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56)
2023(17588)
2022(15086)
2021(14370)
2020(11880)
2019(27800)
2018(27653)
2017(52838)
2016(28856)
2015(32509)
2014(32730)
2013(32285)
2012(30093)
2011(27569)
2010(27841)
2009(25520)
2008(25216)
2007(22368)
2006(19820)
2005(17955)
作者
(84675)
(70145)
(69894)
(66438)
(45063)
(33752)
(31731)
(27507)
(26816)
(25344)
(24112)
(23882)
(22611)
(22568)
(21892)
(21703)
(20755)
(20529)
(20134)
(20102)
(17761)
(17437)
(17009)
(16104)
(15690)
(15679)
(15674)
(15418)
(14244)
(13914)
学科
(123455)
经济(123330)
管理(78941)
(75959)
(61843)
企业(61843)
方法(53536)
数学(46272)
数学方法(45523)
中国(36485)
(31965)
(27582)
(27181)
地方(27180)
业经(26865)
(24044)
贸易(24025)
(23307)
(22618)
农业(21365)
理论(20924)
(20388)
银行(20339)
(19668)
金融(19665)
(19579)
(19171)
技术(18582)
环境(18209)
(16453)
机构
大学(417839)
学院(414742)
(168776)
经济(165235)
管理(158577)
研究(146298)
理学(136076)
理学院(134460)
管理学(131897)
管理学院(131138)
中国(110817)
(91267)
科学(90533)
(77128)
(74980)
研究所(68252)
(67964)
中心(64952)
财经(61291)
(61073)
业大(60723)
北京(58948)
(57369)
师范(56818)
(55695)
农业(53054)
(52699)
经济学(51204)
(49999)
经济学院(45903)
基金
项目(275064)
科学(215787)
研究(200706)
基金(198916)
(174241)
国家(172787)
科学基金(147057)
社会(125971)
社会科(119383)
社会科学(119351)
(105974)
基金项目(103940)
自然(95225)
自然科(93060)
自然科学(93039)
教育(92914)
自然科学基金(91355)
(90198)
资助(83948)
编号(81039)
成果(67452)
重点(62001)
(61166)
(61044)
课题(57193)
(56427)
创新(52699)
科研(52366)
教育部(52346)
国家社会(51860)
期刊
(189579)
经济(189579)
研究(128612)
中国(83769)
学报(67777)
科学(62210)
(62198)
管理(59972)
(57427)
教育(51731)
大学(51289)
学学(47896)
农业(43308)
(38548)
金融(38548)
技术(36559)
经济研究(31065)
财经(30898)
业经(30704)
(26560)
问题(24970)
(23252)
图书(22976)
(20551)
技术经济(20399)
科技(19624)
理论(19416)
(19261)
统计(19221)
世界(18780)
共检索到627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绍志  
中国林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随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和生态环境恶化而带来的林业乃至社会的连锁反应,它使得林业在人口膨涨、经济增长、生态需求、企业生存这四大合力作用下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于是"中国林业向何处去"便成为众多有识之士普遍关注的热点。进入80年代以后,在对单一木材利用原则指导林业发展的深刻反思中,人们提出了许多林业发展的道路模式:如生态利用论、林业二元结构论、多目标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文兴  张春霞  蔡剑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文佳  
林业发展资金有限,生产经营主体融资困难,极大地抑制了林业发展活力,弱化了林业生产效能,缓滞了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通过林业资本积累、林业资本集聚与林业发展的内在关联分析,阐释林业发展金融支持的重要价值,探索构建林业财政性金融支持、林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林业商业性金融支持的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并据此设计中国林业财政性金融支持模式、政策性金融支持模式与商业性金融支持模式等,以健全林业金融支持体系,提升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沈国舫  
世界林业的发展划分为古代原始林业、近代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三个历史时期。讨论了各时期的起点和标志,认为高效持续应该是现代林业最本质的特征。介绍二战以来有影响的林业经营理论的基本论点及其对世界林业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了其局限与不足。着重指出生态林业范畴存在内涵界定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现代林业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佟光霁  尚杰  
知识林业是在林产品生产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中 ,以科技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应用为核心 ,以创新为直接推动力 ,以林业知识网络的构建与完善为基础和保障 ,使知识的物化价值在林业产出中占相当比重的林业。从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看 ,知识林业在我国的发展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渐进与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知识化的过程中 ,对知识林业内涵的认识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被不断深化和更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品山  
我国林业陷入"两危"困境的现实使人们认识到,林业沿着老路走下去已经没有出路。林业向何处去成为近几年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些新的发展林业的思想相继出现,人们对林业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此,笔者亦作出了自己的一些构思,供同仁参考。一、中国林业发展背景与战略基点考虑发展战略问题首先要明确战略基点与实施环境。也就是说,既要符合发展本身内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鹤羽  
《中国科协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和主办的报纸,江泽民总书记题写了报名。《中国科协报》是中国科协指导工作、交流经验、研讨政策、传播信息、反映科技人员意愿的新闻媒介,其宗旨是:发挥全国各级科技群众团体的优势,依靠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乐兴钊  陈坤贤  徐德成  董直云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从论述可持续林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新趋势入手,探讨了可持续林业的涵义、目标和内容,并提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举措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周  
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私有林具有以下特征:木材生产大多由采伐公司承担,集约经营程度和竞争力与它的规模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性质趋强,以及非农林主增多、老龄林主增多、林地平均规模趋小等。根据国际经验判断,私有林也应成为中国林业发展的选择。在现阶段发展私有林,需要改进林木采伐管制,确保采伐指标的公平分配,削弱森林部门征收税费的能力,相信农民的能力,并规范政府的行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春霞  许文兴  蔡建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庆礼  吴刚  
本文对中国林业的现状及其因在林破坏而引发的一系列生态和环境、经济和社会等问题进行了评述,强调指出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林业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然选择,并从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论述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准则及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颜帅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南北差距、贫富不均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罗吉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形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林业是指人类对森林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活动。在以往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下,森林遭受了高强度的开采与超限度的利用,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实现林业与循环经济的结合,有利于解决传统林业发展的遗留问题,实现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林业经济,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结合《中国林业研究及循环经济发展探索》一书,分析中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亦欣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以降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足迹为目标的低碳发展模式得到各方重视。世界多个城市的政府以及诸多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进低碳城市的建设。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城市是开拓新型城市发展理论和规划理论的有利契机,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激发城市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契机。本文从低碳城市概念发展的脉络入手,结合国内外低碳城市的实践和我国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概念辨析,分析低碳城市建设的原则和特点,并着重讨论建设低碳城市所必需的治理模式和制度建设模式,提出了基于城市历史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政府、市场、公民三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涌  
长期以来,各国科学家们一直在注意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与各学科发展的关系,并推测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美国科技情报部门的研究表明:某年某学科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研究方向与当年诺贝尔奖获奖项目的研究方向基本一致。总之,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做了大量深入的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国内学术界(特别是林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很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