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15)
2023(4215)
2022(3647)
2021(3566)
2020(2896)
2019(6823)
2018(6845)
2017(12608)
2016(7108)
2015(7946)
2014(7833)
2013(7845)
2012(7428)
2011(6851)
2010(6766)
2009(6294)
2008(6015)
2007(5353)
2006(4834)
2005(4384)
作者
(19550)
(16187)
(16151)
(15249)
(10555)
(8062)
(7445)
(6389)
(6183)
(5973)
(5765)
(5575)
(5524)
(5229)
(4942)
(4938)
(4901)
(4711)
(4639)
(4628)
(4121)
(3943)
(3887)
(3885)
(3669)
(3657)
(3645)
(3523)
(3227)
(3203)
学科
(29139)
经济(29106)
管理(15787)
(14904)
(11109)
企业(11109)
地方(10868)
方法(10056)
(9428)
数学(8293)
数学方法(8138)
中国(7698)
(6816)
农业(6424)
业经(6097)
理论(6093)
(5721)
教育(5234)
地方经济(5128)
(4953)
教学(4905)
(4393)
(4285)
金融(4282)
(4212)
贸易(4206)
(3939)
环境(3858)
(3389)
(3377)
机构
大学(100153)
学院(97281)
(35155)
研究(34329)
经济(34235)
管理(32386)
理学(27231)
理学院(26703)
管理学(26106)
管理学院(25896)
中国(25849)
(22338)
科学(21703)
(18581)
师范(18453)
(18073)
(17619)
中心(16352)
(16258)
研究所(15681)
师范大学(15186)
(14700)
北京(14165)
财经(14055)
(13444)
业大(12921)
(12535)
(11749)
教育(11481)
农业(11333)
基金
项目(62471)
研究(48538)
科学(48491)
基金(43585)
(37727)
国家(37332)
科学基金(31300)
社会(29303)
社会科(27486)
社会科学(27478)
(24283)
基金项目(23719)
教育(23206)
(21436)
编号(20820)
自然(19558)
自然科(19044)
自然科学(19041)
自然科学基金(18671)
成果(18338)
资助(17188)
课题(15044)
重点(14277)
(14049)
(13757)
(12565)
(12330)
(12233)
大学(12142)
规划(11971)
期刊
(44012)
经济(44012)
研究(33580)
中国(24804)
教育(18574)
学报(16040)
(15121)
科学(14379)
(13764)
大学(12216)
管理(11378)
学学(10954)
农业(9159)
技术(8623)
(8477)
金融(8477)
财经(7948)
图书(7707)
(6959)
业经(6438)
问题(6422)
资源(6191)
书馆(5933)
图书馆(5933)
(5764)
经济研究(5713)
(5491)
(5137)
论坛(5137)
(5117)
共检索到157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董大学  
敦煌写本BD0826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是抄写者在原《金刚经》经卷行间增抄注解内容二次加工而成。抄写者只是撷取《金刚经》经文中的部分语句或词语进行注释,释义简洁明了,颇具禅风,并非对《金刚经》全文进行注解,其目的应该不是作讲经之用,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其个人阅读《金刚经》时所留下的学习笔记。与敦煌文献中僧人诵经、试经等相对制度化资料相比,此件经注属于一件个性化比较强的文献,对研究唐代佛典的阅读史具有独特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强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沈津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出版的有关版本学或版书的专著,无不提到元代所刻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因为这是一部中国现存最早的朱墨套印本。然而,由于这件国宝现存台湾中央图书馆,故专著的作者们因为两岸的政治因素,都无法见到原件,所以在叙述时,多泛泛而谈,人云亦云,且多有讹误。即使台北中央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编》中一百余字的简单叙述,也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件极有价值的重要文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金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金花  
唐后期五代宋初 ,敦煌寺院僧侣的社会生活已呈现出强烈的世俗化倾向。他们既隶属僧籍又挂名俗籍 ,与世俗家庭依然保持密切的宗法和经济联系 ,可以相互继承财产和代偿债务。僧人基本脱离了寺院的集体生活 ,多与妻儿姊侄共居同活 ,并象普通百姓一样参加传统私社。僧人名姓也多带俗名俗姓。这些变化 ,是佛教寺院集体经济和僧侣个体私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中世纪中国寺院僧侣生活世俗化的具体反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金凤  王延荣  
