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7)
2023(1319)
2022(1125)
2021(1133)
2019(2104)
2018(2098)
2017(4215)
2016(2221)
2015(2505)
2014(2672)
2013(2701)
2012(2517)
2011(2425)
2010(2661)
2009(2760)
2008(2913)
2007(2918)
2006(2784)
2005(2724)
2004(2570)
作者
(7335)
(5968)
(5853)
(5758)
(3909)
(2839)
(2679)
(2425)
(2227)
(2185)
(2135)
(2085)
(2056)
(1997)
(1862)
(1797)
(1786)
(1739)
(1724)
(1690)
(1564)
(1448)
(1432)
(1415)
(1413)
(1359)
(1358)
(1290)
(1227)
(1221)
学科
(9683)
经济(9675)
管理(6851)
(6330)
银行(6328)
(6161)
(5802)
(5711)
(5480)
企业(5480)
(4199)
制度(4160)
(4160)
业务(4002)
银行制(3596)
(3107)
金融(3106)
方法(3062)
(3018)
理论(3000)
业经(2806)
中国(2619)
(2459)
教育(2394)
(2200)
(2062)
(1962)
贸易(1957)
体制(1908)
数学(1821)
机构
大学(40612)
学院(38858)
(13773)
经济(13407)
中国(12866)
研究(11834)
管理(11434)
(9239)
(8866)
理学(8500)
理学院(8377)
管理学(8250)
管理学院(8165)
(7840)
银行(7618)
(7191)
(7140)
财经(7011)
科学(6859)
(6564)
师范(6544)
(6496)
(6286)
(6184)
北京(5963)
研究所(5503)
中心(5291)
师范大学(5190)
财经大学(5054)
(4966)
基金
项目(17038)
研究(13907)
科学(12777)
基金(11833)
(9705)
国家(9590)
社会(8582)
社会科(8082)
社会科学(8079)
科学基金(7803)
教育(6421)
成果(6169)
(6153)
编号(5848)
基金项目(5818)
(5444)
资助(4995)
课题(4330)
自然(4126)
(4009)
自然科(3998)
自然科学(3998)
(3931)
自然科学基金(3930)
项目编号(3852)
重点(3812)
(3699)
教育部(3520)
(3513)
(3499)
期刊
(20211)
经济(20211)
研究(16658)
(10906)
金融(10906)
(8445)
中国(8338)
学报(7127)
教育(6127)
科学(5554)
大学(5436)
财经(5357)
管理(5175)
学学(4916)
(4707)
(4527)
图书(3114)
业经(3068)
问题(2852)
理论(2799)
经济研究(2657)
(2619)
(2583)
实践(2583)
论坛(2583)
(2583)
书馆(2576)
图书馆(2576)
技术(2506)
国际(2354)
共检索到71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东平  陈敦  
商业登记的法律效力是商业登记制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但我国学者鲜有人对此进行认真的探讨。本文借鉴德、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大量立法资料,根据与登记有关的主体和登记事项的不同,对商业登记的法律效力从不同的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英豪  
商业登记在大陆法系典范商法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关于商业登记性质,学界有很大争议。笔者认为商事登记依其现象发生的原因而言,虽不能排除其所具备的公法意义,但更为主要的始自于一种私法的追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者洁  
由于我国现行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仅具有行政管理的性质,不具有民法上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导致实践中一房二卖等纠纷层出不穷。为此,应当运用物权法的理论,提出应建立商品房预告登记制度,赋予商品房预售登记以物权的对抗效力,以此约束预售人,保护预购人,并妥善解决此类纠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月星  
关于不动产登记效力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出现的问题表现为其效力不统一。按照世界其他国家的做法 ,不动产民事立法应规定登记的效力 ,原则上应坚持登记要件主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1984年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5 6条规定 :“买卖双方自愿 ,并立有契约 ,买方已交付了房款 ,又没有其他违约行为 ,只是买卖手续不完善的 ,应认为买卖关系有效 ,但应办房屋买卖手续。”这一规定补充是合理的。制定中的物权法应采纳这一规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志亮  徐新源  
抵押权预告登记赋予了权利人抵押权变动请求权相应的物权效力。由于立法的缺陷,抵押权预告登记的效力范围并不明确。为了应对司法实践上的困境,有效解决纠纷、维护交易秩序,需及时完善抵押权预告登记制度。在抵押权预告登记的约束效力中,选择相对限制处分模式,进而肯定其有顺位效力,以实现抵押权预告登记的立法目的。同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明确抵押权预告登记的性质和功能,肯定其优先受偿效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古小东  
