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4)
2023(6803)
2022(5350)
2021(4783)
2020(4154)
2019(9081)
2018(8749)
2017(17045)
2016(9118)
2015(9941)
2014(9657)
2013(9720)
2012(8662)
2011(7516)
2010(7873)
2009(7809)
2008(8204)
2007(7752)
2006(6912)
2005(6645)
作者
(25212)
(21274)
(20975)
(19663)
(13732)
(9963)
(9400)
(7987)
(7854)
(7704)
(7213)
(7101)
(7077)
(6654)
(6550)
(6265)
(6175)
(6092)
(6012)
(5983)
(5241)
(5171)
(5085)
(5020)
(4770)
(4721)
(4684)
(4548)
(4187)
(3957)
学科
(69466)
(65984)
企业(65984)
管理(48225)
(46229)
经济(46161)
业经(24200)
(20265)
(19561)
方法(18088)
(17277)
财务(17268)
财务管理(17260)
企业财务(16333)
农业(15378)
技术(14394)
(12067)
企业经济(11855)
(11074)
理论(10892)
(10750)
经营(10683)
数学(10598)
数学方法(10545)
(10416)
技术管理(9808)
(9406)
中国(9266)
体制(8503)
决策(8487)
机构
学院(143310)
大学(135956)
(63000)
经济(62031)
管理(60771)
理学(51469)
理学院(51073)
管理学(50686)
管理学院(50414)
研究(38446)
中国(33208)
(31799)
(27286)
财经(25021)
(23251)
(22508)
(21754)
科学(20420)
商学(19069)
商学院(18920)
(18702)
(18466)
经济学(18415)
财经大学(17935)
中心(17450)
业大(17301)
农业(16869)
北京(16861)
经济管理(16788)
经济学院(16636)
基金
项目(83551)
科学(68391)
研究(66569)
基金(61673)
(50830)
国家(50202)
科学基金(46028)
社会(44724)
社会科(42413)
社会科学(42401)
(34463)
基金项目(32524)
教育(29487)
自然(27549)
编号(27193)
自然科(26959)
自然科学(26954)
自然科学基金(26584)
(26517)
(26347)
资助(23790)
(21413)
成果(21331)
(19199)
创新(18841)
(18496)
(18408)
国家社会(18389)
重点(17999)
(17981)
期刊
(79758)
经济(79758)
研究(43740)
(30270)
管理(28427)
中国(25623)
(22588)
科学(16789)
业经(16137)
农业(15497)
学报(15110)
技术(14747)
财经(14168)
(13238)
金融(13238)
大学(12864)
(12341)
学学(12333)
教育(12186)
经济研究(11661)
(10469)
技术经济(10315)
问题(10229)
财会(9893)
现代(8866)
商业(8349)
世界(8317)
(8076)
会计(7709)
经济管理(7389)
共检索到219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奎明  
预先重整是结合司法重整与法庭外债务重组的一种混合型企业拯救机制,在实践中发展出适用或不适用破产法典的两种模式。相比我国传统的企业拯救机制,预先重整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与确定性,减少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同时保护利益相关者。我国在借鉴预先重整制度时,可以根据需要兼采两种模式,进一步厘清预先重整的启动、转化等程序性问题,并通过司法备案、程序指南等方式对国外的模式实施改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申文君  王田田  
债转股是我国民营企业破产重整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在制度和理论层面还缺乏明确的指引,这也导致债转股法律性质存在“债权出资抵销说”“代物清偿说”“财产分配说”的争议。在重整实践中,债转股还面临着启动规则模糊、转股后法律效力不明、新股东行权不畅、股权退出机制不健全等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债转股功能价值及规范逻辑的分析,界定其实质上具有双重法律属性,进而从债转股启动、实施到退出的全流程入手,深入探究民营企业重整中适用债转股的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思路,以期全面促进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性玉  张征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楠  
实施专利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护自己打击竞争对手的有效武器。中国企业在制定实施专利战略上出现种种困境,企业要走出专利战略的困境,需要正确制定专利战略目标、加强技术开发。当然实施专利战略,也需要国家、行业协会的扶持以及企业之间的团结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在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奎元  赵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传普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其发展。从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入手,认为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既有银行方面的原因,也有企业方面的原因,更有政府方面的原因。政府支持将能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具体应从财政、金融、政策等方面着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琼华  
