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3)
2023(6224)
2022(5215)
2021(4850)
2020(4156)
2019(9207)
2018(8993)
2017(16993)
2016(9536)
2015(10773)
2014(10920)
2013(10786)
2012(9882)
2011(8835)
2010(9086)
2009(8978)
2008(9295)
2007(8429)
2006(7486)
2005(7019)
作者
(26326)
(22039)
(21978)
(21089)
(14098)
(10422)
(9980)
(8339)
(8256)
(8064)
(7610)
(7355)
(7272)
(7265)
(7246)
(6641)
(6438)
(6379)
(6355)
(6307)
(5693)
(5352)
(5184)
(5152)
(5022)
(5000)
(4943)
(4833)
(4356)
(4314)
学科
管理(39765)
(34169)
经济(34093)
(33013)
(30022)
企业(30022)
(27009)
(14963)
财政(13175)
(13049)
财务(13024)
财务管理(12979)
方法(12827)
企业财务(12385)
中国(11166)
(10534)
(10434)
数学(10147)
数学方法(10017)
体制(9151)
(9149)
业经(9112)
(8043)
银行(8036)
(7674)
(7508)
(7448)
制度(7417)
理论(7311)
(7154)
机构
大学(140690)
学院(138573)
(56982)
经济(55776)
管理(50720)
研究(44889)
理学(42553)
理学院(42087)
管理学(41541)
管理学院(41262)
(40711)
中国(35896)
(29026)
财经(27425)
科学(24996)
(24557)
(22740)
(22590)
中心(19914)
财经大学(19890)
研究所(19390)
经济学(18442)
北京(18332)
(17976)
师范(17850)
(17325)
(17161)
经济学院(16430)
(15919)
业大(15883)
基金
项目(82856)
科学(65523)
研究(64022)
基金(60719)
(51371)
国家(50913)
科学基金(44067)
社会(42104)
社会科(39878)
社会科学(39868)
基金项目(31585)
(31544)
教育(29917)
(26199)
自然(26188)
编号(25768)
自然科(25554)
自然科学(25548)
自然科学基金(25101)
资助(24344)
成果(23655)
(22318)
(19398)
重点(18856)
课题(18470)
(18162)
国家社会(17738)
教育部(17332)
(17231)
人文(16782)
期刊
(70059)
经济(70059)
研究(49328)
(39323)
中国(32118)
管理(20614)
学报(20170)
科学(17698)
大学(16362)
教育(16232)
(16155)
财经(15997)
学学(15260)
(14750)
金融(14750)
(13618)
经济研究(10942)
技术(10566)
农业(10054)
会计(9805)
财会(9462)
业经(9414)
问题(9270)
(8226)
财政(8226)
(7979)
(7394)
(7240)
理论(6436)
通讯(6343)
共检索到227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傅光明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对财政公开的规定公开性和透明性是对外开放的基本要求。透明度是世界贸易组织三个主要目标——贸易自由化、透明度和稳定性之一。世界贸易组织中的透明度原则是指同过境的货物流通有关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即当政府实施有关过境货物的法律和规章时,必须予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槿篱  
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是我们经过几十年的改革探索,最终确定的目标。财政的公共性要求政府的收入和支出都应以社会公共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体现社会的共同意志。因此,公共财政应是受社会公众规范、决定,制约的政府财政,要真正反映社会公众的意愿和偏好。这就要求财政运行过程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使公众了解并予以监督,也即财政公开。财政公开是指除法律规定须保密的以外,政府及其使用财政资金的所有单位有义务向社会公开其财政收支的数额、来源、使用及效果、过程,接受社会公众的质询、监督和约束。推行财政公开制度,实行"阳光理财",保证财政的公开和透明,不仅是保障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前提,也是规范财政权力的行使、限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雪梅  
本文以省级政府的财政公开为考察对象,设计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证衡量省级政府财政信息公开文本制度建设进展程度,以及该制度运行的有效性情况。研究表明,我国省级政府虽然在财政信息公开的文本制度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财政公开的行为效果总体上并不理想,行为效果与文本制度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在当前阶段,要进一步推动财政公开,就需要着重关注制度运行的有效性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军平  
基于对我国省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的调查,本文研究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及其原因。研究表明:由于制度主要是通过道德的感召而不是法律的强制来对财政透明度施加影响,在整体水平上,制度对于财政信息的公开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比较有限。由于制度条文规定的差异所引致的激励效应不一样等方面的原因,在层次差异上,制度对态度责任心的提升效应相比对实质信息公开的促进效应要显著得多。而在主体差异方面,相比对于行政部门财政透明度的推动作用,制度对非行政部门财政透明度的推动效应要小得多;制度对财政透明度的推动效应与各单位所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在态度责任心的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云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目标和新的出发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无疑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也是财政学界讨论研究的重点课题。研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首要的问题是全面认识现代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的关系,本文以此为中心进行了三方面的探讨。首先探讨了公共财政是否现代财政制度的问题,认为公共财政学还不能称为现代公共财政学或者说完全的现代公共财政学;其次分析了公共财政与我国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适应性问题,认为公共财政存在的一些缺陷不能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再次研究了如何正确处理公共财政与建立...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袁婕  
