通过对国家审计在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中所发挥的作用的研究 ,提出了应对国家审计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的观点 ,并对进一步发挥国家审计的职能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权力监督 国家审计 职能 作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力云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现代社会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把"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作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做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国家审计是权力制约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戚振东 尹平
理解经济责任审计产生动因是研究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和推动实践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从国家治理视角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动因,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政体国体及其权力运行现状下的特殊产物,是权力安全运行自律和自控的机制设计,是现行干部管理体制实践总结的制度完善,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必然要求。籍此,文章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强调权力运行过程外部独立的监督、突出自上而下的权力监督和彰显经济权力行为监督等权力监督特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史永 鲁清仿 许国艺
内部审计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与前哨性作用。通过分析国家审计机关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与现状,发现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内部审计发展不平衡、法规层次不高及可操作性不足;国家审计机关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国家审计机关与内部审计机构的执业边界尚需界定。通过理清国家审计机构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与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国家审计机构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路径,构建逻辑在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以及内部审计所在单位或组织的管理层形成一种“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新型治理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