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1)
2023(5648)
2022(4758)
2021(4581)
2020(4019)
2019(8608)
2018(8919)
2017(16456)
2016(9428)
2015(10834)
2014(11363)
2013(10602)
2012(10172)
2011(9307)
2010(9679)
2009(9481)
2008(9651)
2007(9203)
2006(8201)
2005(7563)
作者
(29064)
(23861)
(23829)
(22814)
(15324)
(11581)
(11018)
(9419)
(9324)
(8782)
(8324)
(8256)
(7845)
(7729)
(7707)
(7382)
(7165)
(7061)
(7003)
(6840)
(6196)
(6027)
(5826)
(5710)
(5453)
(5448)
(5434)
(5277)
(4927)
(4900)
学科
(33792)
经济(33733)
管理(27828)
(25696)
(22084)
企业(22084)
方法(14413)
中国(12682)
(12037)
理论(11281)
(11036)
(10948)
保险(10857)
(10374)
(10064)
银行(10045)
数学(9632)
(9539)
数学方法(9423)
业经(9017)
(8874)
(8737)
金融(8729)
(8539)
(7530)
教育(6859)
(6840)
财务(6807)
财务管理(6782)
企业财务(6380)
机构
大学(140395)
学院(137909)
(48919)
经济(47447)
管理(47133)
研究(47104)
中国(40713)
理学(38018)
理学院(37547)
管理学(36628)
管理学院(36368)
(31098)
(29728)
科学(29531)
(25166)
(24358)
(23778)
研究所(22314)
中心(22182)
财经(22113)
北京(20007)
(19819)
(19571)
业大(19492)
师范(19322)
农业(19106)
(19049)
(16678)
(16546)
财经大学(16127)
基金
项目(80533)
科学(61363)
研究(59811)
基金(56370)
(49135)
国家(48646)
科学基金(40342)
社会(36198)
社会科(33680)
社会科学(33671)
(31451)
基金项目(28574)
教育(28189)
(26877)
自然(25610)
编号(25333)
自然科(24979)
自然科学(24970)
自然科学基金(24503)
资助(24191)
成果(23299)
课题(18640)
重点(18075)
(17580)
(16187)
(15746)
项目编号(15650)
(15410)
(15179)
科研(15150)
期刊
(62760)
经济(62760)
研究(47264)
中国(35081)
学报(26248)
(25761)
(22782)
科学(21222)
教育(21149)
(19884)
金融(19884)
大学(19812)
管理(18663)
学学(18415)
农业(14504)
财经(12632)
技术(12004)
(10762)
业经(9072)
经济研究(8734)
图书(8498)
(8380)
问题(7817)
(7426)
理论(7023)
(6734)
财会(6513)
(6476)
论坛(6476)
书馆(6399)
共检索到231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康雷闪  任天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宏涛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生产者与销售者承担着产品责任风险,因此,其可以作为投保人购买产品责任保险。在签订产品责任保险合同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投保产品的属性、产品数量与价格、产品使用主体与使用时间、承保区域范围、产品出险记录、出险频率以及造成损害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保险费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平  王一流  
基于人身保险合同的特殊性,在投保人缺位(死亡或者破产)的情形下,保险合同因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利益而继续有效,而此时保险合同的解除权如何行使在我国《保险法》中未作明确规定,这就难免滋生纠纷并影响权益救济。根据各方当事人利益平衡原则,有必要从理论层面上探讨在投保人缺位情形下人身保险合同解除权行使规则,并从投保人和保险人两个角度对如何完善人身保险合同解除具体制度进行设计,提出立法对策和措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彩萍  杨平  要志林  
保险合同一经依法生效 ,保险费的所有权即转归保险公司所有 ,法院不能以强制执行的行为将投保人交给保险人的保险费用以清偿投保人之债务。行使合同撤销权须有准确的法律依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丽娜  
财产保险中,保险合同要保障的是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合同的有效性也是从考量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是否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开始的。大陆法系区分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认同保险合同是涉他利益合同,但是,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应考虑投保人的投保意图,从更深层次考虑保险合同所要维护的"利益",投保人除了缔结合同和支付保费的义务之外,应考虑其在保险合同中也具有利益。本文以数个案例为例,从"第三者"是否包括投保人,否定向投保人追偿不是对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的背离,投保目的以及最大诚信原则等四个方面进行法律分析,并着重从财产保险利益的具体内容和保险合同的模式考量投保人的经济利益,得出保险人不应对投保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结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程永生  
