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7)
2023(11572)
2022(9486)
2021(8820)
2020(7269)
2019(16146)
2018(16064)
2017(30071)
2016(16660)
2015(18498)
2014(18826)
2013(18183)
2012(16702)
2011(14801)
2010(15567)
2009(15160)
2008(15963)
2007(14761)
2006(13472)
2005(12640)
作者
(47359)
(39771)
(39478)
(37866)
(25613)
(18941)
(18037)
(15173)
(15117)
(14457)
(13596)
(13432)
(13128)
(12728)
(12640)
(12090)
(11743)
(11632)
(11445)
(11414)
(10058)
(9678)
(9648)
(9220)
(9142)
(9063)
(8871)
(8805)
(7926)
(7768)
学科
(77214)
企业(77214)
(75254)
管理(72785)
(65397)
经济(65262)
(29989)
方法(25739)
(24416)
业经(24118)
(21516)
财务(21482)
财务管理(21444)
企业财务(20374)
(18123)
中国(17718)
数学(17077)
数学方法(16789)
理论(16546)
体制(16008)
技术(15990)
(15202)
(14599)
银行(14585)
(14521)
(14216)
(14112)
(13989)
(13404)
金融(13400)
机构
学院(246204)
大学(245078)
(99292)
经济(97116)
管理(94227)
理学(78673)
研究(78457)
理学院(77884)
管理学(76778)
管理学院(76282)
中国(64491)
(56885)
(51746)
科学(44111)
财经(42728)
(41069)
(39243)
(38435)
中心(36047)
研究所(34292)
北京(32899)
(31930)
(31913)
财经大学(31360)
(31316)
师范(31024)
经济学(30417)
业大(29727)
(28497)
商学(27375)
基金
项目(147098)
科学(117299)
研究(112659)
基金(106906)
(90906)
国家(89980)
科学基金(78866)
社会(72825)
社会科(68816)
社会科学(68796)
(57767)
基金项目(55088)
教育(53303)
自然(48733)
(47670)
自然科(47631)
自然科学(47619)
自然科学基金(46824)
编号(45659)
资助(43271)
成果(39976)
(34288)
(33350)
重点(33165)
课题(32759)
(32315)
(30769)
(30310)
创新(30062)
国家社会(29859)
期刊
(124422)
经济(124422)
研究(80392)
中国(55384)
(51754)
管理(43560)
学报(34807)
科学(33003)
教育(32513)
(30046)
(28638)
金融(28638)
大学(27896)
学学(26032)
财经(23970)
技术(23363)
(20728)
业经(19318)
农业(18708)
经济研究(18441)
问题(15229)
财会(14457)
(13449)
技术经济(13077)
会计(12901)
现代(12216)
(11852)
国际(11506)
理论(11342)
经济管理(11227)
共检索到397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永臻  蓝庆新  
虽然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但是效益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一方面,所有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最终都取决于在市场竞争中失败成为一个可信威胁,而对于许多国有企业来说,在政府“父爱”的关怀下,这种威胁是不可信的,这使得国有企业经营者没有压力进行创新,得过且过,效益低下是自然的结果。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只有弱的动力去监督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也并没有建立起内部的制衡机制,这使得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仍很突出,经营者可以“任我行”。我们认为国有企业低效与其独特的产权制度密不可分,国有资产分步骤、有条理、有规则地退出竞争性领域,这是改革的关键。引进机构投资者,加强市场监督,加大剩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晶  张仁德  
笔者认为国有企业低效与其独特的产权制度密不可分,国有资产分步骤、有条理、有规则地退出竞争性领域,这是改革的关键。引进机构投资者,加强市场监督,加大剩余索取权在企业从业人员中的分享程度也是促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运营效率必不可少的环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龙  
综观我国国企出现的种种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产权主体约束机制,如对国资监管强调纵向分级管理,而对国企横向的分类管理和监督重视不够。实践中,在国企产权尚不清晰的情况下,强调用非国有企业模式来改革国企,"一个处方治百病"的模糊认识实质上混淆了国企的性质,客观上增加了改革难度,扩大了改革的交易成本。因此,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核心,是产权结构安排和产权监督的补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颜  杨德才  
国有企业改革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大环节,是一个从微观层面搞活企业主体转换到宏观层面整体推进配套体制改革、从旧企业制度框架微调转换到变革企业基本制度的制度变迁过程,其变迁的路径选择是"试错式"的,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意识形态的滞后、利益集团的阻扰等因素使得国企制度变迁陷入路径依赖,再加上顶层设计的缺失,国企改革道路呈现曲折反复的特点,无法实现效率最优化目标。该文基于现代企业理论,注重从微观方面对国有企业性质与目标进行分析,阐明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并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探究国有企业改革路径选择与演变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东京  
国企改革目前已进入攻坚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经过30多年改革探索,国有企业已经普遍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本文根据财产所有权与产权分离后产权结构安排与企业行为选择的一般规律,对国有企业为何要进行"混改"给出了理论证明,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思路。同时作者从操作层面对国有企业如何去行政化以及怎样设计高管年薪制度提出了改革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玉红  王锡忠  
