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86)
2023(3045)
2022(2623)
2021(2355)
2020(2064)
2019(4673)
2018(4628)
2017(8594)
2016(5044)
2015(5564)
2014(5605)
2013(5646)
2012(5284)
2011(4996)
2010(5083)
2009(4800)
2008(4822)
2007(4517)
2006(4009)
2005(3661)
作者
(16783)
(14058)
(14013)
(13212)
(9054)
(6883)
(6351)
(5524)
(5357)
(5180)
(4894)
(4863)
(4813)
(4554)
(4513)
(4263)
(4238)
(4111)
(4107)
(4102)
(3713)
(3524)
(3414)
(3223)
(3192)
(3185)
(3101)
(3080)
(2899)
(2887)
学科
(21188)
经济(21175)
管理(12454)
(11974)
方法(9955)
(9434)
企业(9434)
数学(8275)
数学方法(8131)
(7026)
(5945)
中国(5473)
理论(4940)
(4777)
贸易(4775)
业经(4570)
(4479)
教育(4239)
农业(4007)
(3930)
(3783)
地方(3343)
(3226)
环境(3197)
技术(2887)
(2775)
(2763)
(2734)
金融(2732)
(2702)
机构
大学(82295)
学院(79537)
(29814)
研究(29238)
经济(29180)
管理(26545)
理学(22642)
理学院(22294)
管理学(21706)
管理学院(21538)
中国(20173)
科学(19855)
(17845)
(17710)
(16270)
研究所(14892)
业大(14774)
农业(14091)
(13788)
(13365)
(12698)
师范(12570)
中心(12053)
财经(11117)
北京(11110)
(10171)
师范大学(10171)
(10054)
(9963)
(9814)
基金
项目(51299)
科学(39503)
基金(36636)
研究(35397)
(33470)
国家(33161)
科学基金(27065)
社会(22104)
社会科(20932)
社会科学(20922)
(20526)
基金项目(19175)
自然(17705)
(17572)
自然科(17301)
自然科学(17294)
教育(17137)
自然科学基金(17030)
资助(15213)
编号(13597)
成果(12260)
重点(11984)
(11287)
(10801)
课题(10262)
(10180)
计划(10108)
科研(10020)
创新(9515)
教育部(9384)
期刊
(34498)
经济(34498)
研究(25246)
学报(19183)
中国(16433)
(15815)
科学(15227)
大学(14150)
学学(13246)
教育(12033)
(10964)
农业(10476)
管理(9308)
财经(6819)
技术(6435)
(5930)
(5378)
(5347)
业大(5254)
(5213)
金融(5213)
图书(5159)
经济研究(5118)
问题(5006)
业经(4912)
(4773)
农业大学(4321)
林业(4239)
技术经济(4019)
科技(3936)
共检索到122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钱伯海  
商品二因素——价值与使用价值是经济学的重要原理和基本范畴,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却与商品从产地运到销地,使用价值量只会减少,不会增加,而价值量却会增加的客观事实相矛盾。为此,必须引入“效用”范畴,考察另外一个商品二因素——价值与效用,这不仅对理论建设很重要,而且可以促使商品生产者重视市场信息,了解供需情况 ,生产适销对路商品,以满足社会需要。力求在维护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将经济人视为只关注个人利益的冷淡个体,但早期西方社会更关注集体利益,功利主义也是源于对集体利益的关注。当然,由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功利主义目标本身存在歧义,从而又衍生出了功利主义的两种不同理解: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显然,这两种功利主义概念分别为社会科学的不同分支所接受,其中经济学接受了行为功利主义而注重于行为的手段选择,从而最终形成了经济人这一假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祝年贵  
马克思价格理论与西方价格理论一直被我国理论界视为完全对立的两种理论 ,本文则通过对两者异同点的深刻分析 ,认为二者之间既有本质区别 ,又相互联系。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运用马克思价格理论的同时 ,若能紧密结合西方价格理论中的合理之处 ,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甄增荣  高钟庭  
物化劳动不是商品价值的惟一存在形态。是否创造有形物质产品不是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物化劳动只是有形商品价值的存在形态。服务劳动是一种商品,活劳动是其价值存在形态。因此,商品价值应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物化劳动形态,另一种是活劳动形态。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彭国华  
运用增长核算来分析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决定性因素时,存在资本产出比和资本劳动比两种分解方法,不同的分解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研究表明,资本产出比分解方法相对于资本劳动比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1)核算的无偏性;(2)更具直观性的经济含义和政策启示。而且,它不仅适用于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同样还适用于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实证分析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地区差距起着决定性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国栋  
论两种供求理论朱国栋市场供求是市场运行的主要内容,所有经济学家对供求关系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过分析研究。在西方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理论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处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他对这一时期的市场供求关系也作过深层次的研究和阐述。比较这两种供求理论,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洪康  
