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27)
- 2023(3976)
- 2022(3288)
- 2021(3018)
- 2020(2538)
- 2019(5660)
- 2018(5413)
- 2017(10062)
- 2016(5392)
- 2015(6230)
- 2014(6056)
- 2013(6003)
- 2012(5595)
- 2011(5289)
- 2010(5494)
- 2009(5323)
- 2008(5533)
- 2007(5104)
- 2006(4676)
- 2005(4283)
- 学科
- 济(21945)
- 经济(21907)
- 管理(18840)
- 业(17137)
- 企(15099)
- 企业(15099)
- 方法(7508)
- 财(7340)
- 中国(7033)
- 学(6407)
- 农(5975)
- 和(5699)
- 理论(5557)
- 业经(5484)
- 数学(5345)
- 数学方法(5270)
- 资源(5134)
- 制(4634)
- 教育(4384)
- 环境(4099)
- 农业(4098)
- 发(4068)
- 务(3791)
- 财务(3775)
- 财务管理(3765)
- 企业财务(3592)
- 人事(3541)
- 人事管理(3541)
- 收入(3538)
- 融(3533)
- 机构
- 大学(89245)
- 学院(86811)
- 济(33370)
- 经济(32639)
- 管理(31439)
- 研究(30289)
- 理学(26231)
- 理学院(25902)
- 管理学(25505)
- 管理学院(25324)
- 中国(22421)
- 京(19699)
- 科学(18888)
- 财(17492)
- 所(15820)
- 范(14472)
- 师范(14400)
- 研究所(14302)
- 财经(13768)
- 江(13680)
- 中心(12897)
- 北京(12830)
- 经(12389)
- 农(12064)
- 师范大学(11720)
- 州(11173)
- 业大(10719)
- 经济学(10407)
- 院(10309)
- 财经大学(10100)
- 基金
- 项目(54359)
- 科学(42612)
- 研究(41488)
- 基金(39294)
- 家(35401)
- 国家(34596)
- 科学基金(28515)
- 社会(26838)
- 社会科(25271)
- 社会科学(25258)
- 省(20222)
- 基金项目(20022)
- 教育(18963)
- 划(17542)
- 自然(17265)
- 编号(17139)
- 自然科(16648)
- 自然科学(16641)
- 自然科学基金(16357)
- 资助(15628)
- 成果(15342)
- 重点(12492)
- 部(12366)
- 课题(11781)
- 发(11760)
- 国家社会(11504)
- 创(10892)
- 性(10785)
- 项目编号(10641)
- 教育部(10592)
共检索到137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蒲志仲
论国家多重身份与矿产资源价值合理分配○蒲志仲一、矿产资源价值合理分配与矿产资源权益主体1.矿产资源产权主体及其利益关系之一般一般地,有两大利益相互对立的矿产资源产权主体,即矿产资源所有权所有者和生产经营权所有者(采矿企业)。另外作为公权的国家,必须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燕
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的实现依赖于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我国现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能确保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的完全实现,主要是由于矿产资源使用的"有偿"不能真实体现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权益、没有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外部性成本的内部化。比较与借鉴国外的相关制度,提出应建立以权利金为核心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包括以权利金取代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建立合理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价格形成机制等,以确保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的实现和促进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建良
我国在矿产资源产品国际定价权问题上的教训表明,很多地方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存在战略上的错误,这种错误源于对矿产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矿产资源的价值包括了它的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等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价值组成部分。比照人们打理稀世珍宝的策略,我国现阶段要采取"富人经济"思想指导矿产资源开发。而这种开发战略的实施手段之一就是实行矿产资源价值补偿,保证矿产资源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正常体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如银 杨家慧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政治、军事安全的重要保障,其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矿产资源安全内涵、影响因素、评价体系与方法、保障策略、法律政策角度出发,梳理目前矿产资源安全研究成果。综述发现,矿产资源安全是一个可持续的概念,不仅涉及经济安全,更将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全、国际安全纳入研究范畴;评价指标也随着时间不断丰富,从原本单一的经济指标转向涵盖环境指标、地理及政治指标等在内的评价体系;国家更加关注矿产资源开采、使用的各个方面,关于矿产资源安全的专项法律政策不断完善;为保障国家综合安全,政府依据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安全评价 评价方法 研究综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谷树忠,耿海青,姚予龙
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资源安全须建立在地区间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之上 ,是对地区资源安全的整合。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资源赋存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显著 ,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方面承担的职能也应有所区别。能源和矿产资源是非原位性资源 ,地区间的合理配置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基础 ;为此 ,本文在综合考虑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以及生态条件等因素的前提下 ,进行了国家能矿资源安全的功能区域划分 ,提出应将全国的能矿资源富集区划分为开发区、接替区和储备区三种类型 ,并将这一划分方案具体运用到西部地区 ,针对各能矿资源集中区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 ,在客观评价西部能矿资源特点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展望了西部在国家资源安全格局中所应具有的地位以及为此需要做出的努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樊奇 刘恩举
