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0)
- 2023(6410)
- 2022(5354)
- 2021(4765)
- 2020(3729)
- 2019(8550)
- 2018(8492)
- 2017(15921)
- 2016(8730)
- 2015(9653)
- 2014(9717)
- 2013(9674)
- 2012(9607)
- 2011(9065)
- 2010(9425)
- 2009(8655)
- 2008(8765)
- 2007(8293)
- 2006(7683)
- 2005(7320)
- 学科
- 济(45676)
- 经济(45636)
- 业(21915)
- 管理(21868)
- 地方(17539)
- 中国(17370)
- 企(15555)
- 企业(15555)
- 农(13329)
- 业经(11526)
- 方法(11046)
- 地方经济(10092)
- 发(9633)
- 农业(9445)
- 融(9135)
- 金融(9134)
- 银(8931)
- 银行(8920)
- 学(8779)
- 行(8758)
- 数学(8609)
- 数学方法(8530)
- 制(8156)
- 财(7881)
- 贸(7705)
- 贸易(7692)
- 环境(7478)
- 易(7329)
- 发展(7222)
- 展(7183)
- 机构
- 学院(130954)
- 大学(129732)
- 济(55444)
- 经济(54232)
- 研究(51516)
- 管理(43731)
- 中国(39736)
- 理学(35264)
- 理学院(34753)
- 管理学(34208)
- 管理学院(33936)
- 科学(30611)
- 京(29670)
- 所(27133)
- 财(26738)
- 研究所(24085)
- 江(22518)
- 中心(22429)
- 农(21620)
- 范(21456)
- 师范(21290)
- 北京(19728)
- 财经(19718)
- 州(18717)
- 院(18128)
- 经(17625)
- 经济学(17108)
- 省(17094)
- 师范大学(16961)
- 业大(16563)
- 基金
- 项目(75780)
- 研究(59579)
- 科学(59264)
- 基金(51873)
- 家(44583)
- 国家(44106)
- 社会(37643)
- 科学基金(36819)
- 社会科(35639)
- 社会科学(35632)
- 省(31159)
- 教育(26695)
- 基金项目(26655)
- 划(25813)
- 编号(24794)
- 发(23508)
- 成果(21823)
- 资助(20821)
- 自然(20738)
- 自然科(20207)
- 自然科学(20204)
- 自然科学基金(19817)
- 发展(19402)
- 展(19050)
- 课题(18737)
- 重点(17643)
- 部(16266)
- 创(15665)
- 年(15279)
- 国家社会(15240)
共检索到228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马晓珍
文章认为,和谐,是贯穿于人类古今中外、古往今来不同时代、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社会的一条轴线。和谐,是形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的基础,是实践、积累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融合的社会形态和理想境界。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文章提出,要爱护和谐这一贯穿古今中外的促进发展进步的永恒的生命线;要加深认识,和谐是个科学的实践过程;走向和谐,最重要的首先是提倡和实行公平正义;走向和谐,要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走向和谐,走
关键词:
和谐 发展 理想 矛盾 自由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斯辉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任务。今年7月-8月,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高校十余位教育学科的教师参加了该期研修班。研修期间,大家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本刊特刊发有关学员的研究成果,以推进相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旺
科学与人文的和谐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与人文有着既对立又统一、既有本质差异又协调一致的属性,构成了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互为依存的和谐统一体。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和谐,是研究和探索培育人的全面素质、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塑造人的完美人格,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叶建华
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是国家的宏观调控部门履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搞好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作为基层人民银行,如何创和谐平安环境,建和谐平安中支,促事业全面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萍乡中支的实际情况看,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四力”同驱,营造和谐的人才环境;“三公”并举,营造和谐的竞争环境;“五保”齐抓,营造和谐的平安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蓝梅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新命题。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和谐、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丰厚的物质财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一个和谐社会必定是人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尹世杰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 ,把人的全面发展提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高度 ,说明这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而科学消费 ,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 ,提高人的素质 ,提高消费力和生产力 ,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接着论述如何加强科学消费 ,提出 :要树立科学消费观念 ,用先进文化引导消费行为 ;要提高消费中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 ;要创造、培育良好的消费环境 ;要发展文化教育 ,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文章最后强调 :需要政府、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共同努力 ,发展科学消费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消费 先进文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洪升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需要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图书馆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人的发展的程度 ;图书馆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图书馆 关系 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学书
生态文明全面而自由地实现着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与自然的片面对抗,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显示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和完善性,显示出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人们在追求和创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又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和完善,人的全面发展又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人的本质力量 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锡富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人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资本是一个矛盾体,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又使得社会发展陷入困境,扭曲人的发展,使人的发展片面化残缺化,妨碍人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海文
服务劳动对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的意义首先在于通过财富的创造来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并为人的发展提供途径和基础,但这是间接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工的深化,财富的形式与尺度发生了变化,服务劳动成为这种变化的手段与过程,而服务劳动分工则为将来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提供了可能和条件,由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人的本质的真正所在。大力推进服务经济和服务劳动发展不仅是现实经济需要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肖浩辉
扩大消费需求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的统一。扩大消费需求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如此反复循环,推动社会进步,直至最终实现人的崇高理想。
关键词:
扩大消费需求 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磊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人格缺失的现象。本文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和特征着手,着重探讨高等学校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育人氛围,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和谐人格 塑造 大学生 全面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嘉瑞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祁祥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以其新视角、新思路和新措施,勾勒了中国未来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充分显示了我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与力度,是指导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议内容丰富,涉及到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想主要从"全面深化改革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角度来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戴继天
研究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骨干,他们的全面发展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事业的兴旺。本文仅对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加以讨论,并对推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提出几点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