一、直接生活的生产和两种生产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观点,对建立社会主义人口学极为重要。对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所说的“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人口学界的理解不尽相同。如梁文达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几个问题》发表后,我很受启发,但也有不同见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松涛  肖益培  
传统的三因素总量指数体系的建立是以质报数基为原则,即计算质量指标指数时,把相应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计算数量指标指数时,把相应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其缺陷是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为此,应把凡是同度量因素的指标,不论是质量指标还是数量指标,都把它们固定在基期。新的方法有三点优势和创新:1)消除了同度量因素从基期到报告期的变动对指数的影响;2)加强了指数体系的因素分析法深度;3)证明了三因素共变影响指数客观存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继清  李晓澜  
从生产率和空间差异的视角来考察“二元经济”的内涵,旨在对“二元经济”这一发展中国家大量存在的经济特征进行学术层面的梳理。同时,这种研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主的“二元经济”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陶涛  金光照  郭亚隆  
与以往由外生事件催生的人口负增长不同,受长期低生育率和预期寿命延长驱动的内生性人口负增长将成为未来新的重要人口现象。从人口学意义来看,与外生性人口负增长相比,内生性人口负增长出现之前往往已经积累了较长时间的负增长惯性,而且一旦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并且伴随着人口结构老化,回到正增长域的难度和挑战更大,实现回归后人口正增长的可持续性较低。从经济影响来看,两种人口负增长均存在总量效应,但内生性人口负增长有明确的结构效应和相对稳定的预期效应,并且两者在长波效应上存在差异。未来内生性人口负增长所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的,也存在积极效应,重点是如何抓住应对窗口期,在消解内生性人口负增长负效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正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颂吉  白永秀  
合理划分城乡部门是研究二元经济结构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城乡部门构成,这对研究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提出了挑战。本文综合利用产业和空间两种方法划分城乡部门,在此基础上通过城乡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标来测度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趋向,并且分析了城乡资本产出率差异和资本劳动比差异对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相对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而现代农业发展滞后则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起到了阻碍作用;资本劳动比差异是影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资本产出率差异的影响呈上升趋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核心素养"是适应信息时代对人的自我实现、工作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的概念。"核心素养观"是我国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它指向于构建我国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和美国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确立起影响深远的核心素养框架,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当前,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即协作、交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即"4C’s"。核心素养是人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需要恰当处理素养与知识、素养与情境、素养与表现、核心素养与基本技能之关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亚飞  柯政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这个概念可以通过两种叙述方式来理解。目前大部分还是以一种"非教材"的叙述方式来理解课程资源,这尽管是有意义的,但也存在很大不足。另外一种更好的叙述方式就是从课程意识的角度来解释课程资源,这不仅符合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而且也有利于提升课程资源这个概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皮连生  吴红耘  
教学论可分为哲学取向与科学取向两个范畴,它们各有长处和短处。这两观种的取争向论的。教在学中论国的,随争着论新在课20改世实纪施9和0年对代课美改国成表效现的为反建思构,类主似义的教争学论观也与在科进学行取中向。教学将"有效教学"置于两种取向的教学理论中考察可发现,相对科学取向的教学观而言,属于哲学取向的建构主义教学观较少关心教学效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本是科学取向教学论这根藤上结出的果。如今,在研究有效教学时,却期待不关心教学效率的建构主义教学观这棵树结出有效教学的果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