本文以产权理论为依据,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困境。人力资本的天然私有性使得企业进行培训投资的直接结果是受训者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企业在与培训后雇员的谈判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企业必须将培训的部分收益给予雇员,形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困境,从而对企业事前的培训投资产生一定的扭曲。只有当预期未来收益足够高时,企业才会提供培训。各种影响企业获得收益的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培训产生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文  
主要分析企业再造陷入困境的原因 ,探讨企业再造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并提出我国企业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 ,应尝试实行企业再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振营  田亚男  
物资企业的困境与出路工行河北秦皇岛市迎宾路办事处,工行河北秦皇岛分行黄振营,田亚男(一)1994年以来,许多物资企业出现了销售下降、库存上升、亏损严重的情况,这种局面引起经济界的关注。据对工商银行秦皇岛分行1994年71户物资(供销)企业统计,全年实...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潘万利  
物资企业的困境与出路潘万利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物资流通企业出现了全行业经营困难,效益滑坡的状况,不少物资企业已处于难以维持的境地。据对在椒江工行开户的13家国有物资流通企业调查统计,95年这些企业共完成销售收入20603万元,较上年减少2565万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诸葛玉华  李文明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一些无法适应新常态的企业逐渐成为僵尸企业。这些僵而不死的企业吞噬着财政、金融等资源,使得资源错配加剧,给经济运行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当前涉贷僵尸企业呈现"三个90%"的特征:90%为小微企业、90%已停产、微型僵尸企业贷款不良率达90%,贷款主要投向制造和批发零售两大行业。表面上看,这些信贷资金进入了实体经济,实际上却是沉淀在僵尸企业这滩死水中,而一些正常运行的小微企业却难以得到金融支持,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但是,清理处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任宝华  朱茂峰  
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管理理论被认为是完全的西学,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管理体系几乎全盘西化。中国企业在运用西方管理理论历经30多年发展的历程中,规模越来越大,但矛盾也越来越多。随着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企业的不断运用和实践,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也面临着一个新的严峻的课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罗良忠  
内外部因素会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对发展中国家的困境企业来说,破产退出只是次优选择,而最优选择是蜕变重生。企业蜕变是使企业的经济形体、实物形体、产品形态等发生一种革命性的、脱胎换骨的变化,从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成长空间而获得新生的过程。华润集团贸易业务趋于困境时的产业形态蜕变是一个典型案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江群  曾令华  
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在考察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特殊成因的基础上,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经济根源是金融市场太少和存在高度的非自然垄断。并进一步对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政策建议进行了评析,得出了整改现有中小金融机构是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的结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妍  
在中美贸易中,国有企业法律地位的中美分歧包括豁免、反补贴措施适用等。近年来,美国在其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中也频频将国有企业相关竞争规则问题设单章进行规制,国有企业问题已经成为中美贸易中的一个热点。一方面,美国不承认中国国有企业商业行为享有豁免待遇,却又坚持以政府控制标准认定国有企业属于公共机构,频繁对国有企业相关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另一方面,美国又试图通过其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建立新的国有企业竞争规则。面对上述困境与挑战,可基于全面视角分析、提炼美国相关法律及贸易政策在认定中国国有企业身份方面的矛盾之处,即对国有企业可归因为国家行为判断标准的飘忽不定,以及对反补贴规则与非商业援助主体规制的混淆。考虑到中美两国在国有经济体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以及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向,美国相关规则难以改变。鉴于此,从战略层面看,建议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以国际法视野完善国内相关法律规则;从战术层面看,建议中国国有企业在面临来自美国法院的诉讼时,应对绝对豁免的立场和提出豁免权抗辩的诉讼策略进行区分,主动利用美国法律进行抗辩,同时中国应努力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并积极参与国际新贸易规则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