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前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主要有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对产品质量重视不够、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优势以及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在供给侧视角下,我国要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国有企业的效益提升,引入民营资本来扩大国有企业的发展空间以及加快制度、产业、质量三大因素改革等途径促进国企改革的进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月秋  宋贻强  
国有股权的单一化和集中化是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极不规范和完善的深刻根源 ,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则又是其直接原因。国企公司化改造过程中首先必须调整国企的股权结构 ,平衡各股之间的利益关系 ,并确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实现产权主体的制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海涛  
我国的政府预算改革从最初的技术引入过程逐渐过渡到制度完善阶段,这是一个必然的路径选择。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预算监督制衡机制的模式选择并无先例可循,因此,需要关注改革实践进行案例研究。文章首先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然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的剖析,阐述现有体制环境下多层次预算监督制衡机制的框架与具体内涵,认为在一级政府内部应建立完善包括人大、政府决策层、政府部门之间、财政部门内部以及体制外等五个层次的预算权力制衡体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洋  李波  
西方企业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企业能根据市场机制所反应的信息,调整生产和经营方向,以最快的速度满足消费者需求,并能根据市场的繁荣和萧条,决定企业的规模大小。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却受到国家制度刚性的约束,不能根据市场机制所反应的信息调节企业的规模大小,其改革往往滞后,渐渐失去竞争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应该以此为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志刚  
一些国家的公司治理实践表明,由于CEO在董事会人选的产生过程中发挥影响的事实,未来职业市场声誉的关注对公司董事行为的激励作用有限。本文探讨了接管威胁下的董事会治理对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在职业关注对公司董事行为的激励作用有限时,有效的董事会治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问题。我们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外部接管威胁下的董事会的监督强度要高于接管市场不存在时董事会的监督强度;同时,迫于外部接管威胁,即使在董事会人选的产生过程中发挥影响,CEO仍有激励选择相对较高的董事会独立水平,从而使公司治理效率改善。因此,公司控制权市场所带来的接管威胁构成董事会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的外部环境。上述命...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宏宇  王峰岩  吕伟力  
针对基于数据类别标记的监督式网络数据建模方式在评估网络威胁态势时存在计算成本高,效率低和耗时长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无监督生成推理的网络安全威胁态势评估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变分自动编码器-生成式对抗网络(VAE-GAN)模型,将只包含正常网络流量的训练数据集输入到由VAE-GAN组成的网络集合层进行训练,统计每层网络输出的重构误差,并使用输出层的3层变分自动编码器训练重构误差;然后使用包含异常网络流量的测试数据集进行分组威胁测试,统计每组测试的威胁发生概率;最后根据威胁发生概率确定网络安全威胁严重度,结合威胁影响度计算威胁态势值对网络安全威胁态势进行评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反向传播(BP)和径向基函数(RBF)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更直观地评估网络威胁的整体态势,对网络威胁具有更好的表征效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颖  贾瑛  林治洪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较成功的四种成本控制模式的比较,剖析了某国有大型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经验与教训,针对当前国有企业成本控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国有企业加强成本控制,早日实现改革与脱困的目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  
股票期权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激励在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一种有效方式 ,正逐步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被推广应用。现阶段 ,在国企改革中引入股票期权制 ,必将为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易翼   黄迪  
近年来,关于如何加强国企财会监督的问题颇受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对加强国企财会监督的协同机制进行了探讨。首先,分别从纵向、横向及系统上建立起贯通协调的加强国企财会监督的协同机制;然后,从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实现这一协同机制的路径。研究结论对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的财会监督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树峰  
在我国中小学实施校长负责制后,校长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从而能够操控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促进学校的发展;然而近年来在很多学校,校长的权力日益膨胀,造成了绝对权力,滋生了教育腐败,显然违背了校长负责制的宗旨。为了确保校长权力的正确恰当地行使,必须对校长的权力进行制衡,实行校长问责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