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4)
- 2023(6930)
- 2022(5758)
- 2021(5544)
- 2020(4725)
- 2019(10842)
- 2018(10415)
- 2017(20038)
- 2016(10842)
- 2015(11850)
- 2014(11876)
- 2013(11796)
- 2012(11041)
- 2011(9556)
- 2010(9998)
- 2009(9267)
- 2008(9723)
- 2007(8794)
- 2006(7906)
- 2005(7460)
- 学科
- 济(43122)
- 经济(43065)
- 管理(37434)
- 业(36721)
- 企(33249)
- 企业(33249)
- 财(30455)
- 方法(18164)
- 务(15897)
- 财务(15887)
- 财务管理(15830)
- 企业财务(15194)
- 制(14765)
- 数学(14592)
- 中国(14519)
- 数学方法(14474)
- 财政(13550)
- 贸(13467)
- 贸易(13462)
- 易(13252)
- 出(12690)
- 银(11284)
- 银行(11276)
- 政(10966)
- 农(10886)
- 体(10767)
- 行(10698)
- 融(10597)
- 金融(10596)
- 学(10134)
- 机构
- 大学(155713)
- 学院(151642)
- 济(68189)
- 经济(66892)
- 管理(55554)
- 研究(50289)
- 理学(46750)
- 理学院(46238)
- 管理学(45680)
- 管理学院(45382)
- 财(44945)
- 中国(42285)
- 京(32284)
- 财经(31445)
- 经(28497)
- 科学(27174)
- 所(25004)
- 江(23824)
- 经济学(23702)
- 财经大学(23222)
- 中心(22769)
- 研究所(21769)
- 经济学院(21381)
- 北京(20648)
- 范(20070)
- 师范(19914)
- 州(18495)
- 院(17722)
- 农(17588)
- 商学(16559)
- 基金
- 项目(90763)
- 科学(72171)
- 研究(69934)
- 基金(68092)
- 家(58567)
- 国家(57636)
- 科学基金(49438)
- 社会(46980)
- 社会科(44675)
- 社会科学(44661)
- 基金项目(34925)
- 省(33092)
- 教育(31890)
- 自然(29077)
- 自然科(28425)
- 自然科学(28415)
- 资助(28392)
- 自然科学基金(27946)
- 划(27808)
- 编号(27214)
- 成果(24560)
- 部(21800)
- 重点(20620)
- 国家社会(20315)
- 性(19918)
- 教育部(19568)
- 课题(18792)
- 人文(18777)
- 发(18609)
- 创(18473)
共检索到248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文阁
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督理论结构研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和发展。文章对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督的内涵特征、理论假设、双目标及理论逻辑起点和理论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探讨,以期指导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督实务。
关键词:
国家出资人 财务监督 理论结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长春 伍中信
为了弥补国企出资人缺位所导致的财务监督弱化,政府推行了会计人员委派制、财务总监制或稽察特派员制。比较分析这三种财务监督的方式可见,会计人员委派制适用于非企业单位和机关;财务总监制适用于大型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稽察特派负制改为外派监事会制,不仅是把政府行为转变为代表国有资本所有者的企业行为,而且更适用于对重点国有企业的监督。所以,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国企出资人财务监督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云成
信息反馈是控制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通俗地说,信息反馈就是指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制约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出资人财务监督是一种典型的控制系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二、基于出资者视角的资产管控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经营者经营资产属于其基本的经营权力,出资者一般不得参与或者干预,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界定出资者与经营者的权利边界,也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经营者的受托经营责任,实现经营权与经营责任的合理匹配。尽管如此,基于资产的上述特性,为了维护出资者的利益,出资者对于经营者的资产经营行为仍然要进行必要的管控,其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权益理论和风险偏好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两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出资者必然要对经营者的资产运用行为进行控制。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经营者的资产运用行为有可能直接损害出资者的权益,或者偏离出资者的投资风险偏好。出资者对经营者资产运用的管控不能干预经营者的基本经营权力,使用的管控方法主要是财务的方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学峰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成立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与此相对应各省市也陆续设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同时,为了给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国务院公布施行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成立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婷 宋文阁
一、出资人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内涵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而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企业财务划分为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与之相对应,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划分为出资者财务风险和经营者财务风险。出资者财务包括及时筹集资金、合理安排资本投向、确定收益分配策略等,其目标是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与出资者财务目标相对应,出资者财务风险就是企业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灵翔
随着国资监管模式的逐步完善,审计监督在国企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特设机构国资委,也正努力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措施。本文从国企出资人审计监督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国企审计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目前的具体实践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出资人审计监督工作提出建议,以期有助于国资监管工作的完善。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出资人 审计监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文浩
一、财务监督制度化的本质认识代表所有者利益的财务监督制度与来自企业外部的社会监督(如来自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宏观调控者身份对企业实施的必要监督)有着本质区别。一方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涵之一,是通过明晰产权关系,强化产权约束,依靠产权制度的自身运转的内在机制,构建企业内部集决策、执行和约束职能为一统的有机体制,从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财务收支方面自动的防范和避免背离所有者利益的行为,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雄胜 甘云鸿
一、问题的提出国际经验表明,企业财务活动及对其有效监督作为现代企业机制的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理所当然地,也有一个制度创新的问题。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原有的财务监督机制在新的环境下显得极度乏力,新的财务监督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实务中,某些企业严重忽视财务监督,不少企业即使存在财务监督也往往流于形式。为此,怎样重建财务监督,发挥其应有作用,成为财会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虽然有识之士发表了不少看法,但对财务监督的基本认识仍是颇有分歧。我们认为,当前重新研究财务监督问题,关键是要在怎样认识两权分离下的财务监督本质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就此提出我们的思考。二、两权分离与财务监督的实质我们知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万国华
在我国企业制度转轨或并轨背景下,国有企业整体上市中出资人监督机制应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重构出资人监督机制以避免两种不同法律性质的监事会衔接的困难;外派监事将面临监督或负责对象、问责机制等变化带来的法律障碍及风险进一步研究;外派监事会治理机制内生化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之修改与完善也刻不容缓;如果要推进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直接持股实践,应尽快解决其法律地位和功能重新定位以及民商事主体意识和能力提高等问题。
关键词:
外派监事会 监督机制 治理机制 直接持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泽霞 李青媛
基于我国国有 (控股 )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 ,通过对国有 (控股 )企业财务监督现状的分析 ,得出国有 (控股 )企业财务监督机制难以理顺的原因在于 :当前国企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导致国企内部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直接监督经营者的财务机制 ,而外部证券市场对国企财务的间接监督机制又未充分发育。本文认为 ,理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改革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财务监督 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心合
受大会计观的影响,学界对会计监督与财务监督的解释存在雷同现象。对两个监督概念的结构分析发现,每个监督概念都是由来自企业外部的会计或财务监督和企业内部的会计或财务控制两部分组成,规范概念并使之科学化需要将现有的两个大监督概念裂变。本文对裂变后的两组概念——对会计的监督与对财务的监督、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财务控制进行了解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