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1)
2023(10380)
2022(8893)
2021(8052)
2020(6583)
2019(14986)
2018(14752)
2017(28292)
2016(15121)
2015(17113)
2014(16826)
2013(16661)
2012(15852)
2011(14768)
2010(15312)
2009(14727)
2008(14405)
2007(13211)
2006(12355)
2005(11484)
作者
(43907)
(36607)
(36041)
(34353)
(23043)
(17257)
(16539)
(13931)
(13720)
(13115)
(12390)
(11908)
(11670)
(11593)
(11158)
(11157)
(10627)
(10550)
(10532)
(10486)
(9419)
(9049)
(8812)
(8359)
(8246)
(8228)
(8179)
(8066)
(7305)
(7159)
学科
(69684)
经济(69614)
管理(39347)
(38881)
(28196)
企业(28196)
中国(24944)
(23316)
贸易(23299)
(22593)
(22212)
方法(22141)
地方(20343)
数学(18168)
数学方法(18010)
业经(16323)
(15004)
(14758)
农业(14590)
(14102)
银行(14090)
(13767)
(13339)
金融(13337)
(11984)
(11950)
地方经济(11029)
环境(10730)
理论(10507)
(9942)
机构
学院(226634)
大学(223721)
(98559)
经济(96485)
研究(80421)
管理(78272)
理学(64652)
理学院(63887)
管理学(62904)
中国(62795)
管理学院(62486)
(48006)
(47916)
科学(45227)
(41142)
财经(36562)
研究所(36250)
(35893)
中心(35478)
(33624)
(33326)
师范(33082)
(32805)
北京(31388)
经济学(30754)
(29854)
(28344)
经济学院(27700)
业大(27535)
财经大学(26532)
基金
项目(131400)
研究(104403)
科学(102227)
基金(91406)
(77514)
国家(76763)
社会(65991)
科学基金(64090)
社会科(62535)
社会科学(62524)
(52440)
教育(47831)
基金项目(46787)
编号(44868)
(43510)
成果(38810)
资助(37351)
自然(35986)
自然科(35044)
自然科学(35035)
(34846)
自然科学基金(34353)
课题(32258)
重点(29922)
(29084)
发展(28911)
(28432)
(27411)
(27357)
(27222)
期刊
(123996)
经济(123996)
研究(78577)
中国(49026)
(34943)
(33865)
教育(31360)
管理(30977)
学报(30132)
科学(28189)
(27420)
金融(27420)
大学(23458)
农业(23236)
业经(22460)
学学(21632)
经济研究(20670)
技术(19323)
(19270)
财经(18956)
问题(18002)
国际(17222)
(16462)
商业(12857)
世界(11925)
图书(11811)
(11367)
(11081)
论坛(11081)
理论(11031)
共检索到371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国晖  张如庆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和要素禀赋的改善。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演变,我国对外贸易所遭遇的发展困境也越来越突出,这主要体现在加工贸易转型不畅、出口竞争日趋加剧两个方面。形成对外贸易发展困境的因素既有内源性的,也有外源性的,但根本上是我国要素禀赋特征仍表现为劳动相对丰裕、资本与技术相对稀缺这一内源因素在起作用。这样,只有立足于改善我国要素禀赋,统筹兼顾各种导致发展困境的因素,通过建立以就业促进为核心的地方政绩考核机制、控制工资合理增长、推进出口加工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的配套实施,才能有助于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乃至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平稳转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玉华  魏莹莹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正遇到人口红利和廉价劳动力消失、制造成本大幅攀升、国际贸易保护抬头、创新支撑不足、质量效益低下、比较优势、中等收入困境突出的严重问题和挑战。应调整我国贸易政策、产业和贸易结构、加大科教投入、培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深度分工协作,以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型,推动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周明  
对外贸易的发展使我国迅速、全面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综合国力全面提升。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国内发展新阶段等各种约束日益显现,但对外贸易仍是我国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困境,必须大力推进外贸发展转型升级,加快"走出去"以带动外贸发展,积极扶持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有效妥善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受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抓住产业转移和入世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外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贸易大国地位初步确立。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已成为我国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章昌裕  
从数量和规模看,我国对外贸易已持续增长3年,但是,数量上的贸易大国未必就是质量上的贸易强国,过度强调比较利益制造了比较优势陷阱,从而推动外贸增长数量大质量低,使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失衡,由此出现了贸易结构低级化、贸易方式初级化、参与世界经济活动单向化的特征;而“政绩经济”将经济与对外贸易发展推入一个新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发展观念与制度如不及时改变,将很难实现对外贸易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的转变。我们有必要对多年来实行的数量规模主导型对外贸易粗放式增长战略进行反思,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实现新形势下的对外贸易战略转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钟山  
一、用战略思维审视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发展的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发展模式、世界经贸格局、经济管理方式、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而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强  