学习并借鉴国外公共财政监督制度的做法,对于我国审计机关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从制度上完善我国财政监督制度,加强财政审计监督颇有裨益。世界各国的财政监督制度因国家政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转移支付制度已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普遍做法和基本方式。依据国家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关系的不同,可分为分权、集权两种主要类型,不同类型的国家,其政府间转移支付采取的方式与特点也不同。总体来讲,联邦制国家如美国、德国等,其财政体制为分权型,相应地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规模较小。日本和法国等作为单一制国家,其财政体制为集权型,相应地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规模较大。本文将分别以美国、德国、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岳军  王杰茹  
财政监督是现代财政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财政监督应是监督主体宽泛、覆盖政府行为全过程的"大监督",这是实现人民民主权利、体现公共权力受托责任、构建法治财政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财政监督立法层次高,监督程序标准,注重绩效监督和信息披露。新形势下,一方面,要求财政监督法治化,明确监督行为合法、监督要件法定、监督要件明确和违法处罚原则;另一方面,强化财政监督各主体责任,加快财政监督行为立法,建立财政信息披露机制,将绩效评价与财政监督有机融合,依靠群众评价,重视社会监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覃发艳  
财政存款缴存制度已实施22年,原来的制度设计已不适应当前的经济金融实际,实际操作中出现了缴存与缴库相冲突、商业银行逃避缴存等不容回避的矛盾和问题。财政存款缴存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在适当时机将财政存款作为一般存款缴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元起  王飞  
本文分析了公共财政和宪政的历史演进过程,指出宪政与公共财政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公共财政既是宪政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宪政也是公共财政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公共财政的发展和完善必须以宪政为基础。宪政以贯彻和实行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规范和代议制度(或代表制度)为基本特征,因此,现代公共财政必须以由宪法规范确认、受议会(或代表大会)决定和监督权为发展完善的基础。从宪政基础角度探讨当今中国公共财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路,对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方学  齐海鹏  
论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孙方学,齐海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又称政府间的转移支付(intergovernmenttransfer),是财政支出中的一项制度。一般地说,它包括转移支付的方向和转移的标的等内容。转移的方向可分为横向的转移支付和纵向的转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拴友  
目前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着缺陷与不足。政府间财政平衡制度是转移支付制度的核心内容,其平衡模式宜选择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方式。政府间财政平衡的关键是在确定各地的标准收入和标准支出的基础上,计算分配可用于转移的均衡拨款数量。实施规范的政府间财政平衡制度,必须增加中央财政的可支配收入,其选择途径有:(1)优化分税制;(2)改革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3)调整税收政策;(4)重视非税收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志军  王善迈  成刚  
现代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由拨款主体和拨款机制构成。拨款主体是拨款制度中的实体部分,拨款机制包括财政资金的供给机制、分配机制以及问责机制。财政资金的供给是通过政治过程确定的,分配机制中采用拨款公式保障了经费分配的客观与透明性,问责机制对资金的使用过程和结果起到约束作用,并体现在经费分配过程中。这个"三位一体"的制度构架为分析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可为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提供一个参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不是对"公共财政"本质论的否定,而是反映出我国政府面对未来发展危机所作出的提升以财政为核心的国家组织能力的科学决断。不过,这也折射出公共财政论在公共性界定、理论本土化和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致使财政功能受限。现阶段,应认识到我国现代财政所具有的经济与伦理二元属性,并以此为依据从宏观调控机制、绩效考核制度、财政收支制度、预算制度和财政管理制度五个方面建设现代财政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