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4)
- 2023(13440)
- 2022(11683)
- 2021(10953)
- 2020(9683)
- 2019(22351)
- 2018(22398)
- 2017(44275)
- 2016(24006)
- 2015(27391)
- 2014(27422)
- 2013(27472)
- 2012(25609)
- 2011(23291)
- 2010(23486)
- 2009(22234)
- 2008(22415)
- 2007(20154)
- 2006(17637)
- 2005(15848)
- 学科
- 济(103182)
- 经济(103074)
- 管理(70832)
- 业(69000)
- 企(56676)
- 企业(56676)
- 方法(51664)
- 数学(45844)
- 数学方法(45289)
- 财(31986)
- 农(26910)
- 中国(26663)
- 税(21992)
- 制(21464)
- 学(20844)
- 贸(20831)
- 业经(20822)
- 贸易(20821)
- 税收(20514)
- 收(20339)
- 易(20197)
- 地方(19413)
- 务(18855)
- 财务(18795)
- 财务管理(18746)
- 企业财务(17759)
- 农业(17536)
- 银(16349)
- 银行(16313)
- 和(16109)
- 机构
- 大学(360582)
- 学院(357205)
- 济(146520)
- 经济(143600)
- 管理(136730)
- 理学(117761)
- 理学院(116425)
- 研究(114890)
- 管理学(114396)
- 管理学院(113700)
- 中国(87893)
- 财(75509)
- 京(74950)
- 科学(69883)
- 财经(59478)
- 所(58657)
- 农(55301)
- 经(53725)
- 江(53637)
- 中心(52998)
- 研究所(52662)
- 业大(50177)
- 北京(47165)
- 范(46795)
- 师范(46344)
- 经济学(46156)
- 财经大学(43982)
- 农业(43702)
- 州(43054)
- 经济学院(42001)
- 基金
- 项目(230218)
- 科学(181118)
- 基金(168643)
- 研究(167622)
- 家(146361)
- 国家(145198)
- 科学基金(124219)
- 社会(106432)
- 社会科(100936)
- 社会科学(100908)
- 基金项目(88855)
- 省(88178)
- 自然(80342)
- 自然科(78475)
- 自然科学(78447)
- 教育(78265)
- 自然科学基金(77066)
- 划(75513)
- 资助(70352)
- 编号(68469)
- 成果(57266)
- 部(52423)
- 重点(51913)
- 发(48540)
- 创(47214)
- 课题(46572)
- 教育部(45224)
- 科研(44666)
- 创新(44248)
- 国家社会(44225)
- 期刊
- 济(157563)
- 经济(157563)
- 研究(108627)
- 中国(60688)
- 财(59884)
- 学报(55770)
- 科学(49874)
- 农(48643)
- 管理(48519)
- 大学(42121)
- 学学(39634)
- 教育(34689)
- 农业(32641)
- 融(32127)
- 金融(32127)
- 技术(30692)
- 财经(30263)
- 经(25847)
- 经济研究(25617)
- 业经(24900)
- 问题(22235)
- 贸(19119)
- 统计(18384)
- 务(17916)
- 技术经济(17679)
- 理论(17600)
- 图书(17398)
- 版(17093)
- 业(17074)
- 商业(16635)
共检索到526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俊明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商誉及无形资产在企业并购成本中占比增大,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商誉除了占收购成本比例较大,其总额在资本市场上的规模也呈递增态势。以我国大陆A股市场为例,根据金融数据服务企业Wind统计数据,近年来溢价并购交易不断增多,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商誉累计金额已超过万亿元人民币。高额商誉衍生出的相关税法议题涉及通过并购所产生的购买商誉的支出,是否能够进行逐年摊销,以及该如何证明商誉的价值?2019年1月4日,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官网发布消息称,财政部会计司针对"商誉及其减值"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福勇 王关义
在当前日益完善的产权交易活动中,企业并购商誉会计成为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从商誉在会计中的一些基本研究入手,探讨了并购商誉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对我国企业并购商誉的认识。
关键词:
商誉 并购 商誉会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成方 潘颉
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明确指出新三板要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定处理商誉,原本不受重视的新三板商誉问题迅速成为热点话题。本文以爱仕达并购新三板公司为案例,对新三板企业并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巨额商誉、后续减值不明等问题,进而提出有关改进商誉会计处理的建议。
关键词:
并购商誉 商誉减值 新三板公司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杜兴强 杜颖洁 周泽将
本文立足于商誉问题的既有文献,在对商誉构成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尝试对商誉的确认进行拓展性的分析。本文首先对商誉进行了分解,指出商誉的构成应更"干净化",应该只包括"合并商誉"和被并购企业的自创商誉。前者的确认是因为存在客观的证据,而后者是因并购行为而得以显性化。以此为基础,本文探讨了商誉是否应该在财务报表上确认为一项资产、如何进行初始确认与后续确认等问题。
关键词:
商誉 内涵 初始确认 后续确认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倩 刘斌 张列柯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改变了商誉及其后续计量的核算办法,与之相关的准则弹性随之增加。该文通过对"熊市"与"牛市"不同股市行情下并购商誉的未来超额收益、准则弹性增加对上市公司并购商誉的绩效与市场反应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同市场行情下的并购商誉带来不同的并购绩效;增加的准则弹性对不同行情下并购商誉的并购绩效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增加的准则弹性对不同市场行情下的并购商誉带来不同的市场反应。
关键词:
并购商誉 并购绩效 准则弹性 市场反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倩 刘斌 张列柯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改变了商誉及其后续计量的核算办法,与之相关的准则弹性随之增加。该文通过对"熊市"与"牛市"不同股市行情下并购商誉的未来超额收益、准则弹性增加对上市公司并购商誉的绩效与市场反应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同市场行情下的并购商誉带来不同的并购绩效;增加的准则弹性对不同行情下并购商誉的并购绩效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增加的准则弹性对不同市场行情下的并购商誉带来不同的市场反应。
关键词:
并购商誉 并购绩效 准则弹性 市场反应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春美 李晓
