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726)
2022(1527)
2021(1515)
2020(1333)
2019(2892)
2018(2994)
2017(5485)
2016(3294)
2015(3919)
2014(4009)
2013(3916)
2012(4011)
2011(3730)
2010(4048)
2009(4113)
2008(4479)
2007(4506)
2006(4122)
2005(3868)
2004(3577)
作者
(11323)
(9624)
(9290)
(9009)
(6160)
(4735)
(4275)
(3663)
(3649)
(3598)
(3377)
(3308)
(3186)
(3129)
(3067)
(2836)
(2822)
(2811)
(2799)
(2749)
(2597)
(2364)
(2315)
(2257)
(2184)
(2157)
(2156)
(2117)
(1979)
(1924)
学科
(13932)
经济(13906)
管理(11018)
(9404)
(8708)
企业(8708)
(5430)
方法(5156)
理论(4623)
中国(4429)
(3978)
(3894)
教育(3765)
(3434)
数学(3341)
业经(3195)
数学方法(3193)
(2805)
(2794)
(2748)
银行(2742)
(2678)
(2647)
金融(2646)
(2605)
(2575)
贸易(2571)
(2477)
(2325)
(2305)
机构
大学(60054)
学院(57178)
研究(19938)
(18994)
经济(18405)
管理(17245)
中国(15678)
(13728)
理学(13655)
理学院(13433)
科学(13234)
管理学(12982)
管理学院(12871)
(11289)
(11284)
(10245)
(10226)
师范(10160)
研究所(9893)
(9227)
北京(8975)
中心(8827)
财经(8481)
(8468)
师范大学(8114)
(7462)
业大(7426)
(7239)
农业(7219)
(6857)
基金
项目(28507)
科学(21365)
研究(21175)
基金(19571)
(17060)
国家(16855)
科学基金(13584)
社会(12373)
社会科(11512)
社会科学(11506)
(10793)
教育(10432)
基金项目(9591)
成果(9534)
(9343)
编号(9032)
资助(8708)
自然(8396)
自然科(8212)
自然科学(8210)
自然科学基金(8055)
课题(6753)
重点(6507)
(6263)
(5810)
(5674)
项目编号(5673)
大学(5569)
(5501)
教育部(5316)
期刊
(28483)
经济(28483)
研究(21019)
中国(14212)
学报(12562)
教育(11030)
(10511)
科学(9852)
大学(9476)
(9215)
学学(8601)
管理(7792)
财经(6020)
农业(5905)
(5504)
金融(5504)
(5267)
图书(5202)
技术(5116)
(4195)
书馆(4058)
图书馆(4058)
问题(3804)
(3552)
经济研究(3497)
业经(3414)
(3096)
论坛(3096)
技术经济(2993)
国际(2958)
共检索到99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诗雅  
"钗"自汉代便出现于叙事文本中,后发展为唐传奇中的常见物象。不同于诗歌中用以描写、抒情的钗意象,作为小说物象的钗最显著的功能是叙事功能。从物象的实际功用考量,唐传奇中主要以钗为爱情表记与身份标识。而作为身份标识的钗,作者通过强调其质地、形制以及形态,对其进行个性化、艺术化的加工,使其在塑造人物、揭开悬念以及勾连事件等方面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永新  
人们对教师职业有一些特别的期待,希望她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成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但是,现实中的教师却存在着职业倦怠等生存发展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教师职业的尊严与价值。我们需要重申教师职业之天命,重建信念和对意义感的寻求,勇敢地担当起此一职业所赋予的责任。教师要以孔子为职业榜样,为人生典范;重新体认以儒家精神为主体的思想传统,将其作为自己生命叙事的元语言;把生命看成一首由自己书写的诗歌,一部精神的小说(传奇);选择一种优美与崇高兼具的生命文风;对世界抱以一种开放的信任,对生命抱以一种坚定的信念,对职业抱以一种深沉的敬畏;既让自己的生命恒久地处于诗与思的状态,又不断地修炼自己的职业技能,最终把...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朱力力  
唐代传奇小说改变了六朝小说用散句叙事而缺乏文采的状况,受到骈文、古文和敦煌讲唱文学的启发示范,有意识地将骈语吸收、引入到小说叙事中,与简练灵活的散句并存,自成段落的骈语用于描写景物环境、刻画人物肖像、描述事件场面,在丰富故事细节画面、构造多维时空结构、表达深刻思想主旨上发挥重要作用,有效拓展了小说的艺术表现空间。骈语和散句达到了相互交融协调的境界,将古典小说的语言艺术推进到臻于成熟和完善的全新阶段,对后世小说创作有深远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车明朝  
巴彦淖尔,地处中国北疆,聚集着蒙、汉、回、满、达斡尔等20多个民族,总人口166.92万人。其经济发展在内蒙古自治区处中等偏下。长期以来,受自然、经济、人口等条件限制,巴彦淖尔职业教育发展相较其他发达地区更为艰难。然而,就在这样条件下,巴彦淖尔却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探索出一条扎实可行的发展之路。目前,全市有高等职业院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15所。而其中,就有3所中职校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且2所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有2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实训基地;1所学校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国家级实训基地。全市职业教育走在了自治区前列。穷市办强教育,在这背后到底有怎样的动力和思路...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晓芳  