以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内涵为核心,根据贸易恒等式得到评价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利用合作博弈中夏普利值法计算各指标在贸易发展中的贡献度,从资源利用和市场开拓两个角度对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无论从资源利用方式还是市场开拓方式看,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均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相关问题。未来推进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重点应放在提高国民经济中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技术协调性与企业创新能力两个方面。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强  
以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内涵为核心,根据贸易恒等式得到评价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利用合作博弈中夏普利值法计算各指标在贸易发展中的贡献度,从资源利用和市场开拓两个角度对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无论从资源利用方式还是市场开拓方式看,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均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相关问题。未来推进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重点应放在提高国民经济中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技术协调性与企业创新能力两个方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家章  丁国宁  
在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建设贸易强国背景下,中欧班列为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助力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动能。文章首先从贸易规模、结构、动能、创新和安全等层面分析了中欧班列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其次,分析了中欧班列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面临的关键通道“卡脖子”、去程回程“双向运输”结构不平衡、市场化运营机制不完善、规则标准对接有限、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滞后、国际协作发展水平较低、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和安全风险等内外部困境;最后,针对困境提出:中国应当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突破内外部发展困境,深化“设施联通”带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畅通”,着力推动中欧班列贸易通道高质量发展,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供给质量和更高发展韧性目标,进一步赋能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受文  
"十一五"时期,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出现重大变化,爆发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我国外贸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国际市场份额继续扩大,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外贸发展迈上新台阶。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总体战略部署和要求,我们将继续加快转变外贸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耿协威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粗放型的增长,面临着高消耗、高污染和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摩擦增多等问题。文章回顾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经历的重商主义、比较优势和科学发展观的变化进程,指出在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变化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跃生  焦芳  
低碳经济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一趋势对于全球化环境中的中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传统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中以货物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过于偏重加工贸易的贸易方式、以中低端制成品为基础的产品结构和过分依赖少数发达国家的市场结构在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中显得越来越难以持续。在低碳经济的挑战面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应向进一步发展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本地化、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与出口、寻求市场多元化特别是发展东亚区内贸易等方向转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洁  
本文以国际贸易实务结算方式的发展特点作为研究切入点,分别分析了福费廷(Forfaiting)以及国际保理(Factoring)模式下的国际结算种类,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我国国际结算风险预防的参考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其猛   王谊巧   张一鸣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然带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文章通过测评全要素生产率对新疆外贸增长的贡献值,得出当前新疆对外贸易发展仍处于以资金投入为驱动、以粗放经营为主导的传统模式向集约型、数字化转变的初级发展阶段。为了准确评价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的可追寻轨迹,文章选取贸易额、贸易结构、贸易效益、贸易可持续发展四大指标体系全面衡量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提出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指出,新疆应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发展数字化贸易及坚持贸易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琳祝  李柄林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促使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出现许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新型贸易模式,是新的对外贸易增长点。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传统世界贸易格局。跨境电子商务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外贸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但跨境电商在推动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