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6)
2023(7574)
2022(5904)
2021(5313)
2020(4262)
2019(9719)
2018(9976)
2017(19332)
2016(10606)
2015(12083)
2014(12113)
2013(11583)
2012(10609)
2011(9634)
2010(9685)
2009(8945)
2008(8838)
2007(7922)
2006(7215)
2005(6753)
作者
(28972)
(23953)
(23785)
(22795)
(15663)
(11564)
(10958)
(9407)
(8989)
(8591)
(8305)
(8098)
(7871)
(7700)
(7475)
(7434)
(7090)
(7047)
(6842)
(6840)
(6184)
(5803)
(5788)
(5619)
(5496)
(5494)
(5274)
(5270)
(4718)
(4690)
学科
(44257)
经济(44205)
(25494)
管理(24752)
(19664)
企业(19664)
方法(15619)
(14103)
中国(13807)
数学(12722)
数学方法(12616)
业经(11097)
(10480)
贸易(10472)
地方(10436)
(10169)
(9564)
金融(9562)
农业(9294)
(9189)
(8843)
(8790)
银行(8783)
理论(8558)
(8430)
(8122)
(7050)
(6427)
(6190)
产业(5900)
机构
大学(149973)
学院(147758)
(62369)
经济(61003)
研究(52439)
管理(51645)
中国(43267)
理学(42907)
理学院(42357)
管理学(41679)
管理学院(41398)
(32633)
(30417)
科学(29675)
(25846)
中心(25086)
财经(23898)
(23303)
研究所(23170)
(22699)
师范(22569)
(21840)
(21535)
北京(20744)
经济学(20264)
(19416)
业大(18485)
师范大学(18425)
(18424)
经济学院(18222)
基金
项目(92274)
科学(72636)
研究(71512)
基金(66446)
(57504)
国家(56586)
科学基金(47969)
社会(46107)
社会科(43569)
社会科学(43556)
(34997)
基金项目(34883)
教育(32533)
(29863)
编号(29748)
自然(28513)
自然科(27823)
自然科学(27817)
自然科学基金(27317)
资助(26549)
成果(25761)
课题(20885)
重点(20762)
(20653)
(20429)
国家社会(19262)
(18641)
(18571)
教育部(18102)
大学(17742)
期刊
(73771)
经济(73771)
研究(51149)
中国(29517)
(23791)
(22378)
金融(22378)
学报(21363)
(21082)
科学(19915)
管理(18911)
教育(18769)
大学(16823)
学学(15330)
农业(13914)
财经(12896)
技术(11753)
经济研究(11306)
(11155)
国际(11073)
问题(11039)
业经(10961)
(10426)
图书(9031)
世界(8681)
(7936)
现代(7370)
理论(7301)
(7215)
(7093)
共检索到238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段世德  胡文瑶  
习俗惯例影响国际货币更替的交易成本,发行国的国家信用决定国际货币的持有成本,国家信用竞争与习俗惯例影响货币国际化水平。文章通过构建货币国际化的实证模型,对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国际化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国家信用是主权货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它能影响货币国际化的水平与状态;习俗惯例能在短期内影响货币的国际化,但不能根本改变货币国际化的基本趋势,强化国家信用并结合习俗惯例的主动作为能提高货币的国际化水平。要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强化人民币的国家信用是根本,改革包括货币发行在内的金融体制是关键,利用贸易大国地位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围绕人民币的使用逐步形成习俗惯例是重要手段,通过降低持有和使用成本提高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持续提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楚明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维系和调节当前国际金融关系的重要保证,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功能缺陷和体系中一些并不公平的国际金融惯例,成为近10多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并引发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中的利益冲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旦增遵珠  多庆  索南才让  
本文从制度主义的视角考察了当代藏区草场纠纷问题,认为改革后牧民的行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回归于传统习俗与惯例的规约之下,有时与国家的行政法规发生抵触,并且在当下的勘界与草地产权改革中也存在一些沟通与理解的障碍,因此,需要建立国家正式组织系统为代表的制度权威与民间社会组织系统为代表的民间权威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邓旭  
国际商事惯例具有法源的性质,有别于国际商事交易习惯。国际商事惯例具有反复实践、得到普遍遵守具有法律确信的特点。国际商事惯例的表现形式包括成文和不成文的惯例。在法的层级效力上,国际商事惯例次于我国加入或者缔结的国际条约与我国的制定法。在不违反我国公共利益的原则下,如果当事人有约定,或者是我国法没有规定且我国缔结与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约定的实现,则应当适用国际商事惯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慧  刘宏业  