唐代社会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思想文化呈多元状态。这一时期,门第观念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重视门第的社会风气,对唐传奇作家的创作和审美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这种重视门第的思想,不仅表现在唐传奇中人物姓氏的设定和作品思想内容的营构上,甚至影响到了作品中人物的最终命运。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盛开莉  
施叔青小说中的女性群体,与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群体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一面承受着来自家庭和婚姻的精神围困,一面以出走的方式逃离。作者赋予这些女性以丰富的生命质地,改变了父权制话语下沉默的传统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独特的生活经验,对于女性的自我发现与生存拓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尤妤冠  
白先勇在其小说中,对女性采取了一种既赞美又拒斥的态度,因此,其作品中的许多女性,虽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但都无一例外地拥有共同的悲剧命运。需要注意的是,白先勇的小说,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悲天悯人的情怀,但这一情怀,并没有投注到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身上。这使得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书写,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复杂的色彩。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翟美菁  
李天葆的代表作《盛世天光》是男性作家书写女性血缘家族背景下女性的生存境遇和命运变迁的代表性文本。小说以女性为主要书写对象,但是男权社会的价值观始终是女性难以彻底逃脱的藩篱,“他者”经验下的女性书写具有独特性。同时,他以不同代际女性个人化的日常生活图景解构宏大的历史叙事,将对国族历史的思考放置到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常化叙述风格。小说将大量中国式符号融入南洋社会,以文学笔触介入社会历史现实,对当代马华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美玲  
眷村文学近几十年来得到了两岸学者的热切关注,涌现了很多优秀的眷村文学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作家,他们通过自己真实的眷村经历书写那个时期的历史。苏伟贞就是眷村作家的代表之一,她的两部长篇小说《有缘千里》和《离开同方》都记录了眷村生活。而这两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都有着不一样的个性魅力,文章主要通过这些不同女性的成长历程和性格特点挖掘那个时代的眷村记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立新  
红色理性是一整套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的理论和原则 ,其核心理念即“暴力革命论” ,深层内涵是以全人类为本位的人道主义。它与政治理性和人文理性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区别和联系 ,对革命战争文学的文本建构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它的制导下 ,革命战争文学呈现出迥异于古典武侠小说的传奇特征 ,主要通过特定的题材、特定的故事情节和特定的人物性格传达出来 ,由此形成了革命战争文学文本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福增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小说《中国佬》,将华裔族群从美国历史的边缘位置推到了主体地位,主要方式并不是通过对抗/屈从主流话语的权威,将话语作为商品展示给西方读者,而是以边际性身份展开创作,试图在文化、性别、历史之间游走,由此完成其个人化的华裔叙事:东西方经典的改写,体现对文化归属的思考;男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折射出强烈的女性关怀;自传体式的族群书写,使个人叙事上升为民族寓言。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卢军霞  
台湾作家吴明益的长篇小说《复眼人》是其继"蝴蝶生态书写"之后的又一力作,讲述了一个糅合自然、生态、记忆、原住民文化、科幻等诸多要素的悲伤故事。与其他作家总是倾向于在作品中充斥着自我滥情的萎靡,以及现实控诉的焦虑不同,吴明益在《复眼人》中以自然的角度切入,建构了一个因自然毁灭而倾颓的世界,并为人类哀伤心灵上下求索出疗救的良方。以此在书中展现了一种崭新的自然伦理关怀,即秉持永不介入的自然理念,以谦卑之心对待万物生灵,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莉莎  
从小说《茫茫夜》文本对"同性爱"的书写中,可以发现郁达夫基于传统文人心态对个人欲望的表达。作者把异性恋爱的发展模式套用在对同性爱的叙述中,有意为故事中的于质夫和吴迟生构造男性(强)/女性(弱)的二元对立属性,促使于质夫在对吴迟生的权力想象中,修复国族贫弱的困境下受损的男性主体意识。此外,尽管大胆借助同性情爱题材的创作,呈现现代青年落寞无助的生存体验,但异性爱缺失下对同性爱表达的被动选择,也表明郁达夫并未对同性爱给予价值立场上的认可。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袁洋  
美国华裔新生代女作家伍慧明的处女作《骨》中,大女儿莱拉叙述了她们一家三代人在唐人街的生活经历和精神创伤。小说中的创伤书写具有明显的空间维度,运用佐伦的空间叙事理论,从地志空间、时空体空间和文本空间3个层面解析《骨》中的创伤书写。地志空间的置换呈现人物的创伤表征;时空体空间的转移彰显家庭成员的创伤疗治过程;文本空间的布局把莱拉一家的个体创伤扩展至整个华裔群体,展现了华裔族群的集体创伤。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邓嘉祺  
"绝情谷"是金庸先生在小说《神雕侠侣》中创设的大型虚幻场景,有着丰富的内涵。故事情节上,"绝情谷"是杨过和小龙女爱情和成长的见证;在人物塑造层面,"绝情谷"是表达作者人性立场的空间载体;从文化内蕴看,"绝情谷"体现了现代的情爱观念和深厚的道家情怀。空间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作者的文化立场,通过对"绝情谷"的探讨,期望能够为解读《神雕侠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以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