1994年6月,某县农业银行为提高职工福利,向所在地保险公司投保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金额每人为10000元,指定受益人为单位与本人各半。1995年1月,该单位刘某因交通事故造成右腿残废并截肢。刘某住院期间开支医疗费5000余元。1995年4月,刘某向保险公司申请给付保险金,保险公司按保险金额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群  杨月斌  
一、投保人故意致害时保险人责任问题保险合同的设立,学理上有为自己的利益而设立;有为他人的利益而设立;也有既为自己的利益,也为他人的利益设立之别。故,有学者提出该问题不可一概而论,应视情况区别对待的主张,即:在投保人为第三人利益投保而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时,保险人应当向第三人给付保险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科  姜劲峰  
从投保人的经济行为看我国保险市场模式选择张科,姜劲峰一般说来,市场结构的不同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本文试图通过对风险回避的投保人(消费者)在不同的保险市场模式下经济行为的分析,来看我国的保险市场应采取何种模式?一、保险市场模式根据进入市场的经营者的数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卫平  陆凤顺  
目前我国不少保险公司把企业的短期边际利润作为唯一经营目标,保险人与投保人的利益冲突问题不容忽视。由博弈结果分析可知,投保人作为保险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其利益的保护和保险企业的长期发展息息相关。如果投保人利益长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投保人会选择退出保险市场,这将影响到保险业的市场占有率、信誉和形象等等,给保险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带来威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晓全  孙祁祥  
本文研究了在信息对称但不完全竞争的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对长期保险合同缺乏承诺能力对保险市场的影响。本文证明了在投保风险随时间发生改变时,保险人和投保人对长期保险合同承诺能力的不对称,将会导致保险市场在信息完全对称时出现逆向选择,从而使得投保人的再分类风险不可保,由此降低了保险市场的效率和社会净福利水平。本文同时还证明了,即使没有由信息不对称或承诺缺失所要求的激励约束,均衡保费也会出现前端附加。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泉  
目前 ,寿险从业人员对于个人人身保险受益人的规定关注较多 ,而法规对于团体人身保险受益人的规定重视较少。但团体人身保险涉及的对象不仅包括保险人和投保人 (即企业法人 ) ,而且还包括了作为被保险人的企业职员 ,其牵涉面涵盖了两个法人主体和一个自然人主体。因此 ,为了更好地处理三方的利益 ,恰当地规定团体人身保险受益人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管贻升  
我国保险实践中普遍将投保人缴纳保费或者保险公司签发保单作为保险合同的成立、生效或者保险责任开始的条件。但该条件不是新《保险法》规定的附条件保险合同所指的条件。同时该附条件条款赋予了保险公司对要约进行承诺时或者履行合同义务时不受时间限制的权利,该附条件条款因不具有合理性应为无效合同条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绍阳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深入发展 ,人身保险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 ,其中损失补偿型人身保险所占比重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然而 ,由于我国《保险法》对损失补偿型人身保险产品的补偿方法未加以明确 ,导致保险人在该类产品的后续服务中困难重重 ,特别是在理赔服务中 ,当客户存在重复保险以及其他第三方在先给付的情况下 ,尽管大多数的保险条款已经明确规定了“若已通过其他途径支付了部分医疗费用的 ,保险人承担剩余部分医疗费用的保险责任” ,但因为法律未明确规定损失补偿型人身保险的补偿方式 ,使上述条款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从而理赔纠纷不断 ,导致损失补偿型人身保险的经营似乎处于边缘地带 ,直接影响了损失补偿型人身保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亚宁  孙曰瑶  
通过引入保险商的品牌信用建立了保险投保人对保险商的选择模型,模型分析了保险商品牌信用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投保人购买保险时如何选择保险商,在进一步考虑保险周期性购买情况下,投保人对签约保险商品牌信用预期的调整在投保人做出续保决策时起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标的风险分布和投保人财富总量的外生变化对续保决策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樊启荣  程芳  
文章针对我国《保险法》第65条有关"投保人、受益人"故意致被保险人死亡时保险人免除给付保险金之责的规定,对其妥当性提出质疑;主张受益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时保险人不得免责;投保人为第三人利益投保后杀害受益人时,保险人亦不得免责;仅当投保人为自己利益投保后杀害被保险人的,保险人得以免责;并探讨了保险人不可免责情形之下保险金的归属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