随着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普遍关注,货币的国际化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利用货币竞争模型分析由于货币的网络外部性和转换成本的存在所造成的国际货币的惯性,从而解释世界上到底需要多少种国际货币、为什么在每个时期只能有一种货币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为什么一种货币想要取代已有的国际货币的过程都十分漫长等问题。对上述问题的解释启示我们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要关注货币网络外部性和转换成本的影响,可以通过贸易逆差输出人民币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来培育人民币的网络外部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雨露  王芳  杨明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多元储备货币时代。货币发行国可能获得的各种利益,或许是对现代信用货币竞相国际化的最好解释。作者认为,除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等无法计量的好处以外,货币国际化利益主要表现为国际铸币税收益,以及运用境外储备投资的金融业收益。文中以实证研究表明,可计量的美元国际化利益至2 0 0 2年底已累计高达953 0亿美元。同时估算,若2 0 1 0年实现人民币区域国际化,则1 0年内可获得近750 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国际化利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玉梅  张薇薇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经济体经济低迷,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具活力的增长力量。世界银行在其发布的《多极化:新的全球经济——2011全球发展极》报告中提到,未来十年,我们将见证由新兴经济体引领的全球经济增长,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主要由新兴经济体推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资本项下输出人民币不会导致美元流入,可以实现人民币的净输出,在国际货币竞争中提高人民币份额信用货币体系下的货币国际化本质是对外创造信用货币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世界进入完全的信用货币时代。在信用货币体系下,银行通过贷款等资产扩张形式创造存款——信用货币。货币国际化是指本币可以在国际范围内承担货币的各项职能,因此货币国际化的本质是一国通过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资本项下输出人民币不会导致美元流入,可以实现人民币的净输出,在国际货币竞争中提高人民币份额信用货币体系下的货币国际化本质是对外创造信用货币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世界进入完全的信用货币时代。在信用货币体系下,银行通过贷款等资产扩张形式创造存款——信用货币。货币国际化是指本币可以在国际范围内承担货币的各项职能,因此货币国际化的本质是一国通过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惠萍  
文章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定义国际货币,并在此基础上对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发展路径、收益和成本作了评述。文章指出,一种货币要具备其作为国际支付手段、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的条件以及满足综合方面的要求才能迈向国际化;货币国际化进程根据使用范围不同可分为周边化、区域化和全球化三个层次,按照承担职能范围不同可分为部分国际化和完全国际化;货币发行国从货币的国际使用中取得的最可观收益是国际铸币税,最主要成本是货币政策独立性或汇率稳定性受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卫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发生了变化,自然也就要求会计模式转轨变型。而且,国际社会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决定了对外开放将成为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荣辉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从周边化、区域化到国际化,从国家货币、区域货币到国际货币的渐进动态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交流程度的提高,国内对美元等国际货币支付结算的需求增加,出现美元等替代人民币的"美元化",同时,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流通规模越来越大,进而出现替代周边国家货币的"人民币化"货币反替代现象。因而,货币替代与货币反替代也是人民币国际化渐进进程中的必然现象,而这种现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利也有弊,本文对此加以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光明  
近十几年来中国产品的外部市场占有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由于货币地位不同,发展中国家外部市场占有率上升所导致的对某特定储备货币名义升值压力要大于该储备货币国外部市场占有率上升同样幅度所产生的升值压力,且其不平等程度与两国出口产品互补性成正比。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消除这一不平等升值压力并获得其他好处。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必要性和收益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