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71)
- 2023(3095)
- 2022(2905)
- 2021(2690)
- 2020(2437)
- 2019(5393)
- 2018(5409)
- 2017(10394)
- 2016(5696)
- 2015(6271)
- 2014(6424)
- 2013(6436)
- 2012(5991)
- 2011(5659)
- 2010(5683)
- 2009(5377)
- 2008(5330)
- 2007(4813)
- 2006(4350)
- 2005(3991)
- 学科
- 济(26261)
- 经济(26230)
- 业(19559)
- 管理(18482)
- 企(15660)
- 企业(15660)
- 方法(12389)
- 数学(10206)
- 数学方法(10092)
- 农(8597)
- 中国(6431)
- 财(6363)
- 农业(6317)
- 学(6213)
- 业经(5962)
- 地方(5559)
- 理论(5419)
- 制(5312)
- 贸(4401)
- 贸易(4396)
- 易(4207)
- 银(3990)
- 银行(3978)
- 务(3900)
- 财务(3891)
- 财务管理(3874)
- 策(3854)
- 行(3839)
- 和(3813)
- 融(3809)
- 机构
- 大学(90958)
- 学院(88081)
- 济(35397)
- 管理(35365)
- 经济(34714)
- 理学(30695)
- 理学院(30330)
- 管理学(29706)
- 管理学院(29542)
- 研究(28568)
- 中国(22077)
- 京(18834)
- 科学(17146)
- 财(17011)
- 农(15386)
- 所(14625)
- 江(13841)
- 范(13650)
- 财经(13650)
- 师范(13546)
- 研究所(13159)
- 业大(12923)
- 中心(12730)
- 经(12314)
- 农业(11760)
- 北京(11610)
- 州(11261)
- 师范大学(11113)
- 经济学(10058)
- 财经大学(9990)
- 基金
- 项目(55753)
- 科学(44973)
- 基金(42286)
- 研究(40515)
- 家(36753)
- 国家(36408)
- 科学基金(31688)
- 社会(26893)
- 社会科(25398)
- 社会科学(25393)
- 基金项目(22261)
- 自然(20784)
- 自然科(20374)
- 自然科学(20371)
- 省(20274)
- 自然科学基金(20021)
- 教育(19176)
- 划(17575)
- 资助(17263)
- 编号(16639)
- 成果(14159)
- 部(13087)
- 重点(12137)
- 教育部(11554)
- 人文(11145)
- 创(11086)
- 国家社会(11048)
- 课题(10827)
- 发(10666)
- 大学(10589)
共检索到135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际平
敦煌吐鲁番出土的有关手实、户籍、计帐的实证资料较多,从唐代手实、户籍、计帐的实际编成过程入手,更容易厘清手实、户籍、计帐三者的关系,并弥补《新唐书·食货志》与《唐会要·籍帐》相关记叙的缺陷,澄清其讹误。唐代户籍与计帐都是自下而上逐级编制的。里正所责的民户手实是造户籍的主要依据,计帐不是造籍依据。《新唐书·食货志》说的"……为乡帐",就是指乡司将各里基于民户手实的户籍稿粘连在一起(或重新抄录一遍),而成为乡户籍稿的这种行为,而不是说于手实、户籍之外还有一种名为"乡帐"的簿籍。乡里计帐的数据来自这种乡里户籍稿。唐代州县计帐统计的只是当年各类户口的数据,配来年课役则是尚书户部度支司的事。《新唐书·食...