本文从自然资源的价值论出发,分析了资源———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的存在,界定了矿产资源价值核算的理论基础;指出了矿产资源与其环境是一个自组织耗散结构系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势必要引起系统熵增大,进而产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正、负价值问题;论证了矿产资源的整体价值实质上是其本身价值、增加价值、损失价值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耦合价值;提出了矿产资源耦合价值与矿产资源利用模式的关系;明确了只有矿产资源耦合价值大于0才是矿产资源可利用的经济发展运行模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洁 龚光明
长期以来,资源无价值论影响了矿产资源资产的计量,矿产企业一直将勘探、开发成本资本化为矿产资源资产,没有反映矿产资源的储量价值。而以劳动价值论、地租理论和效用价值论为指导,可把矿产资源的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将储量价值纳入内在价值之列。在计量矿产资源综合价值时,为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需要结合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计量矿产资源外在价值时主要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内在价值则采用公允价值法,以真正反映矿产资源资产的综合价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童莉霞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高新技产业的快速发展,锑、钴、钨、钼、铟、镓、锗、钽等稀有矿产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已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并采取了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围绕稀缺矿产资源,应在全球战略、资源保护、科技研发、法制建设、节约和回收利用等方面作出努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发达国家 稀缺资源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宇 谭立勤 淳伟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化石能源、黑色金属和主要应用于新兴产业领域的金属资源重要性日益凸显。发达国家矿产资源战略是我国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新华 谷树忠 王礼茂
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等。新疆是我国典型的矿产资源富集区,与矿产资源开发相伴,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并不同程度地引发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矛盾。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研界定出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当地居民。其次分析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在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资源利益和环境利益中,各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中央政府重视矿产资源开发的资源利益,地方政府、资源开发企业和当地的居民重视的是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经济利益。第三通过建立指标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春云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空间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三区三线"划定。我国矿产资源大多埋藏于地下,属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地表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等共同构成复合空间。本文以山西省古交市为例,探讨了资源型地区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如何合理部署复合空间的开发利用保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春学 李连举 李春雪
由于矿产资源的特殊性,利益分配不均现象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尤为显著,资源富饶的地区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大,矛盾冲突多,社会安定堪忧。本文根据对云南部分矿种和矿区的实际调研,利用相关的博弈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矿区居民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精炼贝叶斯均衡的求解,表明矿产资源开发中企业倾向于向矿区居民分配很低的利益且这种分配策略属于"混同均衡",进而推导出了各均衡点存在的必要条件,并以实际调研案例验证了其存在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从监管、补偿机制及分配制度三个方面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矿区居民 资源开发 矿产开发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关凤峻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益主体数量急剧增加、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及不同利益主体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有必要重新对现有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的地位进行研究。主要是确立国家、矿业企业和职工个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政府部门随政企分开改革进程不宜再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主体。在各利益主体经济利益实现的过程中,国家以行政权力、资产所有者身份等行政机制实现其经济利益,而矿业企业和职工个人更主要的则以企业经营、按劳分配等市场机制实现其经济利益。此外在国民经济整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矛盾的协调对发展我国矿业开发事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
矿产 资源 利益 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