在资本市场中,审计师对会计信息进行签证评价,发表独立审计意见。本文从决策有用性视角,基于代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入分析并购商誉对审计服务定价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经验证据,为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决策服务。结果表明,审计师对并购商誉风险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增加审计收费以确保审计质量;且在区分正、负向盈余管理的分组检验中,以上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对缓解代理问题及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最后建议,适时改进审计技术方法体系,在评价企业的盈余质量时,对并购商誉可能引致的错报风险给予足够重视;避免低质量审计需求导致的审计收费偏低,确保提高审计质量进而发挥审计应有的治理功效;强化并购商誉的会计信息质量,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商誉 并购 盈余质量 审计定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高榴 袁诗淼
商誉是溢价并购重组的产物。受市场竞争及政策的支持,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持续升温,商誉资产在"高估值、高业绩承诺"的催化下飞速增长,背后积聚的潜在减值风险不容小觑。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巨额商誉的产生及其成因、会计处理及其减值风险,阐述了上市公司巨额商誉及其减值风险可能引发的问题,如增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空间,造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失真,加剧上市公司未来业绩不确定性,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中小投资者利益。进而,本文提出了加强并购重组"双高"监管、强化信息披露、改进商誉后续计量方法、严查违法违规行为等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昆 周庆鸽
利用"沪港通"的实施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并购商誉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并购商誉,且对高商誉样本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沪港通"主要通过改善信息环境来抑制并购商誉;"沪港通"对于并购商誉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融资约束高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能够有效抑制并购中的商誉泡沫、改善并购效率,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应继续稳步推进,通过开放引入更多理性和专业的投资者,引导我国资本市场投资风格转变,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要加快完善和规范中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及监管制度,特别是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姣 傅超
本文以2014—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风险溢价补偿的视角考察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对异常审计收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公司并购商誉与异常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基于非处罚性监管视角,本文发现上述关系的作用机制为:商誉有关的年报问询函在公司商誉资产正向影响异常审计收费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上述结论在替换变量指标、考虑自选择偏差以及使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本文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异常审计收费较高时,商誉资产越多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低,但上述效应在商誉相关年报问询函的影响下有所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问询函监管的有效性。本文不仅丰富了公司并购商誉影响审计收费的研究,还从问询函监管视角深化了对两者之间作用机制的理解与认识,发现了问询函监管能进一步增强社会审计监督有效性的证据,为资本市场的会计风险监管提供了新的角度和依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新田
一、案例背景自2014年开始,国内A股商誉快速增长,A股市场并购案例与规模剧增,随着并购市场的升温,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三高"现象凸显。在此背景下,A上市公司完成了对B公司的并购重组。A公司自2011年开始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2014年营业亏损。B公司为制造企业,受经济放缓、银行资金收紧等影响,资金处势严峻。双方为摆脱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达成重组协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珺
近几年企业并购热潮如火如荼,企业合并中商誉的处理也成为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了山西证券并购格林期货这一典型案例,发现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及披露机制中可能存在问题,本文拟寻求一种能够更准确地对合并商誉所蕴含的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的方法,并通过制度约束要求企业及时向外界披露关于合并商誉的信息。
关键词:
合并商誉 权益结合法 购买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珺
近几年企业并购热潮如火如荼,企业合并中商誉的处理也成为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了山西证券并购格林期货这一典型案例,发现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及披露机制中可能存在问题,本文拟寻求一种能够更准确地对合并商誉所蕴含的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的方法,并通过制度约束要求企业及时向外界披露关于合并商誉的信息。
关键词:
合并商誉 权益结合法 购买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滕莉莉 苏杭 邓炜彬
根据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披露数据,用OLS方法检验并购商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商誉越高的企业融资约束越大,其主要作用渠道是高并购商誉增加了企业完成业绩承诺的难度,加大了债务违约风险,导致企业获得的投资减少;高并购商誉存在虚假信息,增加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增大。在更换不同的融资约束测量指标、进行PSM匹配和加入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外部治理水平低和高管高度自信的企业融资能力更弱。本研究深化了高并购商誉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分析,为并购及投资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并购商誉 商誉减值 融资约束 信息披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苗苗 徐四星 蔡永斌
文章以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以财务业绩为中间变量,分析并购商誉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并购商誉资产显著降低了一年后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即并购商誉资产直接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水平,通过财务业绩作为中间变量传递间接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同时,财务业绩作为中间变量,可以减少并购商誉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负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