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8)
2023(2122)
2022(1732)
2021(1746)
2020(1408)
2019(3137)
2018(2928)
2017(5382)
2016(3217)
2015(3661)
2014(3841)
2013(3937)
2012(3678)
2011(3096)
2010(3407)
2009(3407)
2008(4000)
2007(3840)
2006(3274)
2005(2936)
作者
(8631)
(7189)
(7017)
(6955)
(4562)
(3399)
(3215)
(2772)
(2677)
(2640)
(2486)
(2475)
(2451)
(2414)
(2344)
(2064)
(2014)
(2005)
(1995)
(1924)
(1916)
(1766)
(1762)
(1678)
(1668)
(1661)
(1612)
(1503)
(1476)
(1427)
学科
(19656)
管理(15634)
(12384)
(11840)
企业(11840)
财政(11566)
(11005)
经济(10990)
(9251)
(7709)
财务(7702)
财务管理(7663)
企业财务(7335)
(5605)
中国(5427)
方法(4179)
(4141)
制度(4023)
(4023)
理论(3980)
教育(3877)
(3828)
体制(3765)
(3532)
地方(3372)
及其(3206)
政策(3131)
(3070)
方针(2957)
(2932)
机构
大学(48878)
学院(47722)
(20539)
(17755)
经济(17327)
管理(14793)
研究(14651)
中国(12050)
理学(11819)
理学院(11683)
财经(11671)
管理学(11542)
管理学院(11450)
(10297)
(10041)
(8723)
科学(8422)
财经大学(8083)
财政(7997)
(7971)
(7551)
师范(7543)
(7084)
(6662)
北京(6553)
研究所(6477)
(6233)
经济学(5984)
中心(5983)
师范大学(5949)
基金
项目(22420)
研究(19092)
科学(16924)
基金(15340)
(12174)
社会(12042)
国家(11983)
社会科(11306)
社会科学(11301)
科学基金(10190)
教育(9360)
(8758)
成果(8748)
编号(8158)
基金项目(7638)
(6921)
资助(6320)
(6311)
课题(6149)
(5623)
(5619)
阶段(5613)
项目编号(5536)
(5298)
阶段性(5234)
(5211)
重点(5081)
自然(4972)
教育部(4888)
社科(4880)
期刊
(25535)
经济(25535)
(22858)
研究(21561)
中国(12370)
教育(7940)
财经(7839)
学报(7804)
(6679)
(6469)
财政(6469)
大学(6329)
管理(5913)
会计(5819)
学学(5761)
科学(5360)
财会(5167)
(4586)
金融(4586)
经济研究(4158)
(3672)
(3602)
通讯(3517)
会通(3502)
问题(3446)
(3234)
技术(3137)
图书(2984)
财经大学(2963)
(2923)
共检索到87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永尧  
从伦理学看,不应该要求人们做其没有能力做的事,或者做出一种巨大牺牲是明显不合理的,在同利益严重冲突的情况下,要求那样一种牺牲甚至是完全不合理的。这种原则符合了理性到理性自我的概念,使自我主义和利他主义在和谐道德观基础上有机地联系起来。满足穷人基本需要的“消极”权利应该优先于富人奢侈消费的“积极”权利。财政分配道德上的优先性,不仅是和谐财政应该具有的内容,而且是从实质上调整贫富差距以实现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永尧  
一、财政伦理是公共伦理 财政伦理根源于社会经济环境的财政关系之中,以其作为母体,滋生出“我”这一的主体与“他人”主体的关系,并主宰着财政活动。财政伦理主体与一般伦理学意义的主体相比,具有模糊性的特征。财政伦理通过财政经济活动,体现国家伦理和公民伦理之间的关系。在这种伦理关系中,财政伦理的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段海英  
伦理道德是社会经济实体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无形资本,是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要素。由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市场,也需要财政伦理的约束。财政伦理是处理公共物品和服务供求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如纳税人诚实纳税,公务员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有资产的使用者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但是,如果把预算比做政府与纳税人、社会公众签订的合同,经济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立春  
何谓生态公民?生态公民何以蕴含伦理精神、何种伦理精神以及如何培育这样的伦理精神?这些问题试图从深层回答生态公民如何从知到行、知行合一,以及如何实现知、情、意、行之贯通等现实难题。从伦理学视角观之,这种使生态公民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且知行合一的动力就是伦理精神。伦理学维度中的"精神"指向"良知","伦理精神"是指"具有普遍性的良知"。生态公民以生态共同体之和谐、稳定、美丽为出发点彰显了人类的"普遍性良知"与"共有之善",共善—幸福—和谐是其精神追求,集体记忆—主体觉醒—学会伦理地思考是培育生态公民精神的根本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淑文  
环境伦理将人类之间的伦理关系延伸到了人与自然,认为人既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本文从环境伦理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提出环境伦理原则的确立,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判断,环境伦理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观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承宗  谢翠蓉  