独立担保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担保方式的不足与缺陷,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独立担保借鉴了信用证的运作机制,即独立性原则和欺诈例外原则,在运作机制良好的情形下,其能够实现债权人、担保人和债务人的“三方共赢”。提高经济效率和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要求,也使得大多数国家都认可了独立担保在国际和国内经济贸易中的效力。我国对独立担保在国际和国内的法律效力均应予以承认,并加强研究和立法规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彦俊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改制的进程加快,因股权转让引起纠纷案件越来越多,其中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是该类案件经常发生争议且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根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分别从股权转让的法律含义、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认定及效力认定中的几个疑难问题进行论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晓楠  
"对赌合同",即估值调整合同(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VAM),是指股权投资者与融资公司原股东在达成融资协议时,对于企业未来风险事项暂不争议,而是约定根据运营的实际情况调整企业的估值,从而重新划定双方的利润边界。关于"对赌合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小勇  余蓉  
抵押权人申请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时,由于现行不动产登记簿及他项权证设计的登记栏目过于简陋,导致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无法真实、全面反映和完整覆盖抵押合同当事人对抵押物担保范围的约定内容。法院根据不动产登记簿的记载认定抵押担保范围时,抵押权人对抵押物的优先受偿权利被限于主债权的本金部分,而不能及于主债权之外的利息、违约金、实现债权的费用等附属债权。为此,建议不动产登记簿证应对抵押权登记内容作细化规定,科学设计不动产登记簿中各项设定抵押担保的债权范围,分别规定相应的登记栏目和登记规则,以保障抵押权人优先受偿权利的实现。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相丽玲  张洪亮  
本文就网络环境中知识产权法的法律效力问题从时间上、空间上以及对人的效力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就网络环境中存在的网络版本、域名抢注驰名商标现象谈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秦文献  
逆向劳务派遣被普遍认为是无效派遣,而实际上逆向劳务派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通常所争议的逆向劳务派遣仅限于要派单位在未解除或终止此前的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情形下刻意使员工转变身份的狭义范畴。对此,应当确认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已经解除,逆向劳务派遣才有效。而法律规定的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应为倡导性适用,而非强制性执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建华  
在海上保险理赔业务中,如果保险标的遭受的损失被认定为推定全损,那么,保险人就要按保险合同的规定,向被保险人支付保单项下确定的全部赔付金。被保险人获得全额赔偿后,可以将受损标的委付给保险人。保险人如何处理被保险人提出的委付要求?这应从委付的概念入手,分析委付与推定全损的关系,论述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对待委付的不同态度,并运用我国《海商法》的有关条款和英国相关海上法规,探讨委付的法律效力与效用等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伟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报告的法律效力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赖以有效运行的基础,同时也是研究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结合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的最新资料,对争端解决报告的法律效力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专家和有关机构对争端解决报告的重视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海军  
保险代理具有一般民事代理不具有的特质 ,如保险代理人资格的法定、保险代理行为具有的推定与概括效力、表见代理规则的广泛适用、强行性规范的干预十分明显、代理行为中意思表示独立的限制等。保险代理行为的重要性要求法律对诸如签约阶段的保险代理行为、保险费收缴阶段的代理行为及保险理赔阶段的保险代理行为的效力进行认定 ,并对有过错的代理行为、无权代理行为、事实代理行为、恶意串通行为及纯属以保险代理人个人名义的投保行为的法律性质与归责原则作出具体规定 ,基于此 ,对我国现行《保险法》及相关法律作出修改 ,厘定保险代理法律关系 ,合理分配保险人、代理人、第三人的合同义务 ,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艳丽  魏昌东  
现行审计法律规范体系不够严密是导致国家审计决定书运行障碍的根本原因。关于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决定书法律效力的分歧主要有:审计机关是否有权对国家建设项目的施工方进行审计;审计机关是否有权对被审计相关合同的有效性作出判断;审计决定书能否作为确定被审计项目合同价格的依据;施工方对审计决定书的异议应作为民事纠纷还是行政争议处理等。我们应借鉴国外相关审计法律,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我国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以强化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决定书的法律效力:引入合同鉴证制度或者事前审计制度、强化强制审计制度、完善经济责任追究制度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