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902)
- 2022(801)
- 2019(1546)
- 2018(1540)
- 2017(2857)
- 2016(1688)
- 2015(1897)
- 2014(1947)
- 2013(1982)
- 2012(1883)
- 2011(1962)
- 2010(2064)
- 2009(2187)
- 2008(2211)
- 2007(2245)
- 2006(2070)
- 2005(1992)
- 2004(1959)
- 2003(2189)
- 2002(2251)
- 学科
- 济(7684)
- 经济(7677)
- 管理(5202)
- 业(4619)
- 企(4407)
- 企业(4407)
- 学(3089)
- 理论(2735)
- 中国(2523)
- 方法(2408)
- 教育(2309)
- 财(2106)
- 制(1967)
- 业经(1834)
- 融(1715)
- 金融(1714)
- 和(1633)
- 银(1608)
- 银行(1607)
- 行(1554)
- 农(1544)
- 体(1437)
- 策(1341)
- 数学(1315)
- 数学方法(1287)
- 法(1264)
- 务(1216)
- 财务(1205)
- 财务管理(1201)
- 贸(1171)
- 机构
- 大学(33794)
- 学院(31015)
- 济(11912)
- 研究(11670)
- 经济(11649)
- 管理(8614)
- 中国(8397)
- 京(7267)
- 财(6973)
- 科学(6676)
- 理学(6591)
- 所(6542)
- 理学院(6484)
- 范(6367)
- 管理学(6364)
- 师范(6350)
- 管理学院(6292)
- 研究所(5767)
- 江(5340)
- 财经(5311)
- 师范大学(5125)
- 北京(4892)
- 经(4714)
- 州(4495)
- 系(4440)
- 中心(4346)
- 教育(4187)
- 经济学(4061)
- 财经大学(3796)
- 院(3623)
共检索到55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小植
周作人曾翻译介绍过许多日本诗歌,他调动了现代口语丰富的表现功能,有力地传达出了日本小诗的神韵。周作人翻译日本诗歌的用意是希望中国的诗歌能借鉴日本诗歌的精华,希望中国的新诗坛能够摆脱创作的困境。遗憾的是,这种含蓄而意境悠远的诗歌却始终没能在中国诗坛上出现。日本诗歌给予中国诗坛的影响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学勤
文章回顾了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分析了诗歌翻译困难产生的原因,揭示了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在诗歌翻译中的指导作用,结合实例说明诗歌翻译过程中内容和形式上的具体处理方法。
关键词:
巴斯奈特 文化翻译 功能等值 诗歌翻译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阳
以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美"理论为指导,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对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的《葬花吟》两个英译本(以下简称"杨译"、"霍译")进行评述,可以看出:在意的传达方面,杨译尽可能地保留原诗的意象,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忠实地传达了原诗中的情感意义和修辞意义,再现了其美的意境。霍译则是倾向于舍弃原文形象,采用了如删减等变通的翻译手法,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在表现音美时,霍译采用了英文中常见的抑扬格,韵式规范,字数也是非常整齐;而杨译的押韵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是韵体较为松散。因
关键词:
“三美”理论 葬花吟 诗歌翻译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小薇
伊夫·博纳富瓦是法国当代著名诗人,也是见解独到的翻译研究者。博纳富瓦认为诗意是翻译中不会失去的东西,真正的诗意是一种"在场",因而诗歌翻译是翻译"在场",具体来说,翻译要重视物质、声音与音乐。他的诗歌翻译思想既出于对诗歌与语言困境的现实忧虑,也体现了对诗人使命的自觉担当。然而,博纳富瓦拒斥概念性思维,关注经验"在场"的个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诗歌与语言的社会性质的思考。
关键词:
博纳富瓦 诗歌翻译 在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丽
周作人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之一,在新诗理论和创作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周作人为新诗划定了界限,认为诗歌的专职在抒情,要求诗人应真诚而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注重诗歌的散文化,指出了新诗深受中外诗歌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指出了道路,并深刻地认识到:新诗的根基不稳,新诗革命是不彻底的。
关键词:
周作人 新诗 诗歌理论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彭焱