通过对和谐城市建设进行伦理内涵和伦理诉求的伦理思考,推动现代城市建设的"和谐化"转向。围绕生态伦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本主张,对和谐城市进行了理论阐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一强  
"法律关系"贯穿于法学理论、法律制定、司法实践之中,是其中的"概念符号"或"理论模型"。伦理精神是社会内在生命秩序的体系,它体现人们如何安顿人生,如何调节人的内在生命秩序。公法法律关系中的"命令与服从"、私法法律关系中的"平等与协商"、公私兼顾法律关系中的"合作与和谐"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法律关系伦理精神的结构生态。在面对具体案件时如果能率先以其所对应的伦理精神结构生态中的价值取向为标准去归类思考和有效行为,有助于在每个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推进新时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蒲蕊  
教育行政是一种追求伦理价值的活动,伦理精神必然贯穿于教育行政管理活动的始终。教育行政中的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追求公平公正、坚持民主原则以及重视责任与义务等方面,即以维护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为最终目的,以追求公平公正为价值取向,以民主原则作为价值判断。教育行政是一个权力与责任对等的领域,教育行政伦理精神体现为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能的同时应具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追求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需要重视制度的重要作用,重视教育行政人员的道德意识的培养与个人修养的提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樊浩  
本文认为 :教育实体是教育共同体 ,教育共同体的人文本性的实质是伦理实体 ,教育的人文使命是伦理解放 ,即造就“有教养的人”。性善 ,是教育人文精神的逻辑起点 ,也是实现教育伦理精神的基础。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方杲  侯立信  
信息是事物的一种属性,具有客观性、不灭性、共享性和主体性等特性,它在当今社会的作用日趋突出。信息共享和个体权益的冲突是信息社会的一对典型矛盾,这是由它们各自的伦理基础(功利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的局限性造成的。公平的正义原则以其自由平等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调解功利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的分歧,成为信息社会的伦理基石,推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承宗  
随着世界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传统生态伦理观的经济学缺陷越来越明显。和谐生态伦理作为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它的存在是有经济学依据的。这种经济学依据可以从和谐生态伦理的内涵以及和谐生态伦理与实践的关系两个方面解读出来。和谐生态伦理的基本主张所蕴涵的经济学内涵使我们对它的存在不仅不能怀疑,而且要对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经济学思路作认真的思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丽霞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征,导致电子商务发展遭遇伦理困境,产生了大量的危机,直接妨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须构建互利无害、善良风俗、嫉恶行善、公正平等、知情同意、人道服务、安全高效、诚实信用的伦理原则,并努力践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超越危机,实现和谐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瑜  
伦理经济是人们以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评判、制约和指导人们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简单的说,伦理经济就是以一定的经济伦理思想作为指导的经济活动。伦理经济是一种讲究伦理道德并通过伦理道德牵引和谐发展的经济。社会的和谐是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的统一。经济和谐在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意义和作用。经济和谐的内涵阐释有以下方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同卫  封展旗  
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经济伦理内涵。企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有着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企业应该:仁爱为本,尊重员工权益;成己达人,繁荣社会和促进就业;“贵义”、“兼爱”,促进社会公正;博施济众,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诚实守信,醇化社会风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