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4)
- 2023(8956)
- 2022(7552)
- 2021(6883)
- 2020(5838)
- 2019(13091)
- 2018(13409)
- 2017(24140)
- 2016(13505)
- 2015(14922)
- 2014(15178)
- 2013(14146)
- 2012(13076)
- 2011(11642)
- 2010(12502)
- 2009(12152)
- 2008(11921)
- 2007(10966)
- 2006(9943)
- 2005(9421)
- 学科
- 济(45028)
- 经济(44930)
- 管理(41574)
- 业(36387)
- 企(32342)
- 企业(32342)
- 制(18520)
- 财(17073)
- 中国(16036)
- 方法(14092)
- 体(14004)
- 农(13579)
- 业经(12480)
- 审计(12203)
- 学(11483)
- 银(11038)
- 银行(11019)
- 融(10957)
- 金融(10949)
- 体制(10844)
- 理论(10630)
- 行(10582)
- 数学(10111)
- 数学方法(9959)
- 务(9355)
- 财务(9317)
- 财务管理(9245)
- 企业财务(8770)
- 教育(8746)
- 农业(8032)
- 机构
- 大学(188156)
- 学院(186092)
- 济(73009)
- 经济(71200)
- 研究(65966)
- 管理(65058)
- 理学(53880)
- 理学院(53251)
- 管理学(52409)
- 管理学院(52039)
- 中国(51511)
- 财(42957)
- 京(41633)
- 科学(37577)
- 所(33761)
- 江(31854)
- 财经(31798)
- 中心(29632)
- 研究所(29446)
- 农(28859)
- 经(28569)
- 范(26408)
- 北京(26161)
- 师范(26135)
- 州(24551)
- 业大(23976)
- 院(23814)
- 财经大学(23269)
- 经济学(22632)
- 省(22195)
- 基金
- 项目(114215)
- 科学(89386)
- 研究(88954)
- 基金(81081)
- 家(70959)
- 国家(69880)
- 科学基金(58744)
- 社会(56068)
- 社会科(52899)
- 社会科学(52882)
- 省(44907)
- 教育(42263)
- 基金项目(41622)
- 划(37635)
- 编号(36802)
- 自然(35119)
- 自然科(34191)
- 自然科学(34178)
- 成果(33783)
- 自然科学基金(33568)
- 资助(32336)
- 课题(27556)
- 制(27464)
- 重点(26369)
- 部(26065)
- 性(24499)
- 发(23990)
- 创(23860)
- 国家社会(23258)
- 项目编号(22921)
共检索到312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友梅
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日益暴露出自我手术效应、出现真空地带、存在以权压审,内部迁就变通,士气低、收效微等弊端。其原因在于体制培育的局限、科学定律的违背、地位没有摆正。为此,应建立一个符合“放权、分权与责任制约”要求的新审计体制,其理想模式是,审计机关隶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经济监督机关,使审计机关不仅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而且享有较高的权威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肃昌 肖泽忠
综合考虑现行审计体制的优劣以及政府经济监管和人大预算监督对审计监督的双重需要,中国国家审计应实行"双轨制"改革,即在人大和政府分别建立履行不同审计职责的审计组织;人大所属的审计组织主要从事预算审计工作,政府所属的"审计署"主要进行政府经济监管所需要的各项审计监督工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屯良 张艳
本文运用"政府式"委托代理理论对国家审计体制进行研究,指出国家审计体制的评价应以其是否适合所在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为标准,并根据这一标准对我国现行国家审计体制的利弊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改革国家审计体制的建议。
关键词:
国家审计体制 委托代理 政府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肃昌
加强人大立法监督,是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的重要举措。改革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是加强人大立法监督的需要。由于受权限和体制等因素影响 ,国家审计在实践中很难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所以 ,为强化人大立法监督和国家审计监督 ,国家审计组织应由当前的行政型模式向立法型模式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应起善 魏亚群
银行体制作为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十分广泛而又重要的作用。在独联体国家向市场经济演变的过程中,传统体制下银行体系的弊端愈来愈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随着物价的放开,私有化的进行,银行领域的改革力度明显加强。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朱殿骅 张艺凡
在审计署令第11号发布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从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监督职责、工作机制以及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设性意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旭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尹世用
我国的国家银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合理分配资金,正确引导和调节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任务。因此,必须按照中央银行行政化、专业银行商业化、政策性银行事业化的要求,尽快改革现行的国家银行体制,以适应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国家银行调节社会经济优化结构,促使其正常运行的作用。本文拟就我国国家银行体制改革的问题作简要论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贤环 倪筱楠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监督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国家审计治理能力的发挥需要在法律环境和国家审计体制下进行。建立法系、国家审计体制与国家审计治理能力的一般理论架构,探讨三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对如何提升国家审计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发现,在不同法系和国家审计体制背景下,国家审计治理能力各不相同。中华法系与大陆法系下我国行政型审计体制是适应我国国情的,但也存在不适应我国国家审计治理能力发挥的地方。
关键词:
法系 国家审计体制 国家审计 治理能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莉 郑石桥
新制度经济学一直强调制度对契约结构的决定性影响,并重视制度环境对制度运行效率产生的影响,其组织理论为国家审计组织与审计环境存在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审计组织制度应与审计环境相适应,作为审计组织制度核心内容的审计体制应动态改革。按照制度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的一般制度变迁规律,适时选择审计体制创新、审计体制边际改良、资源配置机制转变的制度模式。
关键词: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国家审计 审计体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兆强
国家垄断信用制度的绩效评价与变革思路葛兆强长期以来,基于对经典作家某些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国家垄断信用”制度及其要集中信用于国家银行这一制度安排,一直是中国金融运行与发展的制度基础。从理论的逻辑和发展的观点来看,这一制度模式及其安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课程治理体制决定课程治理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组织与方式、权力与责任、路线与机制,是课程改革发展须首先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在当代课程治理体制研究中,从统一转向分散,成为课程治理体制改革的最强声音;实现多元权力共享与多元主体共治,成为课程治理体制建构的最大共识。多元权力共享与多元主体共治是当代课程治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却需规避因对“分权论”与“共治论”的过度诠释而引发的弱化国家治理权力、地位与作用的误判与误导问题。课程具有鲜明的国家属性、意志与逻辑。课程治理属于国家职能,是国家事权、公权。推进课程治理体系现代化,迫切需要遵循国家逻辑,构建课程治理的国家体制,即国家主导与统筹的多元性、垂直型、一体式课程治理体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楠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环境下由精确性向高效性、抽样分析向总体分析、因果性向相关性以及由经验检验向预测性的转变,国家审计的取证方式、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审计风险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需从审计大数据平台的构建以及法律准则的完善等方面改进国家审计的效率效果,以便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体现国家审计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大数据 国家审计 变革与发展 国家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