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
2023(1610)
2022(1192)
2021(1049)
2019(1674)
2018(1730)
2017(3141)
2016(1878)
2015(2270)
2014(2303)
2013(2298)
2012(2161)
2011(2196)
2010(2376)
2009(2407)
2008(2435)
2007(2431)
2006(2264)
2005(2201)
2004(2189)
作者
(6098)
(5198)
(5032)
(4935)
(3185)
(2535)
(2214)
(2061)
(1985)
(1928)
(1846)
(1819)
(1795)
(1736)
(1584)
(1564)
(1519)
(1505)
(1461)
(1428)
(1383)
(1344)
(1279)
(1221)
(1213)
(1213)
(1157)
(1099)
(1079)
(1039)
学科
(9732)
经济(9713)
(7126)
(6413)
管理(4792)
教育(4671)
农业(4617)
(3868)
企业(3868)
(3462)
中国(3108)
理论(2821)
收入(2710)
(2706)
业经(2677)
思想(2387)
(2361)
方法(2307)
(2294)
政治(2207)
分配(2154)
思想政治(1971)
政治教育(1971)
治教(1971)
德育(1948)
(1760)
(1732)
金融(1731)
(1676)
银行(1676)
机构
大学(37103)
学院(35582)
(13041)
经济(12769)
研究(11812)
管理(10115)
中国(8676)
理学(7926)
理学院(7811)
(7726)
(7680)
管理学(7652)
管理学院(7580)
(7272)
师范(7259)
科学(7050)
(6544)
(6193)
(6136)
财经(5946)
师范大学(5706)
研究所(5420)
(5268)
(5258)
北京(4955)
中心(4733)
教育(4555)
(4494)
经济学(4466)
农业(4331)
基金
项目(17341)
研究(14973)
科学(13306)
基金(11804)
社会(9927)
(9658)
国家(9501)
社会科(9180)
社会科学(9175)
科学基金(7700)
教育(7205)
成果(7085)
(6738)
编号(6659)
基金项目(5724)
(5634)
课题(4935)
(4549)
资助(4547)
(4390)
(4132)
(4117)
阶段(4112)
国家社会(4043)
(4033)
重点(3897)
社科(3828)
(3776)
阶段性(3746)
规划(3720)
期刊
(20259)
经济(20259)
研究(14282)
中国(8291)
教育(8253)
学报(7386)
(7228)
(7070)
大学(5886)
科学(5624)
学学(5315)
财经(4653)
农业(4439)
(4048)
管理(3842)
业经(3268)
(3225)
金融(3225)
问题(3123)
(3004)
图书(2962)
社会(2762)
技术(2714)
书馆(2480)
图书馆(2480)
社会科(2428)
社会科学(2428)
经济研究(2250)
农村(2180)
(2180)
共检索到61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国强  
唐甄(公元1630—1704年),原名大陶,字铸万,后更名甄,别号圃亭,达州(今四川达县)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唐甄八岁时,其父唐阶泰为明朝吴江知县,他随父赴任,离开四川,客居吴江。顺治十四年(1657年),唐甄回四川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康熙十年(1671年),被派到山西任长子县知县10个月。他十分注意发展生产,深受民众的爱戴,后因与上司意见不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贵安  
本文从人们较少注意的旅游这种特殊的行为方式及其相应的观念意识上去探讨文化转型的具体进展。认为唐甄提出的“好游者人之恒情也”的旅游观具有自然人性论的哲学基础,是对农本社会和儒家传统伦理束缚旅游的否定,是在明清之际中国手工商业(原初工业化)发展的经济土壤上,在市民阶级兴起和大众文化产生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中,形成的一种带有近代倾向的旅游观念,具有文化转型的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薛政超  
唐宋以来,由于土地自由买卖的发展和土地市场的扩大,促使富民作为一个拥有雄厚经济实力且广泛分布、但其内部又有差别的新的社会阶层而得以逐渐形成。到宋代,占真实上三等富户九成二以上、为总户数13.3%—33.9%左右的富民阶层,占有约60%—70%的社会土地财富。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胡显中  李敏  
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实现共同富裕,其捷径是:允许、提倡并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知识分子有较高收入,产生示范效应,带动其他,但要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晓波  薛国文  
所谓富县富民,较为直观的理解就是实现县(市)级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和农民人均收入的迅速提高。这一问题的提出,是县(市)级“两个收入”状况面临的严峻形势所决定的。目前,在我国的2000多个县(市)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光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认识中国社会经济性质,并依据对这种性质的科学把握,对中国社会经济进行有步骤的革命改造的理论;是中国在革命胜利后将形成一个什么经济形态和这个形态如何向更高的形态转化的理论,是中国如何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理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纯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玉明  张祥发  
强镇富民新模式朱玉明,张祥发(湖北省荆州地委政研室)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地处江汉平原水网湖区,原先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结构单一的农业大镇。近几年,这个镇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跳出农业抓农业,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大工业、外向型经济比重,带动农业和其他产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亚东  王振群  
养蜂产业不仅能为人们提供天然的营养品和保健品,还能为农作物授粉,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北京市密云县林木覆盖率达到62.7%,拥有干鲜果树37万亩。主要蜜源植物有荆条、刺槐、酸枣、椴树、杏等,辅助蜜源植物有柿子、六道木、胡枝子,主要粉源植物有板栗、油松等,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养蜂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密云县养蜂产业得到了快速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依据2010年前五个月全国财政收入数据,有预测认为全年财政收入总额或达8万亿元。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有关政府财政收入比重过高、企业和居民负担过重的讨论,并归纳出所谓"国富民穷"的结论。一时间引起很大争论,也体现了当下各界对于收入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课题组  杜斌  
山西省是脱贫攻坚重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相关工作要求,加强银政企联动协调,灵活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推动全省贫困人口从2010年末的435.56万人减少至2015年末的230.8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18.70%下降至2015年末的9.60%。但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集中等问题成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方红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旭东  张文潇  罗士泂  
志在富民,是贯穿费孝通先生一生的主题。致力于这项事业,他完成了行行重行行的实践,经历了村落研究-类型比较-模式提出-模式对比-区域连接-区域比较-区域合作-全国一盘棋-全球性共同体的转向,最终将研究视角由微观落到全局;在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他开始思考人与人之间怎样能相处得更好的问题,将其关注点由生态领域转向心态关系,并倡导借助文化,实现个人与社会之"富"。费孝通的文化观在无形之中将中国传统之中的文化价值嵌入到了更具普遍性意义的世界性的理想追求中去,这是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所特别需要的。人们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可以此去应对日益消蛀共同体价值的诸多世俗化倾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