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前,抄写是知识传播的主要方式。唐代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抄写经卷也达到了鼎盛,成为佛家传播佛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玄奘生前历时3年所译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佛经,存唐写本、宋刻本等诸多版本。黑龙江省图书馆馆藏该经的第三百六十三卷写本,从书写年代、风格、流转过程考证可知,此经卷是清末著名版本学家杨守敬从东瀛购回,又递经清末书法家邵松年及其子收藏的不可多得的唐写本珍品。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贞  
"三贾均市"是唐代政府评估市场物价、规范市场秩序的基本准则,它源于汉代每月对市场货物定期评估的"月平"制度。具体说来,唐代市司每旬要定期对市场上的商品进行评估,并按照质量好坏定为上、中、下三种价格。在此基础上,市司制定市估文簿,并报送州郡仓曹及尚书户部备案,作为官方平赃定罪、官民之间和市与和籴交易以及赋税折纳的依据。这种每隔十天的物价评估,不仅在两宋社会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运用,而且在明清的物价评定与奏报中也能看到些许类似的痕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谷更有  
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中,有不少反映唐代乡村社会状况的资料。本文依据目前已刊布的敦煌文献和吐鲁番出土的户籍、契约文书和书信,特别关注了均田制下村民社会的经济状况、村民生活中的经济活动和村民社会构成的贫富分化,以期通过援引文书中记载的人及其日常经济活动,更加直接地反映长时段内唐代村民经济身份变迁的事实和过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克欢  余辉  栗会明  
敦煌文书含有丰富的信息,其史料价值日益发掘,为内部控制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文章以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这一要素为主线,以敦煌文书为史料依据,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寺院组织机构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控制;职工素质控制等,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融合统一,以期对我国现代内部控制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郝二旭  
在唐代,随着面粉加工技术的发展和面食制作水平的提高,由小麦面粉加工成的各种面食逐渐成为人们的主食。偏处西北的敦煌也深受影响,这里的面粉加工业正是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本文以莫高窟藏经洞所出的敦煌文书为基础资料,对唐五代时期该地区的面粉加工工具、面粉加工技术以及各阶段面粉加工业的发展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并在此基础上就该行业的发展对敦煌地区居民饮食结构和农作物种植比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必要的讨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大为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境内敕建寺院十七所,其中僧寺十二所,尼寺五所。虽然从寺院的数量上来看,僧寺占绝对优势,但女尼的总数却多于男僧。原因在于就单个寺院而论,尼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僧的数量。在敦煌这样一个弥漫着佛教氛围的西北地区著名城市,妇女出家为尼已经成为社会的时尚,无论其出身于上层贵族、还是下层平民都乐于为之。造成女尼人数众多以至僧尼比例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金花  
唐五代敦煌地区日常生活和丝绸之路贸易中大量使用、消费、流通丝绸。丝绸是敦煌世俗家庭财富的重要体现,也是官府及民间纳贺、纳赠、捐施等人事往来的重要礼物。寺院和僧人大量的丝绸及丝绸衣物多来源于世俗社会的捐施,是寺院及僧人的重要财产。敦煌地区流通的丝绸,既有敦煌所产,也有从中原内地以及西域外国输入。这些丝绸在日常生活中和丝绸之路贸易中不仅作为商品使用和消费、流通,而且作为一种货币的等价物,一种价值尺度,以及货币本身而流通。承担此种货币功能的,主要是丝绸中的生绢。丝绸作为一种货币在市场上流行,既是唐王朝"钱货兼用"的政策体现,也是唐五代敦煌地区日常和丝路贸易中实物货币支付普遍性的具体反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文章以敦煌文书为主,并征引其他历史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吐蕃时期的畜牧业和农业经济,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文章认为,吐蕃时期不仅畜牧业经济比较发达,就是农业经济也达到相当的水平。那种认为吐蕃时期畜牧业经济尤其农业经济落后的传统观点,值得商榷。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炳林  徐晓丽  
晚唐五代敦煌贸易市场上从事商业贸易的既有兼具国际贸易性质的粟特人 ,也有从周边政权及中亚波斯印度中原等地出使敦煌的商团 ,为此归义军政权专门设立了宴设司机构接待外来使节 ,同时归义军时期敦煌还往这些地区派遣很多具有商业贸易性质的使团 ,进行中转贸易。敦煌出产贫瘠 ,但是市场上外来商品丰富 ,西到东罗马 ,南到印度 ,东到高丽 ,都有其商品在敦煌售卖。用于交换的货币有金银钱币、金银器皿和丝织品等 ,这些东西具有质轻价重 ,便于携带 ,利于长途贩运等特点。因此 ,晚唐五代敦煌贸易市场具有国际贸易市场的性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金花  
唐代敦煌地区粮食作物包括粟麦豆三大类及其所属的众多品种。粟麦的种植比例吐蕃时期逐渐发生了变化。粟类品种以粟、的种植比较普遍;麦类以小麦、青麦为主;稻类主要以粳稻为主,水稻种植在敦煌并不普遍,只是寺院和官府等特权阶层专门辟地经营。各类粮食的消费量很大,除作为口粮外,主要用于饲料和造酒以及货币使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