关键词:
籍帐制度 手实 户籍 户籍稿 计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恒
秦汉以来成年男子上报年龄信息的传统,是唐代手实制度的主要来源。唐代手实,是籍帐体系中的基础性文书。唐代多数时期一年一次的团貌,须将结果及时登载于手实之上;计帐与户籍的攒造,也需要以手实为基础;唐前期的府兵亦依据手实一年一简点。手实只有一年一造,才能为唐王朝计帐、户籍的攒造以及府兵的简点提供及时且准确的信息。受中唐以来籍帐制度和文书制度变化的影响,唐前期的牒文逐渐变为唐中后期的帖文和状文,手实的某些功能也被户帖或户状所取代。北宋、金及西夏各个时期内,虽然登载内容和信息载体等方面各有差异,但手实制度实质上仍在间续推行。这种关乎民户信息的统计与上报制度,在中国古代存续已久,它是官府开展赋役征派与人口管控的基础,同时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唐代 手实 出土文献 户帖 演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道明
虚估和实估是理解唐中后期财政制度的关键问题。传统意见认为实估系市场的实际物价 ,虚估是政府制定的不切实际的高物价。本文以为虚、实估起源于虚、实钱 ,以实钱估价物品为实估 ,以虚钱估价物品为虚估 ,其中 ,实估是稳定的 ,而虚估则时常变化。虚、实估之间的差价实际上就是虚、实钱之间的差价。虚钱和虚估本为民间行为 ,肃宗朝得以合法化 ,虚估遂渗入政府的财政收支关系之中 ,唐后期财政收支上的混乱无序 ,皆由此而起。
关键词:
唐代 虚钱 实钱 虚估 实估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贾发义
寺学的兴起是唐代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寺院独特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是寺学兴起和发展的基础。寺院的名僧和造访的名士为寺学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师资力量。寺学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吸引了僧人和社会各阶层俗人前来受教。寺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佛教内典和中国传统文化两大类。寺学的教学方法兼具异域风格和宗教风格,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寺学不仅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而且对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唐代教育 寺学 寺院 佛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玉峰
唐政府不仅拥有市场的设置权和废止权 ,而且拥有市场的管理权。唐代市场必须设置于州县治所以上的城市中 ,仍是政治统治的产物 ,政府设立了多级行政机构具体负责各级市场管理 ,并遵循若干明确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虽有某些经济管理的科学意义和合理性 ,但总体上表现出政治权力对市场交易的严密操控 ,经济规律被行政权力所干扰 ,不可能真正促进商品贸易的繁荣 ,并推动商品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丽
衣冠户作为品官之家的代称在唐前期便已存在。武宗会昌五年后,衣冠户由原来曾任九品以上现职的、待职的和假职的文武官员之家,而变为现职官员及前资官员中"前进士及登科有名闻者"之家的称号。衣冠户涵盖范围的变化,是唐朝廷针对唐后期官职伪滥,赋役负担严重不均而采取的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但终唐一代,这一政策始终未得到认真执行。
关键词:
唐代 衣冠户 进士及第 免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海容
唐人碑刻观念的深化,促进了树碑之风的盛行,唐代碑刻因此也兴旺发展,走向制度化、完备化。唐代碑体高大庄严,造型精美,碑志书法多样,碑文内容也以颂美铭功为要,其碑刻文化呈现华美大气的审美风尚和时代精神。
关键词:
唐代碑刻 碑刻艺术 文化特点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东平
在封建社会中,所谓官吏赃罪,就其实质来说主要包括贪污、受贿两罪。其中的贪污,是一种利用政治权力攫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是封建社会无处不在的社会丑恶。它和受贿一样,都是封建官场的痼疾。 贪污罪在古代刑律中,称之为“主守盗”、“监守自盗”等。所谓的主守、监守,是负有管理和守护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他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盗窃、侵吞、骗取国家财物的行为便是贪污——“主守盗”。《汉书·陈万年传》如淳注引汉律:“律,主守而盗直(值)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云旗
论唐代的土地价格诸问题赵云旗关于唐代土地价格的一些问题,史学界很少有人来论述,然而,它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土地价格不仅决定着唐代土地交易的成功与失败,而且左右着土地买卖发展的加快和延缓,还影响着土地制度的实行、崩溃和转变。所以,唐代土地价...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永平
本文认为 ,唐代是道教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由于唐王朝在政治上极力尊崇道教 ,在经济上赋予道教许多特权 ,使得道观占田的合法性受到法律的保护 ;其二是由于道教经济在本质上也是封建地主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唐代的道教经济活动有世俗化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唐代 道观 道士 道教经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俞德鹏
论现行户籍制度与城乡关系的改革俞德鹏一、现行户籍制度及其产生现行户籍制度的形成于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单纯的人口统计户籍制仍在延续,1954年宪法还明文规定中国公民具有迁徒自由和居住自由(第90条第2款)。然而自此以后,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的局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晨光
无论是管理企业,还是治理国家,人才始终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的营养,不失为现代企业管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历时近三百年,唐前期由于统治集团十分重视人才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