本体诗歌翻译理论主要探讨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关系。译文与原文应该达到形似还是神似,译者应该求真还是求美,这是翻译界一直争论的话题。按照"形似与神似,求真与求美"的关系来分析江枫先生对艾米莉·狄金森的两首诗歌"暴风雨夜"和"篱笆那边"的翻译,可以看出,标点符号、遣词、诗歌的韵式和诗人的创作风格等方面体现了江枫译文的特点和风格:译文选词简单但富有张力,行文简约而内敛,与原诗风格颇似;但由于过于追求简约而稍显生硬和晦涩。总之,江枫的译文是形似与神似结合的典范,体现其"形似而后神似"的主张以及"简约而忠实"的风格,但并未完全实现"求真与求美"的完美结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洽闻
归化翻译,旨在尽量减少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在诗歌翻译中,归化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声言(音韵)与情义(语境、意象)两个方面。是否能在这两个方面实现有效转译,是诗歌翻译是否达意、译者是否对作品负责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对比华兹华斯原诗及劳陇译诗(词),简要评析了诗歌归化翻译的效果,认为其意象转译的准确性有待商榷,但艺术美感不可忽视。
关键词:
归化 翻译 声言 情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妮妮
诗歌的翻译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外学者,对于同一原作的各种译本也褒贬不一。通过对《关雎》的两个译本,即,James Legge的译本和Arthur Waley的译本从词义理解和内涵文化理解两方面做了对比与分析,以展示二者之间的异同。James Legge注重诗句表面意思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直译法,虽然忠实于原文,但是语言的弹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Arthur Waley主要采用意译法,他的译本对诗句词义和内涵文化的理解相对比较到位,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注意了韵脚,但还不是非常的抑扬顿挫,尚不能原汁原味地再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马光华 张文 党晓红
周作人作为学者和翻译家,同许多名人一样,与著名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周作人曾被蔡元培校长聘为北京大学图书委员会委员;曾被李大钊聘为书籍采购之顾问;抗战时期,为保护图书资料,周作人"应差"当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伪馆长",此段历史我们应做公正的初步探讨!此乃也是图书馆事业史不可割去的一部分。周作人家族中还有与图书馆(资料工作)有着不解之缘的人:儿子周丰一在北京图书馆工作过数年;女儿周静子曾协助丈夫杨永芳主任组建了西北大学数学系资料室。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声泉
周作人的第一篇翻译小说《侠女奴》使用女性笔名发表于晚清著名女报《女子世界》上,该作品被认为体现了女性主义的翻译策略。通过考察底本和细致探究可知,周作人并未基于女性主义进行全盘改动。作为周作人有意而为的误译"女奴曼绮那拒婚",不仅是对《女子世界》的俯就,更有民族国家之大义存焉。晚清翻译小说以意译为风尚,将其纳入性别视野中考察并做出恰如其分的解读,当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周作人 译作 《侠女奴》 性别分析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于湘苏
于鹄诗歌虽不见经传,但是细细品读其存诗,多了份清雅自然,多了些纵横清逸,与其他隐士相比确有其独特的价值。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清逸雅正,平淡自然;精于刻画,形神具备;体裁多样,诸体皆工。
关键词:
于鹄 诗歌 艺术特色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焦健
王维在诗歌的起结上颇有造诣。其诗歌开头有着包容、平雅的特点,其诗结尾则有着蕴藉、消纳的特点。在王维的诗歌中,这些特点有时交替出现,有时同时出现。
关键词:
起结 包容 平雅 蕴藉 消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平
海子在自己的诗歌中创造了独特的生命意象序列。透过多种奇幻诡谲的表现形态,生命意象呈现出三层含义:一是个体生命的真实跃动,二是生命群体的共振共在,三是对本真存在状态的追求。通过对生命意象序列进行深入解读,可以更深刻地领悟诗人海子开阔宏大的生命境界和悲壮惨烈的人生情怀。
关键词:
海子 生命意象 生命意识 本真存在状态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铁生 姜爱喜
在盛唐诗坛向中唐诗坛过渡中,顾况的意义一直被忽略。他本人身历这两个时期,其诗歌主要是歌行创作遗有盛唐风骨,成为后世诗人取法盛唐的"活化石"。顾况存世51首歌行题材丰富,其中题画诗和音乐诗成就颇为突出,其题画诗打破了杜甫确立的范式,扩展了题画诗的表现领域,并开创了题画诗的幽默风格;音乐诗注重自我情感的抒写,并对稍后白居易等人的音乐诗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顾况的歌行语言特色上兼具"俗"与"奇"的特点,俗的一面影响到了稍后重写实、尚通俗的元白诗派,奇的一面则被尚奇的韩孟诗派所继承。可以说,在大历诗坛这样一个过渡时期,顾况肩负起了重任,并且成为了元和诗人直接效法的楷模。
关键词:
顾况 歌行 盛唐遗音 俗奇 诗歌史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